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與李清源的十一問

      2018-04-24 10:06:18李清源任瑜
      牡丹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清源虛構(gòu)邏輯

      李清源 任瑜

      任瑜:在面對你的時候,我是希望能從一個文學閱讀者,或者說一個在文學外圍打轉(zhuǎn)的“旁觀者”的角度,對你這個真正在從事創(chuàng)作的寫作者,提出一些關(guān)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可能是比較直白的問題。先從一些“宏觀”的問題開始吧。作為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踐者,你對“作家”這一身份有什么樣的認識和感受?你怎么看待作家或文學在當今時代的社會地位和價值?

      李清源:我不知道國外怎樣,就中國來說,現(xiàn)在的文學地位尷尬,似乎誰都能談幾句文學,又都瞧不起文學。作家更尷尬,所有人都敢于給作家提寶貴意見,指導作家應(yīng)該寫什么怎樣寫,不但不覺得荒謬,反而認為是金玉良言,有助于這些寫作的傻子們提高文學水平。除了在某些特殊時期,中國的作家從來沒有這么狼狽過。他們僅有的一點尊祟和仰視,全部來自于文學場內(nèi)那些聲價比自己低的同行,所能張揚的驕傲和榮光,也僅僅局限于這個狹小的場域。如斯境況,真是聞?wù)呗錅I,見者傷心。

      或許會有人拿一些聲名顯赫的大作家來反駁,比如莫言,莫言多牛啊,天下誰人不尊敬?然而事實上,天下人尊敬的只是他通過文學博到的顯赫聲名——準確地說是這種聲名所包涵的社會資源和地位——而不是文學本身,你問他莫老師的作品,能看過一兩部就不錯了。

      一切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作家地位如此不堪,似乎也怪不到他人。舉凡古今中外文學家,幾乎都是知識者和思想者,在社會認知和人文體悟上遠超尋常讀者,所著詩文或啟人心志,或指引文明,既富審美,復助進益。讀者奉覽之余,自然心生敬意。反觀今時諸多作家,絞盡腦汁寫出來一坨坨小說,自以為深刻無比,洞見社會與人性,事實上其境界與識見,曾不如一介市井夫,所提供的經(jīng)驗判斷與價值也不高明,稍具人生經(jīng)驗的讀者都可能嗤之以鼻。試問,讀者君又如何對我們作家心生敬意?

      在正常社會,知識分子應(yīng)該是文明的守護者、時代的引領(lǐng)者,自覺肩負起應(yīng)有的歷史責任和現(xiàn)實擔當。而作家作為知識分子中思維最活躍、對民眾最了解、表述能力最強大的一部分,尤須恪守士人傳統(tǒng),傳播文明之薪火,就身處的時代發(fā)聲。假如一個時代的作家集體放棄了這一職守,儼然以歷史局外人自居,又有什么理由讓人們尊重?

      任瑜:你的假設(shè)和反問比較尖銳,也令我有些羞愧——雖然我不是作家。你對“知識分子”這一身份的認知還是非常鄭重、傳統(tǒng)的,不過我覺得也還帶有一些理想色彩,因為“載道”真的是比較艱巨也比較沉重的責任,甚至是“理想”。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寫作者會去重視和思考這個問題,然后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還是回到你個人的創(chuàng)作上吧,是什么促使你開始寫作的?

      李清源:這個說來話長。

      我這人天生務(wù)虛,小時候的理想是考大學讀歷史,然后當個歷史學家。而家父是個務(wù)實的人,他以他的人生經(jīng)驗和價值判斷,否決了我的計劃和夢想,并以家長的權(quán)威,替我報了醫(yī)學專業(yè)。他認為醫(yī)生是個體面的職業(yè),什么時代都需要。父親賣了家中那頭牛,又借了些錢,把我送到一所醫(yī)校。在之后的漫長歲月里,父親為了供我讀書不惜把牛都賣了的故事在家鄉(xiāng)廣泛流傳,并在每個我與父親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被父親的朋友們引用來訓斥我,直到把我訓哭為止。他們認為我良心發(fā)現(xiàn)了,淚水代表了我的愧疚。

      我很想告訴父執(zhí)們他們錯了,我流淚并不是悔過,而是委屈。你被迫做了你不喜歡的事,還得心存感恩,這是多荒謬的事!后來畢業(yè)了,跨出校門,準備報效社會,可是折騰了幾年,才發(fā)現(xiàn)社會可能并不需要我們。而且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讓我倍感糾結(jié)的家庭悲劇,以另外的方式在現(xiàn)實的天空下處處上演:我們被擺布了,還得感謝擺布我們的人。

      這么說事實上不太公平:父親“擺布”你,會承擔“擺布”的成本,學費生活費都由他老人家出;社會擺布你,可就沒這么溫情,指一條虎狼之路給你走,還得你自裹干糧。我覺得這很荒謬。任何人都有權(quán)不被任何組織或個人以任何形式擺布和傷害,任何組織或個人以任何理由傷害他人,都是不對的,不管那理由多么宏大敘事,冠冕堂皇?;蛟S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這些不過是世態(tài)之常,不足掛齒,將它當成問題,只能證明自己不成熟。的確,視人間幽明坎坷如浮云,向來都是洞明練達、成熟有修為的象征。但是很可悲,我只是個情商低下的普通青年,精神境界也不高,怎么修煉都無法突破三丈紅塵,一遇到麻煩,就會內(nèi)心郁郁,無法解釋。我不會抽煙,也不能喝酒,打牌又怕輸錢,何以解憂呢?想來想去,寫作吧。

      我的寫作就這樣開始了。最初的所謂寫作,不過是拈韻賦詩,登高說愁,再發(fā)幾句不知夭高地厚的牢騷,聊以消磨光陰而已,并無文學的自覺。一個人煩惱太多,往往會有兩種結(jié)果:要么成為作家,要么成精神病。那種涂鴉式的寫作,雖不能使我成作家,但我至今沒得精神病,也未必沒有它的功勞。它不僅提供了一個可以寄寓情感和精神的空間,還促使著我不停思考,試圖尋找通往自由的各種途徑與可能。

      這個回答可能太長,其實四個字就夠了:對付抑郁。

      任瑜:我只能說,你的經(jīng)歷和感受,會引起很多人(包括我)的共鳴……那么,就你自身的創(chuàng)作而言,你對自己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有什么自我評價?到目前為止,你最滿意的作品是哪部?為什么?

      李清源:以前那些作品還算拿得出手吧,不敢說多好,也不至于出丑。它們基本上都是我想要的樣子,也基本上達到了我的表達預(yù)期。但有兩個中篇除外,一個《露水謠》、一個《歸處》。這兩個我不滿意,發(fā)表后越看越生氣,多好的兩個題材,多好的兩個題目,我怎么寫成了這樣子?孩子沒長好,都是父母的責任,我很對不住他們。這是一個教訓,以后寫出作品,一定要多放一段時間,最終確定滿意后再拿出來見人。

      對于這兩部之外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比較滿意。要問最滿意的作品是哪部,最滿意的作品永遠是下一部,倘若下一部也不夠滿意,那就是下下部。這有點像農(nóng)夫挑麥穗,總認為最大的麥穗在后面,盡管事實上并不是。但這也挺好,可以激勵作家鍥而不舍地寫下去。

      對于既有的作品,會有幾個更偏愛的,比如《門房里的秘密》《青盲》《一件口耳相傳的往事》。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應(yīng)該是《門房里的秘密》吧。有些作品,比如《露水謠》和《歸處》,我篤定現(xiàn)在重寫肯定會比之前好,有些作品則相反,它只屬于那個時候,在那種情景和狀態(tài)下才能寫出,放到現(xiàn)在,是寫不了那么好的?!堕T房里的秘密》就是這樣。

      任瑜:根據(jù)你對自己現(xiàn)階段創(chuàng)作能力的認識,你希望在目前這一階段創(chuàng)作出什么樣的作品,或者說,目前你理想中的作品是什么樣的?

      李清源:作家的寫作生涯會面臨很多關(guān)隘和敵人,最大的關(guān)隘和敵人之一,是作家的自我復制。許多作家寫出一篇成功的作品后,往往高度依賴這種成功經(jīng)驗,在題材選擇和表達方法上因循舊例,從而形成路徑依賴,刻板復制之前的套路,而不敢嘗試新的方法和可能。他們擔心一旦離開這種曾經(jīng)行之有效的路徑,很可能會把事情搞砸,從而不被受眾接受和認可。所以我們看有些作家的作品,一輩子寫了很多,事實上只有一部,就是當初最成功的那一個。其余的層層疊疊,皆為重影。

      因此,一個成熟的、致力于遠行的作家,要勇于放棄既有經(jīng)驗,不斷突破舊我,尋找新的路徑與方式。作家必須要不斷干掉自己,才能保持創(chuàng)作的激情與活力。

      我目前理想中的作品什么樣?干掉舊我!

      任瑜:“干掉舊我”,非常有挑戰(zhàn)性,也非常自信!“我”是最難超越的,但也不是不可超越的。期待你成功!接下來我想具體談?wù)勀愕淖髌?,比如“人物”?!洞耸聼o關(guān)風和月》《蘇讓的救贖》《青盲》,等等,都有一個讓人難忘,但是又不容易說清的人物,這些人物可以說是李清源獨有的。曾有人評論說你的小說可以被看作“人物小說”。你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內(nèi)心先有一個清晰的形象或某種人物特質(zhì),按照人物來虛構(gòu)情節(jié),還是根據(jù)故事及其邏輯讓人物自己成形?

      李清源:一般是先有人物。這個人物一開始可能會比較模糊,但一定要有他獨具的特質(zhì)。然后把他放在故事里面,讓他和故事在文本中一起生長。故事是會自己生發(fā)的,把特定的人物(性格、性別、年齡、職業(yè)等)放置到特定的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等),遵循特定的事理邏輯(現(xiàn)實秩序或者虛擬法則),該發(fā)生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生。前提是要有特定的人物。人物是故事的主體,是施事者,必先有何種特質(zhì)的人物,才可能生發(fā)出何種樣態(tài)的故事。人物可以在故事中逐漸清晰,卻不能從故事中逐漸孵化,那完全是不可控的狀態(tài),就算孵化出來,也可能是個怪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當然,這樣寫也無不可,不過那就不是“人物小說”,而是“故事小說”了。

      任瑜:就我的閱讀感受而言,你筆下的人物,總是帶著某種孤獨的影子,他們的內(nèi)心,似乎跟世界、跟生活都有一定的隔膜,甚至是“格格不入”,好像他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掙脫世界及內(nèi)心對自己的束縛。然而,這種束縛,或者說“孤獨”,是很難被“救贖”的,我認為,他們的這種困境也好,迷茫也好,其實是無解的。你覺得我對你的人物的理解,是正確的嗎,符合你寫他們的意圖嗎?

      李清源:是的。

      我的QQ音樂單設(shè)置的循環(huán)播放,此時的曲子恰好是《高山流水》。這個意外的巧合讓我心生感動。謝謝任瑜

      任瑜:再來說說“故事”。能夠看得出,你在講故事上還是很用心的,你的小說通常都有一個比較曲折的、帶有奇特色彩的、非純粹“日?!钡墓适隆D闶窃趺礃犹摌?gòu)你的故事的?我是說,那些帶有“傳奇”色彩的東西,是從何而來的?這可能牽涉虛構(gòu)的能力和水平的問題。

      李清源:小說里的好故事不外兩種:日常里的非常、非常里的日常。非常里的非常未始不好,但它更適合通俗文學。日常里的日常若能寫好,當然非常之牛,但它會構(gòu)成一部好小說,卻并不是一個好故事。所以在回答你這個關(guān)于“講故事”的問題之前,需要先把它剔除。

      說到虛構(gòu),很多人可能會把它與“想像力”混為一談。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虛構(gòu),是基于正常的事理邏輯,在文本中編造事實上并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想像力則往往溢出正常的事理邏輯之外,可以不受客觀物理的限制,自由恣肆地描繪所有可能境與不可能境。簡言之,想像力一定是虛構(gòu)的,但虛構(gòu)不一定都有想像力。很多能夠虛構(gòu)出好故事的作家,想像力其實是很貧乏的。

      人生而具有虛構(gòu)的能力,正像禽鳥生而具有一雙翅膀。關(guān)鍵看怎么使用,或者說更適合用在哪里。把翅膀用來飛翔,就成了鳥;把翅膀用來護崽,就成了雞;把翅膀用來長肉,就成了肯德基里的美味。人也一樣,把虛構(gòu)用在詐騙上,就成了罪犯;把虛構(gòu)用在政治上,就成了王侯;把虛構(gòu)用在寫作上,就成了作家。世界上不存在不會虛構(gòu)的作家,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不會飛的鳥。所謂的不善虛構(gòu),其實是不善寫作的遁辭,不妨試著換一個行當。

      所以,我不太認為作家在虛構(gòu)能力上有高下之分,而是看他的虛構(gòu)能力適不適合寫作。如果篤定適合寫作,而沒有寫好,那就是虛構(gòu)方法的問題了。

      至于我自己,比較適用的虛構(gòu)方法是文本自生。上面已經(jīng)說過。小說的故事是會自己生長的,將特定的人物放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因循著特定的事理邏輯,一切該發(fā)生的自然會發(fā)生。文本的事理邏輯有兩種,一種是內(nèi)邏輯,一種是外邏輯——這是我自己杜撰的,用以解釋我自己的一點心得感受——外邏輯是外部客觀世界的現(xiàn)實邏輯,是作者在非書寫狀態(tài)時自然遵從的社會規(guī)范;內(nèi)邏輯則是文本內(nèi)部的敘事邏輯,是由作者依據(jù)特定的虛擬法則而確立的、用以維系文本世界運行秩序和因果律的抽象準則。內(nèi)邏輯往往以外邏輯為依據(jù),有時候兩者甚至是完合相吻合的,比如在非虛構(gòu)作品里。但更多時候,它們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差甚遠,尤其是在超現(xiàn)實的作品里。在現(xiàn)實里,格里高爾不可能變成甲蟲,吉普賽人也不會駕駛飛毯飛上天。但在文學作品里就可以,因為文本的內(nèi)邏輯支持這樣的行為。作者在脫離具體寫作語境而思考作品時,往往會不由自主受外邏輯支配,認為故事應(yīng)該這樣安排,情節(jié)應(yīng)該那樣設(shè)置,一旦進入書寫狀態(tài),改而遵從內(nèi)邏輯來敘事,就會發(fā)現(xiàn)之前的想法行不通。所以經(jīng)常會聽到有作家哀號說掌控不住他們的作品了。

      對于這些作家我都心存敬意。因為他們尊重敘事的內(nèi)邏輯,給予人物和故事自我生長的自由,而不是時刻以造物自居,用外邏輯粗暴焊接文本。相較于后者,他們無疑更理解文學,也更懂得文學。但若過度強調(diào)內(nèi)邏輯,完全依附于之,似乎又到了另一個極端。我個人的觀點,最好的狀態(tài)是作者與文本互相依從,又互相制約。在寫作中,文本的內(nèi)邏輯必須得到尊重,但并不是所有類型的人物和故事都可以在文本里很好地自由生長,倘若遇到不那么適合文本自治的題材,自由放任的結(jié)果很可能流于無聊或無益。當此時,作者就必須拿出“造物主”的派頭和手段,用外邏輯進行干預(yù),將敘事導向應(yīng)有之境。

      至于你說的“傳奇”色彩,大概是指作品所呈現(xiàn)的日常里的“非常”吧。日常里的非常,是我熱衷于描寫的東西。我追求這樣的寫作: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發(fā)現(xiàn)人性的秘密,在熟視無睹的情景里揭開隱藏的故事,透過庸常而又雜蕪的現(xiàn)實存在尋找并試圖說出某些禁忌的真相和荒謬,賦日常敘事以社會敘事的寬闊和歷史敘事的深沉。也許我做不到,但我會黽勉而行,以至于終。

      任瑜:從我這個讀者的眼光看來,你的小說中故事與人物是并行的、統(tǒng)一的,融合得還是比較和諧的。那么,就你創(chuàng)作的目的而言,人物和故事,哪個是你的“醉翁之意”?或者說,你怎樣看待故事與人物的關(guān)系——到底誰為誰服務(wù)?

      李清源:小說的人物必須通過故事來塑造,脫離故事而言人物,是評審表上的個人鑒定,而非小說。故事也必須通過人物來完成,沒有人物的故事是無法成立的,因此也不可能存在。一個好的小說,必然兼具出彩的人物和優(yōu)秀的故事。平庸的故事塑造不了出彩的人物,模糊的人物也支撐不起優(yōu)秀的故事。此兩者譬如自然之陰陽,互生互用,相輔相成,可以有所側(cè)重,但卻無法割裂。

      任瑜:你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已經(jīng)很清晰地表達出了你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和方式,謝謝你的分享。我還很想知道一當然這也是一個比較“俗”的問題——你在文學上受到過什么影響嗎?人或者作品。你比較喜歡的作家和作品是哪些?

      李清源:批評家們似乎都喜歡問這個問題。這不奇怪,奇怪的是作家們似乎也都喜歡談這個問題,炎炎詹詹洋洋灑灑,一個個聽過去,全是大師們的私淑弟子。作家寫作肯定會受大師影響,不管是文學觀念,還是文學技巧,這是必然,也很正常。但這些影響一定是正向的、適合自己的么?

      說說我自己的經(jīng)歷。我們小時候乏書可讀,能接觸到的文學作品都在語文課本里。語文課本里出現(xiàn)過很多文學家,最牛叉的是魯迅,他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懟東懟西懟天懟地懟遍了古今中外的腐朽圣賢和異己,據(jù)說還都是正確的。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nèi),我推崇魯迅,并認為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是最好的文學。后來讀書多了點,才發(fā)現(xiàn)弄錯了,教材是用來考試的,不是用來長知識的,通過教材來了解文學,就像通過老媽(很可能還是后媽)來了解社會,不能說不正確,但絕對不全面。

      那么什么樣的觀念才是正確的?如何評述文學才算全面?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囿于我們彼時的知識儲備、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僅僅是某一時空截面之下的思想產(chǎn)物,如果我們不斷求知,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半徑,突破既有的意識壁壘,我們的理解也就會與時而變,與勢而異,變之又變,乃至于面目全非,不復故我。

      不可否認,魯迅影響過我,“教材現(xiàn)實主義”也曾經(jīng)是我遵奉的文學道路,但是當我以文學為志業(yè),決意要在文學之路上遠行,卻意識到這種影響未必是我前進的力量,反可能構(gòu)成遠行的障礙。不是所有的閱讀都是有益的,也不是所有的大師都適合自己學習。對于大師,當然應(yīng)該保持充分的敬意,但同時,似乎也應(yīng)該保持一定的警惕。研究是為了借鏡,從更多角度來看清自己,學習是為了拓展,在自我獨立的基礎(chǔ)上追求豐富與多元。過于熱衷談?wù)摯髱煹挠绊懀芸赡軙韵萦诖髱煹挠绊?,被大師籠罩而又樂在其中。

      后一個問題:我喜歡的作家有三個,蘇軾、馬爾克斯、博爾赫斯。我喜歡蘇軾的生活態(tài)度,但學不來;喜歡馬爾克斯的文學腔調(diào),但無意模仿;喜歡博爾赫斯的幽秘表達,但不愿效法?!斎?,也可以說是我資質(zhì)低,想學學不了,索性裝個叉。

      至于喜歡的作品:《樂府詩集》、《百年孤獨》、《哈扎爾辭典》。

      任瑜:我感覺你算是一個比較刻苦的寫作者。在我的觀念中,一個作家,在創(chuàng)作上,除了天賦,積極的(也是辛苦的)準備、積累和深入的思考,都很重要的。從已有的作品看,你在這幾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充分,不管是準備還是思考,在你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xiàn)。那么,你認為一個作家,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最需要學習的能力的是什么?

      李清源:你不是第一個說我刻苦的人,很可能也不是最后一個。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大家產(chǎn)生了這樣的錯覺,不過我很高興: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人,卻被人們夸贊勤奮,是揀了多大的便宜??!——請原諒我沒羞沒臊,并請繼續(xù)保持你的感覺,謝謝!

      人與人殊,作家與作家也不一樣,而文學創(chuàng)作,也有不同的道路和面向。在這些各異其趣的道路與面向上,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能力和優(yōu)長?!裉K軾那樣的全才太少,不具普遍性?!渍J為最重要的能力,在乙看來可能就不那么關(guān)鍵,甚至是種障礙。比如想象力,在大多數(shù)作家看來無比重要,但對于非虛構(gòu)作家,卻無異洪水猛獸,離得越遠越好。

      如果一定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一個作家最重要的能力,應(yīng)該是語言能力:從心所欲、隨物應(yīng)文的文本表達。這是寫作的基礎(chǔ)問題,也是所有作家之成其為作家的先決條件。但別小看這一點,能夠用最恰切的字句,將最幽微的情感、最曲折的邏輯、最復雜的狀態(tài)、最難捉摸的境象從容有致而又別出心裁地描寫出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事實上很多作家雖已成名,卻并不具備這種能力。

      至于作家最需要學習的能力,我個人認為,就是學習的能力吧。

      任瑜:現(xiàn)在你在學習創(chuàng)意寫作,雖然剛開始,你覺得這樣的學習有收獲嗎?有沒有讓你對寫作和文學有了新的認識或感悟?

      李清源:坦白說,我來人民大學讀創(chuàng)意寫作,其實是沖著人大學碩這個學歷。我是個不大喜歡約束的人,這些年一直是自由職業(yè),視打卡上班為畏途。如果一定要工作,我愿望中的職業(yè)之一是大學教師,自由時間比較多,最主要是可以經(jīng)常跟學生交流。大學生是思想最活躍、最有激情的群體,跟他們在一起,有助于延緩衰老。衰老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功能的退化,一種是精神思維的僵死。我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有兩大恐懼,一是老年癡呆,二是老頑固。老而頑固,可以去死,但障論在于,所有老頑固都認為自己是光榮正確的,渾身散發(fā)著太陽一樣的光輝,他們不但不會認為該死的是自己,還會毫不留情地弄死跟自己不一致的人。每思及此,我都有去大學教書的沖動。然而去大學任教需要很高學歷,以我手頭那紙文憑,大概連高中都不要。此時人大創(chuàng)寫班錯愛,愿意給我一個上進的機會,我就開心地來了。不料讀了幾個月后,跟同學各言爾志,才知道碩士文憑還不夠,要去大學混,至少得博士學歷。搞得我很郁悶。

      在人大的學習當然有收獲。對于寫作者來說,任何形式的學習都會有收獲,至于會收獲什么,收獲多大,則是另一回事。我不認為作家是可以通過課室培養(yǎng)的方式量產(chǎn)的。作家的確需要學習,但僅靠學習未必能成為作家。人大有一個非常棒的圖書館,可以讓人快樂地溺死其中。另外通過課堂和一些講座,也可以了解學者、評論者及其他作家對文學的理解和認識,聽聽別人怎么想、怎么說,是很有意思的事。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有益的。

      責任編輯 王小朋

      猜你喜歡
      清源虛構(gòu)邏輯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4:24
      邏輯
      創(chuàng)新的邏輯
      “怡清源”黑茶包裝設(shè)計
      湖南包裝(2020年4期)2020-09-11 07:06:46
      融媒時代,如何正確地“非虛構(gòu)寫作”
      傳媒評論(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虛構(gòu)的猶太民族?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 20:27:40
      THE ALPHA AND OMERA OF GO
      『一根筋』的古清源
      學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0
      治本清源 創(chuàng)新舉措 海門積極化解環(huán)境信訪難題
      琼结县| 敖汉旗| 蒙自县| 通州区| 宁都县| 沈阳市| 张家口市| 德惠市| 霞浦县| 从化市| 澄城县| 广河县| 增城市| 磐安县| 富阳市| 勃利县| 通河县| 元氏县| 黑龙江省| 杭锦旗| 宾川县| 岳阳市| 天台县| 晋城| 金平| 新邵县| 民丰县| 梓潼县| 和龙市| 酉阳| 都江堰市| 寻乌县| 田林县| 沁水县| 遂昌县| 巴塘县| 巴彦县| 灵璧县| 扶绥县| 巴林右旗|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