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耕益
摘要: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在尊重各民族信仰的基礎上,國家法制建設也覆蓋少數民族地區(qū),因此進行法治理念培育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本文以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理念培育為切入點,在少數民族法治理念培育的必要性的基礎上,介紹了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進行法治理念培育的主要內容和具體方法措施,希望以此來加強對我國法治理念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qū)與民族政策結合方面,有準確的認識。
關鍵詞:少數民族;法治理念;必要性;培育方法
法治建設是我國治國基本方略,也是保證各方面有序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活躍時期,法治理念是維護穩(wěn)定秩序的重要保證。我國法制建設中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卻存在滯后性,這也是國家當前日益重視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原因。
一、少數民族法治理念培育的必要性
(一)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階段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思想上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中就包含法治理念,法治理念能夠指引人們依法辦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勇于與不法現象斗爭。只有信仰法律才能貫徹法治精神,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qū),只有從思想上接受法律,在實踐中應用法律,才能在民族發(fā)展各方面形成強有力的保護。
(二)少數民族發(fā)展民族經濟需要法治理念
無論是從世界范圍還是國家范圍,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既要按照法律規(guī)范交易,同時也受到法律保護,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在市場經濟中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因此要從加強法治理念培育,讓參與到市場經濟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法治意識,才能保證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市場經濟穩(wěn)定,才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三)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理念淡薄
我國大多數少數民族都位于邊遠地區(qū),封閉性使人們很少受到現代思潮影響,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學習和認識法律的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民族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思想上缺乏現代法治理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些民族還在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在法律宣傳方面存在著障礙。
二、少數民族法治理念培育的主要內容
(一)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我國在法治理念上經過不斷完善形成了五項基本內容,即依法治國、執(zhí)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但是在黨的領導的前提下,這也是核心。少數民族也是我們社會大家庭的組成部分,貫徹依法治國才能維護其穩(wěn)定,才能保障少數民族地區(qū)民眾受到法律的平等對待與保護,這是社會正義的重要體現。對少數民族進行法治理念培育,必須深刻理解法治理念的內涵。
(二)法治理念與民族政策
我們不但在國家治理上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更為民族地區(qū)制定了特殊的民族政策,包括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有人說宗教信仰與法治理念是相悖的,對此我們應當做好法治理念與民族政策之間的融合性解讀,宗教信仰自由在法治范圍之內,是具有合法性的自由。在培育少數民族法治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內容就是理解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和民眾中起到正確的思想引導作用。
三、少數民族法治理念培育的主要方法
法治理念培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既要有法治理念內容的學習,又要在實踐中貫徹。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培育法治理念更要結合其特殊性,運用綜合方法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培育貫徹法治理念。
(一)引導少數民族民眾對法治理念的認同
法治理念的學習是全體社會成員的事,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要加強理論學習,例如積極參加各種法治培訓,聽講座,還要加強自學,理解法治理念的深刻內涵,同時在具體工作、生活實踐中將法治理念落實在行動上,這樣才能起到對老百姓的引領。作為少數民族地區(qū)民眾應當從政策中了解我國當前法治建設及要求,從思想上認同法治理念并接受,才能貫徹法治精神。
(二)加強法治理念的宣傳和教育
國家在法治建設中一直強調法制教育和法制宣傳,今后要加強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法治理念的宣傳教育,除了新聞、廣播,還要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進行標語宣傳、法治手冊發(fā)放、法律服務等多樣化形式的宣傳,使法律走進少數民族地區(qū)人們的生活,通過法律給老百姓帶來福音才能讓他們真正認同接受法治理念。此外,在少數民族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也要進一步強化法治教育,讓新一代年輕人思想上樹立起法治理念。
(三)樹立實踐中的典型,引導人們樹立法治理念
培育法治理念最終目的是武裝人們的思想,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指引。因此我們進行法治理念培育要緊密結合實踐,不但要用于實踐,更要以實踐來教育人和影響人,這一點無論是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還是其他地區(qū)都適用。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樹立少數民族人物或者事跡典型,一方面要樹立積極貫徹法治的先進典型,找一些遵紀守法,用法的先進人物,宣傳他們的事跡,讓少數民族地區(qū)民眾認識到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引導他們樹立法治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找一些反面典型,向少數民族地區(qū)人們宣傳什么樣的行為是違法的,這樣也能起到教育作用,教育他們不要做非法活動。
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建設水平直接關系整個國家法治的建設與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需要法治保駕護航,少數民族地區(qū)民眾也需要法律為其提供保護傘,因此加強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法治理念培育是新時期法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阮興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引領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社會思潮的有效方法研究[J].法學論叢,2014(11):87-92.
[2]李堂,譚靖萍.少數民族大學生法律信仰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8(5):30-33.
[3]張世超,馬召偉,班學超,張康.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普法宣傳的路徑思考[J].法制博覽,2015(12):34-35.
[4]李昭熠.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宣傳教育初探——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7(07):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