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德林
(1)自我控制能力差,易怒、易沖動。高年級聾生遇到一些小矛盾或不順心的事,易反應過激,更甚者打人或者毀壞物品。
(2)意志力薄弱,易形成盲目驕傲或自卑兩種極端心理。盲目驕傲者,自以為是,我行我素,難以聽從勸告,也拒絕接受他人幫助;自卑者,教師、家人或同學一兩句過重的話,都會導致其自卑自憐,輕者對人不理不睬,重者離?;螂x家出走。
(3)是非分辨能力低下。聾生受聽力限制,無法正確判斷善惡美丑、是非好壞,因此極易受社會不法分子——特別是聾人偷盜、搶劫團伙的引誘,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4)自主學習能力差。部分聾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方法不科學,不善于請教或詢問,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不高。
(5)自私、自閉。部分聾生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或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和他人溝通。
關于聾生心理波動和不健康的表現(xiàn)還有很多,我們特教學校的教師必須處處觀察,時時留意,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妥善處理、解決。
1.重視家庭教育,開展家校合作
家庭是聾生生活的主要環(huán)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其成長。為拓寬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我們有必要積極加強與家長合作,邀請心理教育專家和學校有關教師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讓家長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與學校共同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發(fā)揮學校教育主導作用,大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序、和諧、文明的校園,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對聾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明顯。因此,對于學校可能出現(xiàn)的負面影響,必須加強控制,努力杜絕,從而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促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更大建樹。
(1)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建立和諧校園。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創(chuàng)建優(yōu)美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和豐富多彩、輕松活潑的課外環(huán)境,努力營造校園文明氛圍,使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集體規(guī)范的認同效應、校容校貌的陶冶效應、人際關系的凝聚效應和良好校風的導向效應。
(2)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機構,加強對班主任、任課教師的培訓。讓全校所有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并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聾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建立良好的班集體,融洽班級氣氛。班級是聾生日常生活的大集體,在班集體中他們可以學會如何在大的環(huán)境中生活,如何與人交往,與人處理好關系。想要聾生既學會與人友善合作,又學會合理競爭,關鍵在于融洽的班級氣氛。其中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培養(yǎng)融洽的班級氣氛可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
3.加強學生與社會溝通,幫助其融入社會生活
高年級的聾生即將走向社會,但是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使一些聾生對道德情感和是非感有不正確的理解,特別是受到社會聾人犯罪團伙的引誘,盲目追求物質(zhì)享受,滋長自私自利、好逸惡勞等不良習氣。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對其的教育和引導,關注他們、了解他們,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并適當引導教育,排除他們的煩惱、焦躁情緒,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不安和焦慮,避免他們可能產(chǎn)生的失落情緒,盡量滿足他們生活及學習上的需要,使他們時刻保持舒暢快樂的心情,這樣他們才能健康平等地步入社會。
以上是我在學習和實際工作中的幾點體會,在高年級聾生班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斷探索高年級聾生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通過實踐,我班所有聾生的心理狀況正逐漸走向健康與成熟,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逐步形成。
[1]徐美貞.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04(4):83-86.
[2]趙潤平.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