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煥
課題名稱:《新媒體語境中高效閱讀理念下的中學書香校園建設研究》。課題編號:JCJYC17250911
摘要:隨著"全民閱讀"理念的提出,全國迎來了打造書香校園、構筑悅讀理念的熱潮。讓閱讀走進家家戶戶,讓"閱讀好"的理念直入人心是構建文明社會的必經(jīng)之路。本文就打造書香校園,構筑悅讀理念的必要性和做法做出探討分析。
關鍵詞:全民閱讀;書香校園;悅讀理念;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28-02
繼2014年"全民閱讀"這一詞匯首次橫空出世,到今天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理念,讓書走入各家各戶,使閱讀成為每一個國民的日常生活,已變的勢在必行。閱讀是我國言傳至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古時圣賢均推崇讀書,明代李詡有言:"人可一日無食,但不可一日無書。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著名詩人蘇軾也曾有"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如"的感悟,足以見,讀書、閱讀對人、對社會的作用。本文就打造書香校園,構筑悅讀理念的必要性和做法進行分析探討。
1.打造書香校園,構筑悅讀理念的必要性
隨著21世紀電子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人人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就可以了解世界各種信息,只要簡單按一下Home鍵,微博、Facebook等交流軟件就可迅速更新,人們坐地鐵在刷手機,吃飯在刷手機,甚至于連走路都在刷手機,"低頭族"到處可見。而傳統(tǒng)的紙版書籍卻日漸式微,人們或是嫌棄它的排版不時尚,或是埋怨它的內(nèi)容沒有插圖很無趣,又或是認為閱讀會浪費時間,閱讀逐漸淡出當今快節(jié)奏的網(wǎng)絡生活,細細品味式的深度閱讀更是成為過去生活的一個符號,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餐閱讀"。然而閱讀真的這般落后、無用嗎?在我看來,閱讀的好處并不是手機或其他電子產(chǎn)品可代替的。
1.1 閱讀可以明智。"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記憶力,增強邏輯思維能力。當你沉浸在一本書不可自拔時,你的大腦也隨之在活躍,我們的記憶力和思維會貫穿書中的背景、人物、情節(jié),不斷地閱讀會加強我們的記憶鏈條,提升我們的推理思維。通過閱讀,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增加生命的重量。我們可以從書中領略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體驗各種人物的悲歡離合,感悟生活的種種哲理,汲取先人的才干經(jīng)驗。通過閱讀,可以打磨我們的性格,增加我們的耐心,避免急功近利。通過閱讀,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而且可以增強國家的文化底蘊,使國家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源遠流長。
1.2 閱讀可以減緩壓力。生活往往充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壓力,工作、交際、家庭、煩心瑣事,但當你閱讀到一篇好文章、一個好故事時,所有的壓力就被拋之腦后。一本好書不僅可以做到引人入勝,更是可以調節(jié)心情,教會讀者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閱讀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不被世俗雜事所煩擾,;閱讀可以教會人誠懇面對生活,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阻礙;閱讀還可以開拓思想,為我們創(chuàng)造想象的空間,使思維得到解放,讓生活的空間得到無限延伸,增加生活的愉悅感,為心靈的寄托尋找一片樂土。
2.打造書香校園,構筑悅讀理念的做法
2.1 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效課堂。想要使全民閱讀,首先,國家要給民眾提供可以讀書的公共圖書館、圖書室,使民眾能夠有地可以讀書,尤其是各種基礎設施匱乏的偏遠地區(qū)和農(nóng)村,更要快速有效地建立起能用的圖使館或圖書室,而圖書館的圖書要切實否和民眾的需求,避免形式化、無用化,從而使老百姓的讀書欲望得到真正的滿足。其次,國家應該聯(lián)合各大圖書經(jīng)銷商共同建立讀書熱,書店應該同意民眾在店內(nèi)翻閱圖書,杜絕僅為了銷售就驅趕想要讀書的孩子、大人的現(xiàn)象,避免民眾的閱讀熱情遭到打擊。再有,國家可以效仿國外的社區(qū)式圖書館,以地區(qū)為單位周期性組織民眾進行閱讀交流,增加民眾的閱讀實感,使閱讀真真切切的走進民眾的生活。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開拓思維的地方,課本作為學校傳授知識的基本材料,內(nèi)容單一、枯燥,并不能滿足學生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作為文化培育基地的學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圖書管和圖書室,以實現(xiàn)學生渴求知識的愿望,并將課外圖書與課本教材相結合,將課外材料引入課堂,豐富基本教學的內(nèi)容,使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拓寬學生的知識儲備面,進而構建高效課堂。在建立、豐富 校園圖書館時,不論是小學、中學或是大學,都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的年齡、興趣、專業(yè)等設置相應的圖書館及圖書內(nèi)容。對于正處在智力開發(fā)的小學生,圖書館的圖書應該偏向童話類、插圖類,或是科學小知識類,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積累。而針對中學生的圖書館,應該更加豐富多彩,世界名著、傳統(tǒng)小說、科普雜志等應有盡有。面對文化素質更高、專業(yè)性更強的大學,圖書館的圖書不僅僅要能滿足于學生的基本知識查詢,包含各科各類的專業(yè)書本,更要致力于世界先進文化知識的更新?lián)Q代,使大學生在校園里也能領略世界前沿文化的風采。
2.2 積極創(chuàng)辦各種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想要使全民閱讀,光是建設足夠多的圖書館是不夠的,還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和鼓勵。首先,國家可以設立圖書節(jié),圖書節(jié)當天采取全天或半天休假制度。各機構可以在當天組織集體圖書閱覽活動,或是圖書館參觀活動,公共圖書館、書店、各大圖書經(jīng)銷商也可以在當天開辦圖書優(yōu)惠活動,使民眾切身體會到國家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調動民眾的閱讀熱情。其次,國家可以通過拍攝優(yōu)秀閱讀者的紀錄片,加大公共宣傳力度。通過對政府領導、社會精英、學霸等的采訪,將閱讀的好處更加直接、更加全面的表現(xiàn)出來,從而吸引各階層民眾的注意力,使民眾更直觀的了解閱讀的重要性。
在各大院校更應該通過多次數(shù)舉辦,多類型舉辦,多方位舉辦來加大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校間可以舉辦類似"最強大腦"等的知識競賽聯(lián)誼:一是通過賽事制度激勵學生多學習、多閱讀;二是通過學校間的交流增加學生的溝通,從而促進良好閱讀風氣的形成。學校還可以設立話劇表演班、故事班、讀后感交流小組等興趣班,使學生切實參與到閱讀中來,多形式、多角度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從多姿多彩的課外小活動中領略閱讀的快樂,真正喜歡上閱讀。
2.3 加強學先賢教育活動。想要全民閱讀,不光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提高民眾的閱讀熱情,更要加強民眾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感。通過鼓勵全社會、全民族學習先賢,使民眾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閱讀歷史,深刻的體會到閱讀的益處和重要性,樹立"愛祖國、愛閱讀"的理念,通過閱讀承擔起傳承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責任。
在學校里,首先,開設學習先賢的文化歷史課程。通過對歷史文化的了解,使"閱讀好"的觀念深深植入學生的心里,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閱讀的益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可以通過設立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詩詞名句的標語,使閱讀走進校園,增加校園的閱讀氛圍。其次,老師要努力加大閱讀力度,提高自身閱讀能力。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只有老師也喜愛閱讀,學生才能更好、更快的了解到閱讀在當今社會仍然很重要,從而有意識的閱讀。如果老師都無視閱讀的好處,不愛閱讀,只是口號化的宣傳,那么作為成長期的學生,就會產(chǎn)生"閱不閱讀對自身并沒有多大影響"的想法,從而不愛閱讀、輕視閱讀。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儲備人才,閱讀的盛行與否與他們有著密切關系,如果閱讀的觀念無法真正植入他們的內(nèi)心,那么創(chuàng)造愛閱讀的文明社會就是一句空談。
3.小結
書,是我們獲得知識的眼睛;書,是我們開拓思想、提升眼界的田園;書,是我們通往世界的橋梁;書,更是我們文化與愛交流的平臺。在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物質的充盈,相對的是精神的極具匱乏。只有不斷從書的海洋中汲取知識,開拓眼界、提升思想,才能豐富空寂的心靈,滿足日漸高漲的精神文明需求。只有構筑正確的閱讀理念,使閱讀觀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做到經(jīng)濟與文化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嚴水泉;讀書厚度成就人生高度[J];前進;2014年09期
[2] 賀夢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 朱彩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旬;2016年10期
[4] 唐繼紅;學校圖書館是打造書香校園的核心陣[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