•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代物清償制度的發(fā)現(xiàn)與構建

      2018-04-13 01:58:56王洪亮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新債標的物清償

      王洪亮

      (清華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084)

      2017年8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合同編(草案)》[以下簡稱《合同編(草案)》]在第7章規(guī)定了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其中包含債之關系因目的實現(xiàn)而消滅這一制度。債的消滅,有全部消滅、單個義務消滅之分。廢止是全部債務關系的消滅;清償、免除、提存、抵銷是單個義務的消滅;解除比較特殊,消滅的也是單個的權利和義務,但消滅的并非是所有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債之關系即使全部消滅,也不影響后合同義務的存在。

      按照當事人意思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債的消滅制度。首先是清償;其次是替代清償,具體包括代物清償、新債清償、提存、抵銷、免除以及內容變更、更新或者和解;第三種情況是在債權人利益未被滿足的情況下債務關系消滅,具體包括嗣后不能、解除條件的實現(xiàn)、期間經(jīng)過或者失效、混同以及債務人或債權人消滅。

      《合同編(草案)》第99條雖然規(guī)定了債的清償制度與替代清償制度,但并不完整,其中就缺少對代物清償制度的規(guī)定。而在實踐中,以物抵債的情況層出不窮,從中可以解釋出多種多樣的消滅債之關系的制度,其中之一就是代物清償制度。然而,由于現(xiàn)行法沒有規(guī)定代物清償制度,在司法實踐中法官理解不同,適用規(guī)則也不同,裁判結果也不同。

      從意思自治出發(fā),似乎所有的任意法規(guī)則都是不必要的,只要規(guī)定合同解釋規(guī)則即可。但從裁判角度而言,選擇典型任意法規(guī)則予以規(guī)定,對于司法審判會起到指引作用,既符合當事人可推定的意思,也便于法律適用的確定與統(tǒng)一。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擬在司法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典型的代物清償?shù)念愋?,并構建其中的法律要素,最終為法律適用提供指引性的任意法規(guī)范。

      一、 代物清償合同的諾成性

      在以物抵債的情況下,當事人的意思可能是代物清償,也可能是新債清償,在個案中,要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解釋判斷具體案件事實符合哪種任意法制度規(guī)范。債務人與債權人約定債務人可以提供替代原給付的給付時,如果債權人承擔價值保持的風險,即可以認為是一種代物清償?shù)募s定,代物的“物”并非物,而是廣義的給付。代物清償情況下,債權人的意思是保有該“物”,而且該物的價值與債權數(shù)額相當;而在新債清償情況下,債權人負有變價該物的義務。*MüKoBGB/Fetzer, 7. Aufl. 2016, BGB § 364 Rn. 9.

      債務人提供有別于原給付內容的給付,債權人可以拒絕,并且不陷入受領遲延。但是債權人也可以接受該給付,如此,就在接受標的物之外形成了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代物清償合同。

      代物清償?shù)募s定是一種合同,但這種合同有些特別,如果債權人沒有接受該替代給付,代物清償合同就成立,那么債權就被清償了,債務人不給付或者給付標的物無法實現(xiàn)的情況下,債權人就獲得不了真正的清償。為了保護債權人,學界多認為代物清償合同是一種要物合同或實踐合同,債務人不提供標的物,代物清償合同不成立。*參見崔建遠、韓世遠、于敏:《債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頁;崔建遠主編:《合同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頁;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頁;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第二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484頁。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頒布的指導性案例“關于武侯國土局與招商局公司、成都港招公司、海南民豐公司債權人代位權糾紛案”中,也認為代物清償協(xié)議的成立要件必須按照要物合同構成要件判斷,沒有物的交付,合同就不成立。在地方司法文件中,也有采代物清償協(xié)議為要物合同立場者,如2014年《江蘇高院關于以物抵債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2014〕2號審委會紀要》。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頒布的指導性案例指向的原判決“關于武侯國土局與招商局公司、成都港招公司、海南民豐公司債權人代位權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210號],人民法院認定代物清償合同是一種諾成合同,清晰地區(qū)分了代物清償合同生效與代物清償發(fā)生清償效力兩個層面,現(xiàn)實地受領給付并非代物清償合同的生效要件,而是產(chǎn)生清償效力的要件。*相同觀點,參見周江洪:《債權人代位權與未現(xiàn)實受領之“債代物清償”——“武侯國土局與招商局公司、成都港招公司、海南民豐公司債權人代位權糾紛案”評釋》,載《交大法學》2013年第1期,第171頁。最高人民法院在“慶陽市立康活性炭有限公司與慶陽市威龍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fā)房地產(chǎn)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案”[1]中也認為:“債的履行方式各有不同,以物抵債合同不以債權人現(xiàn)實地受領給付為構成要件?!?017年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指導性案例72號繼續(xù)重申上述立場,將以物抵債協(xié)議確認為諾成性合同,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guī)定》(法發(fā)〔2010〕51號)第7條,對于指導性案例,法院審判負有參照適用的義務。所以,可以認為通過司法實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代物清償,并初步予以構建。

      從利益衡量上看,代物清償合同定位在諾成性,更符合當事人的意思。代物清償?shù)哪康氖菫榱讼麥缭瓊鶆?,并不是為了發(fā)生新債務。當事人一旦締結代物清償合同,即應受該意思約束。如果加上交付標的物要件,代物清償合同方成立,那么在實質上賦予了債務人保有反悔的機會[2]。在司法實踐中,即有這樣的判決,支持允諾以他種給付代替原定給付之人反悔的權利,在彭邦治訴阿克蘇金鼎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民間借貸糾紛案中,法院認為:“以物抵債源于債權,但落腳點卻在物權轉移,在尚未辦理物權轉移手續(xù)前,清償行為尚不成立,債務人反悔不履行抵債協(xié)議,債權人要求繼續(xù)履行抵債協(xié)議或根據(jù)要求確認所抵之物的所有權歸自己的,人民法院應駁回其訴訟請求?!?“彭邦治訴阿克蘇金鼎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民間借貸糾紛案”(2015)阿中民一初字第51號。

      德國法上也有學者將代物清償合同定位為要物合同,*Enneccerus/Lehmann § 65 2; BGB-RGRK/Weber Rn 1; vgl ferner MünchKomm/Fetzer Rn 1.通常情況下,代物清償合意與完全給付(依照約定給付)同時發(fā)生,所以,給人一種代物清償合同為要物合同的假象。但這種現(xiàn)象與借貸合同中的要物性并不相同,如果將代物清償合同就此認為是要物性的,不僅毫無用處,而且會帶來誤解。而且,要物合同的概念只適用于有體物,而代物清償?shù)目腕w可以是任何債法上的客體,包括權利、債權等。*Gernhuber §10 1 b.因而,不應認為代物清償為要物合同。

      二、 代物清償合同與原債之關系的消滅

      債務人提供的給付不同于原給付,所以并非原本的清償。但債權人接受所提供的給付的,該給付可以替代清償。清償約定的內容是提供的替代給付具有清償債務的效力。那么,如何理解這種替代原給付以清償?shù)募s定?當事人的意思是什么?對此有多種學說,有認為代物清償合同是有償合同,即債務人以交付新的給付為對價,換得債權人放棄舊債權。*Enneccerus/Lehmann § 65 1.但多數(shù)學者對此予以反對,依照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的本意,并非設立新的債之關系,而是關于清償原先債務的約定,目的是使既存的債務消滅,在性質上屬于輔助法律行為。而且,原有的債之關系是給付的原因,確定給付在法律上的存續(xù)以及可以要求回復的前提,也是抗辯權與擔保存在的前提。*Staudinger/Olzen (2016) BGB § 364, Rn. 8.(Palandt/Grüneberg Rn. 4)所以,替代清償之給付的約定并非有償合同。

      對于代物清償合同的性質,第二種觀點是合同變更說。該學說將代物清償合意理解為雙方當事人就給付標的之變更,是一種債的關系內容變更的契約。*Gernhuber, Die Erfüllung und ihre Suttogate, S. 95 f. 187 f.; Staudinger/Olzen, §364, Rn. 10; a. A: Larenz, Schuldrecht AT, 14. Aufl.,S. 248; MünchKomm/Heinrichs, § 364 Rn.在變更合同情況下,當事人約定變更的是合同內容,可以是主給付義務,如減少價款或者租金,也可以是從給付義務,但此時債之關系雖然變更了,但并沒有成為另一個債,故此,債權上的擔保依然存在,債務人享有的須主張以及無須主張的抗辯均得對抗對原債務人。與之不同的是債的變更,此時,當事人約定以另一個給付代替即存的給付。Medicu/Lorenz, Schuldrecht I, Rn. 330 ff.與一般的合同變更不同之處在于:原給付標的的變更與被變更債務的清償是同時進行并彼此關聯(lián)在一起,變更與債的實現(xiàn)結合在一起。該觀點的缺點在于破壞了債的同一性,原債之上的抗辯與擔保失去了基礎。

      第三種觀點,也是通說,認為代物清償合同在性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清償合同,內當事人約定提出并受領該給付以替代清償債權人所放棄的舊債權。*Larenz, Schuldrecht AT, 14. Aufl., §18 IV, S. 248.在實際效果上,與債的變更學說相差不大,其都承認舊債之關系是提供新給付的債之原因。但在同一性問題上,第三種觀點說理更充分。

      根據(jù)清償合同說,只有提供最初不負擔的替代給付的情況下,債務(主給付義務)才消滅。*Staudinger/BGB, 364, Rn. 13.有疑問的是,代替清償是否一定要與代物清償合同同時進行呢?在實踐中,代物清償?shù)募s定可能在替代清償前、替代清償時,也可能在替代清償后訂立。*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AT, 20 Auflage, 2012, Rn. 288.訂立時間的不同會導致代物清償合同性質的不同嗎?

      (一) 替代清償與代物清償合同同時發(fā)生

      在替代清償時或替代清償后訂立代物清償合同的情況下,債務人已經(jīng)提供他種給付,而且債權人已經(jīng)受領,所以,原債之關系消滅。當事人之間不會爭議是否可以返回到原定給付的問題。在提供有體物用以清償原債之關系的情況下,債務人移交有體物,債權人即獲得占有以及所有權,債之關系清償。如果是不動產(chǎn),債務人提供不動產(chǎn)之后登記過戶的,債權人也獲得占有及所有權,債之關系也消滅。如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但沒有過戶登記,實質上就是承擔了一個新的債權,即交付并移轉房屋所有權的請求權。除此之外,以對第三人的債權進行代替清償?shù)?,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債權移轉協(xié)議,債權即移轉到債權人手中,即為替代清償,債權人須承擔對第三人債權變價的風險。

      (二) 代物清償合同在代替清償行為之前發(fā)生

      實踐中爭議最大的是,如果在提供他種給付之前,當事人即達成代物清償協(xié)議,債務人是否必須提供他種給付,還是可以反悔并仍提供原定給付。

      對此,有學者認為,如果在提供他種給付之前,當事人達成代物清償協(xié)議的,涉及的可能是債務人替代權或者債之更改合同。*Staudinger/Olzen (2016) BGB § 364, Rn. 5.債務人的義務自始只限于一個給付,但是基于約定債務人可以以另一給付替代或者債權人可以要求另一給付。代替權既可能歸屬于債務人,也可能歸屬于債權人,如果債務人是代替權人,他就享有以其他給付代替清償?shù)臋嗬缭谄嚿虡I(yè)中以舊車抵價的交易,買受人(債務人)就新車的全部價金承擔債務,但以舊車折抵價金以替代清償。又如債務人支付一定的金額替代給付先前負擔的10噸煤。如果所負擔的給付是不可能的,則債務人的原給付義務即告消滅,即使其他給付是可能的,也是如此。如果只有其他給付不可能,則只有代替權消滅,此時,仍需進行原負擔的給付,*MünchKomm/Krueger, § 265, Rn. 15.比如在以舊車折抵新車價金的情況下,如果舊車在折抵前滅失或者丟失的,債務人即須支付全部價款。也就是說,債務人承擔全部風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該妨害來自債務人的風險范圍。反過來,如果甲向乙購買新車,約定甲以其舊車折價15萬,抵充價金,后甲誤將全部價金支付給乙。此時,給付舊車尚為可能,故此,甲得基于不當?shù)美颠€該全部價金,而主張給付舊車。

      與上述觀點相反,有學者認為這種實現(xiàn)約定的以他種給付替代原定給付進行清償?shù)募s定還是一種代物清償約定,*Palandt/Grüneberg § 364, Rn 1即使當事人約定了債務人代替權,也是如此。因為債務人所負擔的本來就是原給付,即使約定了以他種給付替代原定給付,也不會侵入現(xiàn)存?zhèn)P系中,只是與既有的債之關系并存而已。如果債務人履行了替代之給付,那么債之關系消滅,而且不是因清償而消滅,而是因替代清償而消滅。*MüKoBGB/Fetzer, 7. Aufl. 2016, BGB § 364 Rn. 3.以此也可以解釋舊車低價的買賣合同。

      代物清償約定發(fā)生在先的情況下,如果債務人不提供新的給付,則債權人有請求權,可以請求其給付,在債務人提供新的給付前,原債權不消滅。

      (三) 代物清償與為擔保而提供給付

      債務人在以新的給付替代舊的給付的情況下,按照當事人的意思,可以有三種情況:其一是代物清償,以新債務清償舊債務,舊債務消滅;其二是新債清償,先以新債清償,清償實現(xiàn)不了的,再就舊債獲得清償,是一種擔保性質的約定;其三是為了擔保而給付,先就舊債獲得清償,清償不了的再就新債獲得清償,例如設定質權、讓與擔保等(《德國民法典》第232條以下)。關鍵的判斷點是誰承擔所提交的標的價值保持之風險。為擔保而給付的情況下,并無變價義務,而在新債清償情況下,則有變價義務,原債務只在變價所得范圍內消滅。相反,在代物清償情況下,債權人承擔價值保持風險,因為一旦接受標的物,所負擔的原給付即消滅。*Loooschelders, S. 145.

      在實踐中,當事人約定以新的給付替代舊的給付的情況下,當事人的意思究竟是代物清償還是為擔保而提供給付,頗具爭議。在“朱俊芳與山西嘉和泰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中,朱俊芳與嘉和泰公司簽訂一份《借款協(xié)議》,約定嘉和泰公司向朱俊芳借款1100萬元,借款期限為2007年1月26日至2007年4月26日。另外約定,嘉和泰公司將其開發(fā)的商鋪以每平方米4600元的價格抵押給朱俊芳,抵押的方式為和朱俊芳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并辦理備案手續(xù),開具發(fā)票。同時約定,如果借款到期,嘉和泰公司須先一次性還清借款,如果到期不能償還,那么,嘉和泰公司將以抵押物抵頂借款,雙方互不支付對方任何款項等。*“朱俊芳與山西嘉和泰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載《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12期;“何阿云等與林美蓮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2015)浙溫商終字第3062號民事判決書;“首都機場地產(chǎn)集團有限公司與三能達置業(yè)有限公司企業(yè)借貸糾紛上訴案”,(2008)民二終字第111號民事判決書。對于該約定,到底是擔保約定,還是代物清償合同,學說上爭議不斷,更有學者將其解釋為后讓與擔保者。*詳細討論,參見莊加園:《“買賣型擔?!迸c流押條款——民間借貸規(guī)定第24條的解讀》,載《清華法學》2016年第3期。

      從上述案件中當事人約定的內容來看,一方面,債權人須先就舊債獲得清償,清償不了的再就新債獲得清償;另一方面,標的物的價值與債權價值并不相當,債權人可以進行變價清償。所以,在性質上屬于擔保合同。不過,由于該擔保沒有登記,不發(fā)生物權效力而已。但問題是該擔保約定在當事人之間是否發(fā)生物權效力。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法律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規(guī)定》)第24條第1款第1句對此沒有明確規(guī)定,承認這種約定是一種擔保,但本質上又是借貸關系,擔保合同是否為了擔保借貸合同中返還請求權,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而在人民法院判決債務人返還貸款后,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拍賣買賣合同標的物,并賦予債權人清算義務,由此,又可以推斷最高人民法院承認了其中的擔保關系。在結果上,承認了擔保合同在當事人之間是具有物權效力的,債權人可以對該標的物進行求償。

      進一步的問題還有,當事人約定的是擔保,但內容中含有到期以抵押物抵頂借款的約定,如此違反了禁止流押之規(guī)定,由此是否導致?lián):贤瑹o效。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當前商事審判工作中的若干具體問題》認為只有在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作出以物抵債的約定時,才可以準用物權法關于禁止流押、流質的規(guī)定,判定整個擔保合同的無效[3]。對于流押條款的正當性,以及是否可以影響到整個擔保合同無效,學界一直有批評意見,認為只要規(guī)定清算義務,就不會產(chǎn)生壓迫擔保人的問題。2017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物權編(草案)》第182條完全承認當事人可以約定流押條款,但不完善的是,沒有規(guī)定清算義務。

      (四) 舊債權的消滅

      替代清償?shù)慕o付與清償?shù)男Ч嗤?。債務人提供給付后,原債權即消滅。其上的擔保權或優(yōu)先權,也全部消滅。債權人在替代清償移轉給他的標的物上則取得了無限制的法律地位,可以出賣或者持有,也可以任由其腐爛,但自己要承擔損失。在此,債權人承擔價值保持風險,*Medicus, Lorenz, Schuldrecht I, Rn. 288.也承擔使用風險。在確定是否為代物清償約定的情況下,債權人是否愿意承擔使用與變價風險是最為關鍵的判斷根據(jù)。

      在邏輯上,債權人承擔使用與變價風險,作為平衡,債權人也享有價值超過原債權的利益。也就是說,無論替代給付價值是否高于原定給付價值,均無需清算二者的差額[4]。根據(jù)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判例,“代物清償經(jīng)成立者,無論他種給付與原定之給付其價值是否相當,債之關系均歸消滅”[5]。

      在清償情況下,只有債務人提供無瑕疵的標的物,債權才消滅。也就是說,債務人負有提供無瑕疵標的物的主給付義務。但在代物清償情況下,因為債權人同意受領新的標的物,所以,即使標的物有瑕疵,也視為此種情況下發(fā)生了代替清償效力。債權人只能就新的給付主張瑕疵擔保責任。故此,瑕疵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

      三、 解釋規(guī)則

      當事人提供他種給付用于清償債務時,經(jīng)常爭議的還有,其意思到底是代物清償還是新債清償。對于前者,一旦債權人受領新的給付,原債即消滅;而對于后者,受領之后,新、舊兩個債會并存,對于債權人頗為有利。那么在當事人以物抵債的情況下,立法者應當權衡,應如何確立解釋規(guī)則。根據(jù)交易習慣以及誠信原則,應當假定債權人在受領他種給付時,并不清楚原給付會消滅的風險,所以在以物抵債約定存有疑義時,應認為該協(xié)議是新債清償約定(比較《德國民法典》第364條第2款)。例如債務人負有對債權人支付價款的義務,后來二者約定以交付電視機替代支付價款的義務,這里存在替代二字,應是明確約定了代物清償義務,如果只是約定用于支付價款,并無代替二字,就應推定解釋為新債清償。

      金錢債務人將物之所有權讓與給債權人的情況,如果債權人自物中變價獲得清償,則為“為清償之給付”;如果債權人替代金錢受領物即為滿足,則為“代替清償之給付”,即代物清償。債務人為使債權人受清償而對債權人承擔新債務的,如有異議,則推定為“為清償之給付”。

      任何可以成為債務標的的給付都可以稱為替代清償?shù)慕o付,如提供有體物、提供服務、承攬給付以及債權、支票、匯票等。但標的物的不同,會對當事人意思的解釋產(chǎn)生影響。如果所提供的標的物,債權人受領后即可以達到清償效果,那么,當事人的意思即可被解釋為代物清償,而如果所提供的物是服務、承攬或者債權,則很可能被解釋為新債清償。在債務人讓與給債權人其對第三人的請求權的情況下,通常也解釋為新債清償,因為債權人通常不準備承擔對第三人請求權的支付風險。對第三人的請求權可以是債務人對保險公司的請求權,也可以是一般債權、非真正保理中的債權讓與、電子支付情況等。如果沒有疑問,當事人的意思就是債務人提供債權替代原有給付,債權人取得新債權,并且該債權價值與原債權相當,那么,債權人就要承擔該新債權的變價風險。在交出物替代清償?shù)那闆r下,具體根據(jù)個案分析。如果債權人意思是保有該物,而物的價值與債權相當,或者從約定中可以推知,愿意承擔變價風險,則可以認為構成代物清償。如果債權人意思是變價該物,那么就是新債清償。

      當事人約定的是代物清償還是為清償而給付,還可以考察當事人的意思是被清償?shù)膫鶆针S著另一個給付的提供是消滅了,還是與新承擔的給付并存,如果須被清償?shù)膫鶆障麥?,即為代物清償,否則就是為清償而給付。在存有疑問推定為新債清償規(guī)則下,如果債務人主張已經(jīng)發(fā)生清償效力(即代物清償),則須舉證推翻該推定。

      四、 瑕疵擔保責任規(guī)則

      有疑問的是,如果作為替代給付交付的標的物存在物的瑕疵或權利瑕疵,如何處理?對此,司法實踐創(chuàng)設了一些規(guī)則,例如《江蘇高院關于以物抵債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2014〕2號審委會紀要》規(guī)定,對于代替物的瑕疵問題應適用買賣合同中的瑕疵擔保責任。在立法例上模仿了《德國民法典》第365條的規(guī)定。但這種處理規(guī)則的基礎是將代物清償理解為了有償合同或者單獨合同,切斷了其與舊的債之關系的關聯(lián)。如果原來的債務產(chǎn)生于有償合同,尚可依據(jù)買賣合同的瑕疵擔保責任予以處理,但如果產(chǎn)生于無償合同,依照買賣合同的瑕疵擔保責任就不合理了。

      如上所述,代物清償合同性質上屬于清償合同,其債的原因在于舊的債之關系。債務人應在清償情況下、其所原應負擔的物之瑕疵的范圍內對該提出的物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如果原來的債務產(chǎn)生于有償合同,則依據(jù)買賣合同的瑕疵擔保責任予以處理,如果原來的債務產(chǎn)生于無償合同,依照無償合同的瑕疵擔保責任規(guī)定處理,具體僅就過錯或重大過失承擔責任。

      在替代給付的標的物有瑕疵的情況下,當事人選擇補救履行,也可以選擇減價或解除該代物清償合同。在選擇減價的時候,可以相應地減少其對待給付,但不影響該合同,債務人從債務中解脫出來,但得到的比約定的要少。值得考慮的是,債權人可否不局限于新的給付,而請求原債務關系復活,從而要求從屬權利繼續(xù)存在。

      當替代清償所給付的標的物之上有權利瑕疵或物的瑕疵,債權人可以請求回復原債權,在本質上屬于損害賠償中的恢復原狀請求權。*MüKoBGB/Fetzer, 7. Aufl. 2016, BGB § 365 Rn. 3-4.債務人負有義務重新設立已經(jīng)消滅的擔保。但有些擔保,如保證可能不能再設立,此時只能承受損害賠償。

      就瑕疵擔保責任而言,于代物清償情況下,如果認為債務人替代給付履行即發(fā)生清償效力的,債務人就該替代給付的瑕疵承擔擔保責任;而在為清償而給付的情況下,就新債的實現(xiàn),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準用委托合同之規(guī)則。在委托合同關系上,委托人對受托人并無瑕疵擔保責任,對于新債的瑕疵,債權人只能根據(jù)為清償而給付的合同處理。

      五、結 論

      代物清償?shù)谋举|在于受領他種給付以清償原負擔的給付。他種給付的債的原因仍在于原來的債之關系。代物清償合同性質上是一種諾成合同,屬于特別的清償合同。通常代物清償合同與他種給付的提供同時進行,但在他種給付之前約定代物清償?shù)?,也發(fā)生合同效力,但此時原定之債并未消滅,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代物清償契約,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的,債權人得選擇回復到原來債務關系。當然需要通過約定內容判斷是構成代物清償,還是為擔保而給付,對于后者,須考慮是否適用流押禁止規(guī)定的問題。

      代物清償之債權人承擔使用以及變價風險,并無就新債、舊債價值清算之問題。新債清償情況下,債權人除了舊債權之外,又獲得了新債權,處于比較有利局面。所以,在解釋時,如果當事人對于以物抵債約定存在爭議,應將之解釋為新債清償。

      債務人提供他種給付而債權人受領他種給付的,債之關系即消滅,但所提供的他種給付指向的標的物有瑕疵的,債務人仍須依照舊債之性質,承擔相應的瑕疵擔保責任。債權人還可以請求恢復到原債之關系上,并要求恢復原債之關系上的擔保等從權利。

      參考文獻:

      [1]奚曉明.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審判指導:第1卷[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264.

      [2]陳自強.民法講義Ⅱ:契約之內容與消滅[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33.

      [3]楊臨萍.當前商事審判工作中的若干具體問題[J].人民司法(應用),2016(4):26-32.

      [4]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325.

      [5]陳自強.無因債權契約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60.

      猜你喜歡
      新債標的物清償
      根本違約場合風險負擔規(guī)則的適用
      買賣合同中所有權保留條款的理解與應用
      “打新”系列之二:打新債“七問”
      離婚債務清償:法律規(guī)制與倫理關懷
      論代物清償契約的屬性和效力
      代物清償合同之探討
      法制博覽(2015年28期)2015-02-06 15:49:15
      試析所有權保留買賣中的出賣人權利
      解決好標的物的問題
      临西县| 景泰县| 竹北市| 吴桥县| 昌平区| 武清区| 时尚| 扎兰屯市| 和静县| 县级市| 渭源县| 德钦县| 东方市| 高安市| 龙川县| 揭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扬州市| 徐水县| 峡江县| 宜黄县| 松滋市| 务川| 新乡市| 涞源县| 华池县| 铜川市| 潼关县| 舟山市| 简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双城市| 海宁市| 革吉县| 柳林县| 潢川县| 谢通门县| 洞头县| 镇沅| 曲阳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