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
【摘 要】目的:探究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新生兒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新生兒80例為本次研究護理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新生兒。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給予鳥巢式護理,觀察和對比兩組新生兒一般臨床指標,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新生兒一般臨床指標對比,實驗組睡眠時間、體溫波動等評價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護理滿意度對比,實驗組非常滿意29例,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為97.50%,對照組非常滿意21例,滿意16例,不滿意3例,滿意率為9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對新生兒成長有積極性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新生兒;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28-02
新生兒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從脫離母體直至出生成長28天的胎兒,在醫(yī)學上以母體的妊娠周期為依據,又分為早產兒、足月兒、過期產兒,新生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新生兒護理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問題[1]。新生兒剛脫離母體以及初始成長時期,由于個體組織器官都處于較為脆弱的狀態(tài),很難直接適應外界環(huán)境,有些甚至需要在暖箱中觀察一段時間。為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預防新生兒疾病的發(fā)生,本文展開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新生兒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新生兒80例為本次研究護理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新生兒。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出生1~11d,平均(6.89±0.63)d;體重2.39~4.67kg,平均體重(3.94±1.58)kg。實驗組男21例,女19例,出生1~11d,平均(6.77±0.49)d;體重2.39~4.67kg,平均體重(3.87±1.62)kg。納入標準:①均為足月兒;②出生無疾病、無并發(fā)癥;③新生兒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及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新生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新生兒予以常規(guī)護理,自新生兒從母體娩出、臍帶結扎后,觀察新生兒的狀態(tài),等待其各項體征正常并保持平穩(wěn)后送入保溫箱內,調整保溫箱的光線、溫度,調整新生兒的姿勢使其頭部能夠稍向后仰,整體處于舒適狀態(tài)。選擇質地柔軟、無菌的小毛巾輕柔墊在新生兒的頭頸部位,以免新生兒有不適感。在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各項體征,對衣物、被子等用具定時消毒,記錄新生兒的體重、體溫等變化情況。
實驗組新生兒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鳥巢式護理,模擬母體子宮內的環(huán)境,選擇干凈、無菌、柔軟、親膚的絨布,以對角滾筒的方式折疊為類似鳥巢的形狀,將已經準備好的絨布放置于暖箱內預熱,新生兒從母體娩出后,觀察新生兒的狀態(tài),等待其各項體征正常并保持平穩(wěn)后送入保溫箱內,放置在事先準備好的絨布內,調整新生兒的姿勢,使其保持側臥位,根據新生兒的體重及體型,調整布卷的邊緣使其與新生兒背部、臀部等部位緊密貼合,讓新生兒緊密的包裹于鳥巢狀絨布中,幫助新生兒四肢呈彎曲狀,使其與在母體中的姿勢相似,確保布卷松緊度適宜后固定[2]。在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各項體征,對衣物、被子等用具定時消毒,記錄新生兒的體重、體溫等變化情況。
1.3觀察指標
護理期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臨床指標,對比兩組新生兒的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體溫波動、胃腸道功能評分。護理后以醫(yī)院自制問卷對新生兒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共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計算總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數據均用 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 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新生兒一般臨床指標對比,實驗組睡眠時間、體溫波動等評價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新生兒護理滿意度對比,實驗組非常滿意29例,滿意10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為97.50%,對照組非常滿意21例,滿意16例,不滿意3例,滿意率為9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新生兒位出生前,在母體中有天然的保護環(huán)境,剛脫離母體的時候,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外界的溫度和環(huán)境[3]。且新生兒各項機能都相對較弱,體溫調節(jié)中樞也尚未發(fā)育完全,因此新生兒出生之后,初始成長階段的護理尤為重要。為減少外界環(huán)境對新生兒的刺激,初生時新生兒需在暖箱中觀察數個小時,對于足月的新生兒,只要無先天性疾病或缺陷,就能夠很快的適應環(huán)境[4]。新生兒護理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在新生兒階段以有效的方式展開護理,能夠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減少外界對新生兒的刺激,讓新生兒更為舒適,快速接受和適應生長環(huán)境。鳥巢式護理是針對新生兒的一項新式護理措施,其優(yōu)勢在于有效模擬了新生兒尚未出生階段所處的母體子宮環(huán)境,以鳥巢形狀的絨布包裹住新生兒,并且將新生兒的姿勢調整至與母體內類似的蜷縮狀。絨布柔軟、溫暖、舒適,新生兒被緊密的包裹其中,就如同在母體內一樣安全、舒適,不僅減少了新生兒脫離母體后的緊張感,也有利于穩(wěn)定新生兒的體溫,減少熱量的散發(fā),讓新生兒能夠安全、舒適的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休息。鳥巢式護理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和發(fā)育。在本次研究中,對實驗組40例新生兒展開了鳥巢式護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其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等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調查中,實驗組護理滿意率達到了97.50%,高于對照組的92.50%。證實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婷. 鳥巢式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41):219-220.
[2]任會玲.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17(12):125-126.
[3]曾凡莉. 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 18(26):244+246.
[4]胡娟. 水床式鳥巢護理干預在NICU極低體質量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23):4390-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