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范疇典型性對言語產(chǎn)生中語義效應的影響

      2018-04-16 08:59:44尹觀海方燕紅張積家
      關鍵詞:典型性結點范疇

      尹觀海,方燕紅,張積家

      (1.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9;2.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北京 100873)

      1 前言

      言語產(chǎn)生即說話,是人區(qū)分于動物的本質能力。說話時,說話者首先要產(chǎn)生欲表達的概念(意圖),然后在心理詞典中為所要表達的概念選擇適當?shù)脑~匯,最后利用發(fā)音器官發(fā)聲。其中,詞匯化過程是言語產(chǎn)生的核心階段,人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試圖揭示該過程中語義、詞形、語音之間的關系及其產(chǎn)生的時間進程[1]。圖-詞干擾范式(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是其中運用較多的研究范式。在該范式中,研究者在電腦屏幕上呈現(xiàn)一幅圖片及干擾詞 (通常鑲嵌在圖片的中間位置)(如圖1),實驗時要求被試說出圖片名稱(即目標詞),以此探討干擾詞的詞形、詞音、詞義等變量對圖片命名的影響,揭示言語產(chǎn)生過程及其實質[2-4]。

      圖1 圖一詞干擾范式示意圖

      語義干擾效應 (Semantic interference effects)是圖-詞干擾范式下的一個普遍發(fā)現(xiàn)。這一效應是指,當干擾詞與目標詞來自同一個語義范疇,兩者存在類別語義關聯(lián)(如“貓—狗”)時,目標圖片命名反應時延長的現(xiàn)象。即,相比語義無關干擾詞(如“梨—狗”),類別語義關聯(lián)干擾詞干擾圖片的命名[5-7]。但是,如果干擾詞與目標詞來自不同的語義類別,兩者存在聯(lián)想關聯(lián),容易由一個詞聯(lián)想到另一個詞(如“骨頭-狗”)時,目標圖片的命名時間不是延遲而是縮短的現(xiàn)象,叫語義促進效應(semantic facilitation effects)。相比語義無關干擾詞,聯(lián)想語義關聯(lián)干擾詞促進圖片的命名[8-9]。語義關聯(lián)的廣度影響語義效應的強度。圖-詞之間語義關聯(lián)的廣度大時,語義干擾效應和語義促進效應都將更為強烈[8]。

      除圖-詞間的語義關聯(lián)性外,干擾詞的范疇屬性對語義效應也有重要影響。⑴詞頻(或詞的熟悉性)。詞頻是指詞的出現(xiàn)及使用頻率。詞頻越高,人們對詞的熟悉度就越高。關于詞頻對語義效應的影響,人們的直覺反應是高頻詞的干擾作用大,低頻詞的干擾作用小。然而,大量有關拼音文字(如英文)的研究,均非常一致地發(fā)現(xiàn)了反詞頻效應,即低頻干擾詞對圖片命名的干擾作用大于高頻干擾詞,且這種效應較為穩(wěn)定,不受干擾詞的詞形變化及干擾詞出現(xiàn)次數(shù)等因素影響[10-11]。反詞頻效應成為支持語義效應的反應排除假設(response selection hypothesis)[10]的有力證據(jù)。 方燕紅等人對漢字(一種表意文字)熟悉性對語義效應的研究則表明,高熟悉性干擾詞帶來的干擾作用大,低熟悉性干擾詞的干擾作用?。?2]。這一結果支持了語義效應中另一理論——詞匯選擇競爭假設 (lexical selection by competition hypothesis)[13]的基本觀點。⑵詞的具體性。詞的具體性標示事物或概念的形象性。研究表明,由于具體詞形象性高,單獨呈現(xiàn)時比抽象詞有更多的語境信息可用,因此具體詞激活的潛在概念及相應的詞匯結點也多,為圖片命名帶來的干擾作用就大,而抽象詞的干擾作用?。?4]。⑶詞性。命名物體圖片時,名詞的干擾作用最大,形容詞次之,功能詞最?。幻麆幼鲌D片時,動詞的干擾作用大于名詞[10],功能詞的干擾作用與控制條件下的無意義音節(jié)無顯著差異[15]。 語義關聯(lián)動詞(如“駕駛”)促進物體圖片(如“汽車”)的命名,卻干擾動作圖片(如“跳舞”)的命名。與無關形容詞相比,表征圖片事物(如“狐貍”)典型特征的形容詞(如“狡猾”)產(chǎn)生語義促進效應,而表征圖片事物次典型特征的形容詞 (如“可愛”)則產(chǎn)生語義干擾作用[16]。⑷范疇典型性。范疇典型性是指范疇成員對范疇的代表性。對某個范疇類別來說,首先想到的成員具有較高的典型性。例如,在“鳥”類范疇里,最先想到的是“鴿子”、“麻雀”、“燕子”等成員,較少想到“雞”、“企鵝”等樣例,因此,“鴿子”、“麻雀”、“燕子”等具有較高的范疇典型性,而“雞”、“企鵝”的范疇典型性就低。雖然熟悉性與典型性有相關,熟悉的樣例往往也典型,但二者并不等同。如在鳥類中,“雞”的熟悉性很高,典型性卻很低;“百靈鳥”的典型性高,熟悉性卻很低。Lupker發(fā)現(xiàn),與熟悉性不同,范疇典型性對語義效應沒有顯著影響,圖片的命名時間在高典型性干擾與低典型性干擾條件下無顯著差異[14]。

      與其他屬性相比,關于范疇典型性對語義效應的影響研究顯得薄弱許多。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⑴僅考查了干擾詞的典型性對圖片命名的影響,而關于圖片自身的典型性的影響研究幾乎空白。在圖-詞干擾范式中,圖片命名至少包含兩個心理過程,一是抑制干擾詞的心理表征的激活,二是盡快提取圖片名稱。如此,圖片的熟悉性、典型性等屬性必然影響圖片名稱的提取。方燕紅等的研究就表明,圖片熟悉性影響圖片的命名速度,高熟悉性圖片命名快,低熟悉性圖片命名慢,存在顯著的圖片熟悉性效應,且這種效應在不同的命名任務中都很穩(wěn)定[12]。但是圖片典型性如何影響圖片的命名,當前還不清楚;⑵僅考查了干擾詞的典型性對圖片基本水平命名的作用,對典型性在圖片范疇水平命名中的作用探討也幾乎空白。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是指圖片呈現(xiàn)以后要求被試說出圖片所表示事物的名稱(如“狗”),范疇水平命名則是要求被試說出圖片事物的范疇名稱 (如 “動物”)?,F(xiàn)有研究表明,同一語義關聯(lián)的干擾詞,對圖片不同水平的命名作用是不同的,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抑制圖片的命名,產(chǎn)生語義干擾效應,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加速圖片的命名,產(chǎn)生語義促進效應[8,12,17]。如此,范疇典型性在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和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是否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當前也還不清楚。還有,圖片的典型性與干擾詞的典型性又如何交互影響言語產(chǎn)生中的語義效應,仍無從得知。而這些問題的探討有助于理解言語產(chǎn)生中語義效應的發(fā)生實質,對驗證當前語義效應理論也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將繼續(xù)采用經(jīng)典的圖-詞干擾范式,通過基本水平命名和范疇水平命名兩種任務,同時考查圖片和干擾詞的范疇典型性對語義效應的影響,分析其特點,揭示其影響實質,豐富范疇屬性在言語產(chǎn)生中的相關研究。

      2 方法

      2.1 被試

      31名大學本科生,平均年齡19.5歲,其中男14名,女17名,視力正?;虺C正視力正常。

      2.2實驗設計

      采用 2(圖片典型性:高典型性、低典型性)×3(干擾詞類型:語義關聯(lián)高典型性、語義關聯(lián)低典型性、語義無關干擾詞)×2(命名任務:基本水平命名、范疇水平命名)的重復測量設計。語義關聯(lián)干擾詞與目標詞來自同一語義范疇。

      2.3 實驗材料

      正式實驗材料包括30幅高典型性圖片、30幅低典型性圖片和30個與圖片有語義關聯(lián)的高典型性干擾詞、30個語義關聯(lián)的低典型性干擾詞及30個無關干擾詞,來自哺乳動物、蔬菜、家電、家具、鳥類、器官、勞動工具、水果和服裝9個范疇。所有圖片均選自舒華等人[18]的標準化圖片,具有較高的圖名一致性和表象一致性。

      選材過程包含:⑴采用7點量表評定圖片和干擾詞的范疇典型性。在紙上打印300多幅圖片及300多個詞匯,要求62位被試根據(jù)范疇典型性含義評定每幅圖片 (詞匯)代表其所屬范疇的程度。1表示代表性非常低,7表示代表性非常高,數(shù)字越小,代表范疇的程度就越低;反之,代表范疇的程度越高。⑵圖片和干擾詞熟悉性的評定。同樣采用7點量表評定圖片和干擾詞的熟悉性,數(shù)字1和7分別表示被試對圖片(或詞匯)的熟悉度非常低和非常高。根據(jù)圖片和干擾詞的范疇典型性與熟悉性分數(shù)選出本研究的正式實驗材料。統(tǒng)計檢驗表明,高典型性圖片與低典型性圖片的平均典型性分數(shù)差異顯著,t=8.04,p<0.05,但平均熟悉性分數(shù)差異不顯著,t=1.64,p>0.05;語義關聯(lián)的高典型性干擾詞與低典型性干擾詞的平均典型性分數(shù)差異顯著,t=8.77,p<0.05,但三類干擾詞的熟悉性和筆畫數(shù)差異不顯著,F(xiàn)熟悉性=1.56,p>0.05,F(xiàn)筆畫數(shù)=0.01,p>0.05。 三類干擾詞同時用作高典型性圖和低典型性圖的干擾詞,構成語義關聯(lián)高典型干擾(簡稱高典干擾)、語義關聯(lián)低典型干擾(簡稱低典干擾)和無關干擾三種條件,其中無關干擾條件起基線作用。實驗材料的統(tǒng)計信息見表1。實驗材料還包括8幅練習圖片及其干擾詞,均不出現(xiàn)在正式實驗中。

      表1 實驗材料舉例

      2.4 實驗儀器

      采用美國PST公司開發(fā)的E-Prime軟件編程。實驗儀器有PET-SRBOX反應盒、麥克風和計算機。圖片和干擾詞同時呈現(xiàn)在計算機屏幕上,干擾詞位于圖片的中央 (個別情況下為了不覆蓋圖片的核心特征,位置做了調(diào)整),被試反應通過與PSTSR-BOX連接的麥克風記錄。實驗材料的呈現(xiàn)、計時及被試反應時的收集由計算機控制。計時單位為ms(毫秒),誤差為±1ms。命名的錯誤率由主試記錄。

      2.5實驗程序

      采用個別測試,在安靜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分為2個組別 (block),一個組別為基本水平命名,另一個組別為范疇水平命名。采用ABBA的方式匹配兩個組別的出現(xiàn)順序。在每個組別里,每幅圖片與三類干擾詞各同時呈現(xiàn)一次,共呈現(xiàn)3次。這樣,60幅圖片共需呈現(xiàn)360次。采用偽隨機方式呈現(xiàn)圖片,以防止同一幅圖片連續(xù)出現(xiàn)。

      每名被試參加所有的測試。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要求被試忽略圖片上的干擾詞盡量快而準地說出圖片名稱(如“沙發(fā)”),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要求盡量快而準地說出圖片事物的范疇名稱(如“家具”)。每種任務開始前均有相應的練習,以便被試熟悉實驗程序。實驗開始前為學習階段,在屏幕中央依次呈現(xiàn)每幅圖片及其名稱,要求被試熟悉。正式實驗時,首先在屏幕中心呈現(xiàn)注視點“+”400ms,然后空屏 400ms。 接著,屏幕中心呈現(xiàn)圖片及干擾詞,直到被試作出命名反應,圖片及其干擾詞消失。間隔1000ms后,出現(xiàn)下一次試驗的注視點,如此循環(huán),直到命名任務結束。如果被試沒有對圖片反應,2000ms后,圖片及其干擾詞自動消失,反應時記為2000ms,并認為是錯誤。圖片的大小為320像素×212像素,詞的大小為2.5cm×2.5cm,黑色楷體。

      3結果與分析

      實驗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整理規(guī)則為:一名被試的錯誤率超過20%,其數(shù)據(jù)不參與分析。分析時刪除反應時在M±2.5SD之外的數(shù)據(jù)。總的錯誤比率較少,也不參與統(tǒng)計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整理后的結果見表2。

      表2 被試命名不同圖片的平均反應時(ms)及標準差

      反應時的三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表明,命名任務的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1,29)=0.32,p>0.10;F2(1,29)=0.63,p>0.10。 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和范疇水平命名的平均時間分別為867ms和872ms,無顯著差異。圖片典型性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xiàn)1(1,29)=39.59,p<0.001;F2(1,29)=8.59,p<0.001。高典型性圖的平均命名時間短,低典型性圖的平均命名時間長,兩者相差23ms。干擾詞類型的主效應被試分析顯著,F(xiàn)1(1,29)=3.88,p<0.01;項目分析不顯著,F(xiàn)2(1,29)=1.21,p>0.10。 LSD 檢驗表明,圖片在高典干擾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顯著短于在低典干擾和無關干擾兩種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p<0.01,圖片在低典干擾和無關干擾兩種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相對語義無關的干擾詞,語義關聯(lián)的干擾詞促進圖片的命名。命名任務與圖典型性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非常顯著,F(xiàn)1(1,29)=11.01,p=0.000;項目分析不顯著,F(xiàn)2(1,29)=1.31,p>0.10。簡單效應分析表明,高、低典型性圖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的平均反應時間僅相差10ms,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的顯著差異,F(xiàn)(1,29)=2.06,p>0.05,但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的平均反應時間相差37ms,差異非常顯著,F(xiàn)(1,29)=95.73,p<0.001。 這表明,圖片典型性的高低主要影響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對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的影響作用非常弱。命名任務與干擾詞類型的交互作用非常顯著,F(xiàn)1(1,29)=31.49,p<0.001; F2(1,29)=4.89,p<0.05。 簡單效應分析顯示,不同類型的干擾詞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的影響差異不顯著,F(xiàn) (1,29)=1.98,p>0.10,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的影響差異非常顯著,F(xiàn)(1,29)=15.84,p<0.001。 圖片在高典干擾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最短(854ms),在低典干擾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較長(877ms),在無關干擾條件下的平均命名時間最長,達885ms。表明干擾詞的典型性也只影響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但不影響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圖片典型性與干擾詞類型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顯著,F(xiàn)1(1,29)=2.75,p<0.05;項目分析不顯著, F2(1,29)=1.12,p>0.10。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干擾詞的典型性對低典型性圖片命名的促進作用大,對高典型性圖片命名的促進作用小。命名任務、圖片典型性與干擾詞類型三者的交互作用被試分析顯著,F(xiàn)1(1,29)=4.81,p<0.05;項目分析不顯著,F(xiàn)2(1,29)=2.32,p>0.10。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干擾詞類型對高典型性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的影響差異不顯著,F(xiàn)(1,29)=1.02,p>0.10,對高典型性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的影響差異也不顯著,F(xiàn)(1,29)=1.53,p>0.10,對低典型性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的影響差異仍不顯著,F(xiàn)(1,29)=1.44,p>0.10;但是干擾詞類型對低典型性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的影響差異顯著,F(xiàn)(1,29)=21.39,p<0.001。

      4 綜合討論

      本研究采用圖-詞干擾范式,利用基本水平命名與范疇水平命名任務,考查了范疇典型性對言語產(chǎn)生中語義效應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⑴高典型性圖片的平均命名時間短,低典型性圖片的平均命名時間長,出現(xiàn)了明顯的圖片典型性效應。然而,圖片典型性效應只在范疇水平命名中發(fā)揮作用,對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影響非常弱;⑵圖片在高典型干擾詞背景下命名時間短,在低典型干擾詞背景下命名時間長,產(chǎn)生了顯著的干擾詞典型性效應。同樣,干擾詞典型性效應也只發(fā)生在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⑶干擾詞的典型性對低典型性圖片命名的影響作用大,對高典型性圖片的影響作用小。整個研究表明,范疇典型性主要對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有促進作用,引發(fā)明顯的語義促進效應。這些結果可用激活擴散模型、“兩個網(wǎng)絡模型”等理論來解釋。

      4.1 圖片典型性效應

      Collins和 Loftus(1975)的激活擴散網(wǎng)絡模型[19]認為,頭腦中的各種概念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通過連線組成了一個網(wǎng)絡系統(tǒng)。兩個概念之間聯(lián)系越緊密(如“醫(yī)生-護士”),則連線越短,在心理上的距離就越近;反之,連線越長,心理距離越遠(如“醫(yī)生-玫瑰”)。網(wǎng)絡中某個概念得到激活后,其激活將沿著網(wǎng)絡向四周擴散,先擴散到與之距離近的概念,引起該概念的激活,再擴散到與之距離遠的概念。距離近的概念由于擴散路徑短,將得到較高水平的激活;由于激活的總能量有限,激活在網(wǎng)絡中的擴散將逐漸減弱,因而距離遠的概念將得到較低水平的激活。

      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圖形輸入首先激活被試頭腦中的圖片表征,進而激活圖片所表征的事物概念結點及其詞匯結點,最后構制語音計劃,通過發(fā)音器官發(fā)聲;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也是走圖形輸入激活圖片表征,繼而激活圖片事物概念(如“狗”)的通路,但還需要進一步將激活擴散至范疇概念(如“動物”)結點及其詞匯結點,最后語音編碼并發(fā)聲。范疇典型性不同于熟悉性,高典型性圖片的熟悉性有高有低,低典型性圖片的熟悉性也有高有低。因此,匹配了高與低典型性圖片的熟悉性后,圖形輸入激活高與低典型性圖片的事物概念的速度差不多,圖名提取的時間也相當,導致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高典型性圖片與低典型性圖片的反應時間無顯著差異。但是,在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高典型性圖片的概念結點離范疇概念結點近[20],圖片概念結點得到激活后,激活能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擴散到范疇概念結點,較強地提高其激活水平,加快詞匯的提取與命名;而低典型性圖片的概念結點離范疇概念結點遠,圖片概念激活后,激活將沿著長距離進行擴散,等到擴散到范疇概念結點時,時間消耗多,激活強度也已大大減弱,不能給范疇概念結點高水平的激活,導致詞匯的提取與命名都將變慢。如此,產(chǎn)生了圖片典型性效應,即高典型性圖片的命名時間快,低典型性圖片的命名時間慢,但是這一效應只發(fā)生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

      4.2 干擾詞典型性效應

      與圖片典型性效應相似,干擾詞典型性效應也只出現(xiàn)在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圖-詞呈現(xiàn)后,干擾詞(如“狗”)的詞形輸入將通過語音激活詞的概念,并擴散到與之有語義關聯(lián)的圖片概念,提高其激活水平。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務中,不同典型性的干擾詞其概念距離目標概念 (即圖片事物概念)結點的遠近是不定的,可能遠也可能近。因此,無論是高典型性干擾詞,還是低典型性干擾詞,它們對圖片概念的擴散激活可能強,也可能弱,對圖片命名的影響總體上就顯不出差異。在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的情況則不同。語義關聯(lián)的高典型性干擾詞的概念結點與目標概念結點 (即范疇概念)在語義網(wǎng)絡中的距離近,干擾詞概念的激活將引起范疇概念的高水平激活,加快范疇名稱的提??;而語義關聯(lián)的低典型性干擾詞的概念結點與范疇概念結點距離較遠,雖然其激活也會在語義網(wǎng)絡中擴散,但擴散到范疇概念結點時其帶來的激活強度和激活水平都無法與高典型性干擾詞相比,因此對范疇概念的啟動帶來較弱的促進效應。

      本研究的結果還可顯示,高典型性干擾詞對低典型性圖片命名的促進作用大,對高典型性圖片命名的促進作用小。所以如此,與圖片和干擾詞激活概念的程序和速度不同有關?!皟蓚€網(wǎng)絡系統(tǒng)”理論[19]認為,圖片和干擾詞的認知加工涉及詞匯網(wǎng)絡系統(tǒng)和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干擾詞詞形輸入后先激活的是詞匯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的結構特征(如筆畫、部件、詞素等)和詞音的韻律特征,然后再激活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的概念 (包括事物概念和范疇概念),而圖形輸入后先激活的是語義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的概念(且事物概念在前,范疇概念在后),再通過語義選擇相應的詞匯[21]。低典型性圖片的概念結點與范疇概念結點的距離遠,圖片自身的激活不能給范疇概念帶來較強的激活,而高典型性干擾詞的呈現(xiàn),正好可以彌補低典型性圖片的激活擴散的不足,促進范疇名稱的提??;高典型性圖片的概念結點與范疇概念結點的距離近,圖形的輸入不僅能高水平地激活范疇概念,而且還能在高典型性干擾詞的激活擴散到來之前完成對范疇概念的激活,此時即使呈現(xiàn)高典型性干擾詞,其作用也有如低典型性干擾詞,都顯得弱了。

      總體而言,本研究發(fā)現(xiàn),范疇典型性對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影響弱,對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能產(chǎn)生強的促進作用,這既體現(xiàn)了范疇典型性的含義與特征,也吻合詞匯選擇競爭假設[13,22]的基本觀點。該假設認為,語義關聯(lián)干擾詞的詞匯結點屬于反應集中的項目時 (如在基本水平命名中),它們將參與目標概念結點的選擇競爭,引發(fā)語義干擾效應,而當干擾詞詞匯結點不屬于反應集中的項目時(如在范疇水平命名中),它們不僅不參與目標詞的選擇競爭,相反還會因語義關聯(lián)性為目標詞的選擇帶來啟動作用,這種沒有競爭的啟動就是語義促進效應。結合其他研究[8,12-13],詞匯選擇競爭假設對多種研究結果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是一種具有較大普適性的語義效應理論。

      5 結論

      ⑴高典型性圖片的平均命名時間短,低典型性圖片的平均命名時間長,出現(xiàn)了明顯的圖片典型性效應。然而,圖片典型性效應只在范疇水平命名中發(fā)揮作用,對圖片的基本水平命名影響非常弱;

      ⑵圖片在高典型干擾詞背景下命名時間短,在低典型干擾詞背景下命名時間長,產(chǎn)生了顯著的干擾詞典型性效應。同樣,干擾詞典型效應也只發(fā)生在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任務中;

      ⑶干擾詞的典型性對低典型性圖片命名的影響作用大,對高典型性圖片的影響作用??;

      ⑷范疇典型性主要對圖片的范疇水平命名有促進作用,引發(fā)明顯的語義促進效應。

      [1]張清芳,楊玉芳.漢語詞匯產(chǎn)生中語義、字形和音韻激活的時間進程[J].心理學報,2004,36,(1).

      [2]方燕紅,張積家.圖—詞干擾范式下語義效應的理論及爭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3]周曉林,莊捷,吳佳音,楊大赫.漢語詞匯產(chǎn)生中音、形、義三種信息激活的時間進程.[J].心理學報,2003,(35).

      [4]朱雪冰,張清芳.圖畫口語命名中的語義效應.[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

      [5] Dhooge,E.,&Hartsuiker,R.J.The distractor frequency effect in a delayed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task:further evidence for a late locus of distractor exclusion. [J].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2011,(18).

      [6] Rahman,A.R.,&Aristel,S.Now you see it and now again:semantic interference reflects lexical competition in speech production with and without articulation. [J].Psychonomic Bulletion&Review,2010, (17).

      [7] Schnur,T.T.,&Martin,R.Semantic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is a post perceptual effect. [J].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2012, (19).

      [8]方燕紅,張積家.語義相似性與類別大小對圖-詞干擾范式下語義效應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45).

      [9] Hantsch,A.,Jescheniak,J.D.,&M.Debach,A.Naming and categorizing objects:task differences modulate the polarity of semantic effects in the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 [J].Memory and Cognition,2012,(40).

      [10] Mahon,B.Z.,Costa,A.,Peterson,R.,Vargas,K.A.,&Caramazza,A.Lexical selection is not by competition:a reinterpretation of semantic interference and facilitation effects in the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7,(33).

      [11] Dhooge,E.,Baene,W.D.,& Hartsuiker,R.J.A late locus of the distractor frequency effect in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J].Brain&Language,2013, (124).

      [12]方燕紅,張積家,尹觀海.熟悉性對言語產(chǎn)生中語義效應的影響.[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

      [13] Rahman,A.R.,&Melinger,A.Dismissing lexical competition does not make speaking any easier:a rejoinder to Mahon and Caramazza(2009).[J].Language&Cognitive Process,2009, (24).

      [14] Lupker,S.J.The semantic nature of response competition in the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task.[J].Memory and Cognition,1979,(7).

      [15] Ehri,L.C.Do adjectives and functions interfere as much as nouns in naming pictures?[J].Child Development,1977,(48).

      [16] Yanhong,Fang.,Jijia Zhang.,Guanhai Yin.,Senqi Hu.,&Entao,Zhang.Typicality effects in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an evaluation of the response exclusion hypothesi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5,(56).

      [17] Costa,A.,Mahon,B.,Savova,V.,&Caramazza,A.Level of categorization effect:A novel effect in the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J].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2003, (18).

      [18]舒華,程元善,張厚粲.235圖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視覺復雜性評定.[J].心理學報,1989,(21).

      [19] Collins,A.M.,&loftus,E.F.A.A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

      [20] 張積家,董昌鋒.范疇變量對虛假記憶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6,38,(3).

      [21] 方燕紅,張積家.漢字詞和圖片命名與分類的比較.[J].心理學報,2009,41,(2).

      [22] Roelofs,A.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of lemma retrieval in speaking.[J].Cognition,42.

      猜你喜歡
      典型性結點范疇
      批評話語分析的論辯范疇研究
      正合范疇中的復形、余撓對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導出范疇
      地基處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捕捉時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純凈的心寫純凈的人
      傳媒評論(2018年5期)2018-07-09 06:05:16
      Ladyzhenskaya流體力學方程組的確定模與確定結點個數(shù)估計
      一例非典型性豬偽狂犬病的診治
      廣南縣一起非典型性豬偽狂犬病的診治
      基于Raspberry PI為結點的天氣云測量網(wǎng)絡實現(xiàn)
      基于DHT全分布式P2P-SIP網(wǎng)絡電話穩(wěn)定性研究與設計
      格尔木市| 曲水县| 荆州市| 彭山县| 苏州市| 五峰| 岑溪市| 皋兰县| 平谷区| 平塘县| 桐乡市| 安庆市| 循化| 伊宁县| 甘南县| 电白县| 吉林省| 尚志市| 吴桥县| 台山市| 甘南县| 获嘉县| 屏边| 铁力市| 岐山县| 师宗县| 鸡泽县| 航空| 泰顺县| 合江县| 聂拉木县| 泌阳县| 鱼台县| 青岛市| 钟山县| 繁峙县| 米脂县| 弥勒县| 门头沟区| 德清县|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