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紅
摘 要 目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農村的社會結構與利益格局面臨著巨大變化與調整。農村集體三資的監(jiān)督管理與農村百姓的幸福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也受到社會的熱切關注。因此,應做好農村集體三資的清產核資工作,保障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科學、規(guī)范。本文首先介紹了農村集體三資的概念以及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的具體內容,之后分析了清產核資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促進作用,最后提出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的建議,以期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 清產核資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促進作用 建議
一、關于農村集體“三資”的介紹
農村集體三資是指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農村集體資金包括原有積累、土地補償收入、籌資收入等。農村集體資產歸集體共有,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公益設施等。農村集體資源是指農村集體的土地、山丘、林木等自然資源。通過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科學管理,以及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為農民帶來經濟收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二、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的具體內容
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的具體內容為:首先,構建工作和領導機構,確定實際操作具體人員并且明確責任主體。其次,制訂工作方案,明確清查的操作方法與具體內容,確定清查的時間進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了解清產核資對于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意義,獲得農民對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的配合與支持。再次,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及法律規(guī)范明確農村集體三資的所有權歸屬關系,全面清查、核實農村集體三資賬內、賬外的會計核算資料,確定農村集體三資存量的數額、分布、結構、所有權歸屬、運用效益以及盈虧等情況。最后,對于清查的結果要進行公示,做到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的公開、透明,并且要及時審核、復查、答復群眾對于清查結果的質詢,對于無異議并且公示期滿的清查結果匯總成表,上報上級領導小組。
三、清產核資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促進作用
(一)有利于推動農村土地及草牧場確權
當前,我國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情況及發(fā)展環(huán)境比較復雜,因此必須理清集體產權歸屬。集體土地所有權主要包括發(fā)包權、調整權、管理權、收回權、保護權、收益權,對農村集體三資的清產核資,推動了對農村承包地完成確權、登記、頒證,明確了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屬關系,明確了不同集體、城市與農村集體間的土地范圍,保護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使集體土地所有權得到有效行使。此外,由于歷史原因,農村草牧場邊界爭議和權屬糾紛等問題解決起來難度較大,對農村牧區(qū)集體三資進行清理登記,有效解決了之前登記簿不健全、草原面積界定不準、界限不清等問題,推動了農村草牧場確權。同時,也防止農村牧區(qū)三資管理出現漏洞,明確農村牧區(qū)的存量資產,同時評估農村牧區(qū)資源的增值潛力,防止農村牧區(qū)因資金不足而影響建設,為農村牧區(qū)今后的發(fā)展提供資金保障。
(二)明確了農村的債權債務關系
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促進了對農村債權債務進行全面的清查,核算農村集體資產的債權、債務,清理了農村集體的欠款。對于農村集體的償還能力進行評估,對于有能力償還的欠款或采用一次性清償方式,或采用貸款、分期付款方式償還欠款。對于沒有能力償還的欠款要與群眾商討,確定具體可行的償還措施。核銷被確認無法收回的各類壞賬,同時做好掛賬的賬務處理工作。
(三)有效遏制了農村集體資產的流失
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混亂、缺乏規(guī)范性,這就導致了農村集體資產的流失。清產核資可通過對有物無賬、有賬無物的有形資產以及低壓線路、林木果樹等集體資產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清查處理,還可以通過懲罰、處理非法挪用、侵占農村集體資產的行為以及經濟組織,也從客觀上有效遏制農村集體資產的流失。
(四)提高了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水平
通過對農村集體三資的清產核資,詳細登記了農村集體資產的使用情況,同時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核查、審計,并對其進行增值考核,逐步建立了財務公開、財務預決算等制度,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實施有章可依、違章必究,并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提升了農村財務管理的規(guī)范性與專業(yè)性。農村集體資產也可以保值、增值,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
四、對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清產核資工作的建議
首先,農村集體三資進行清產核資后要建立詳細的臺賬,實行動態(tài)管理。其次,成立專門進行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的部門,保證群眾參與,每年定期對集體三資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產核資。同時,公示的清查結果要便于群眾查詢,保障村民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拓寬村民監(jiān)督渠道,保障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jiān)督的規(guī)范化、日常化。對村干部離任以及村民委員會換屆要加大審計力度,完善、落實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制度,對于違反管理制度的行為要依照相關法律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問責、處理。
五、結語
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清產核資促進了農村土地及草牧場確權,明確了農村集體債權債務關系,有效遏制了農村集體資產的流失,提高了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水平。同時,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與農村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密切相關。當前我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水平還不是很高,各地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結合農村實際情況,不斷摸索出有效并且適合農村的三資管理制度,保障農村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鎮(zhèn)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1] 吳文房.農村集體“三資”監(jiān)管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6(12):1-2.
[2] 李鴻.簡論農村資產管理現狀及其形成原因[J].才智,2015(31).
[3] 李薇薇,張承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