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24-01
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首位,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我覺得"育人為本"與"以人為本"不完全等同。"育人為本"強調的是把人的個性發(fā)展和個人需要與我們社會主義學校的力學指導思想結合起來。"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從人的個性發(fā)展出發(fā),從個性需要出發(fā)。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大談特談"育人為本"?,F(xiàn)我就塑造健康的人格,抓"以人為本"此方面談談淺見:
俄羅斯有句諺語:"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有懷著這樣的信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教育人的崗位上,滿腔熱忱地向每一位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心。以人為本,才能塑造健康人格的學生。
素質教育是為實現(xiàn)教育方針規(guī)定的目標,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而人格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成為當代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健康的人格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礎,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格教育需要放在首位,既要讓學生的性格、氣質達到健康標準,同時還要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1.更新觀念,塑造"調皮鬼"的健康人格
"調皮生",不僅科任老師經(jīng)常"告狀",就連家長也時常拳打腳踢棍棒相加,老師的批評對他們來說已不當回事。面對眼前的困難,我們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小學教師,身為學生進步成長,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引路人,如果拋開傳統(tǒng)觀念的羈絆預束縛,以一種全新目光審視自己的教育對象,那么你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一批"巨人"。對此,強烈的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師德和無私的愛心不允許我們對這些"調皮鬼"、"難看的學生"存半點嫌棄與厭惡。要使"調皮鬼"重塑自我培養(yǎng)其健康的人格,使其健康地成長。我們知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多做思想工作,抓住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從其個性所需,多給與關愛、時間、機會、耐心傾談,給他們講述名人成才的故事,講清違紀、厭學的危害。動員全體同學對他們關心,做好朋友,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使他們覺得老師、同學們對他們倍加關愛,從而在心理上找回平衡,為鼓勵他們學習注入強有力的催化劑,促健康人格日漸趨向成熟。
有得之師,心為人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謙遜、公平,塑造"優(yōu)秀生"的健康人格
科學巨子愛因斯坦說過:"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而實際中,有什么競賽或活動,都是優(yōu)等生的事;又如,傳統(tǒng)上一般為(好學生才能當干部),(乖孩子才能當班長)的觀念。那些優(yōu)秀生總是坐在中間"黃金地段。"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怕"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樣,優(yōu)秀生覺得擁有優(yōu)勢,時時處處無人不愛,無人不夸,眾星捧月。造成優(yōu)秀生優(yōu)秀感過重,具有輕視、高傲、唯我獨尊的性格,甚至偏愛過深、權力過大,而使優(yōu)秀生行為霸道。因此,在教書育人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注意培養(yǎng)班干部的良好工作能力的同時,體現(xiàn)嚴格執(zhí)法、平等對待。性格、氣質、能力以及風度、作派、語言……形成一個教師的獨特個性。他又去影響教學,啟示學生,進而構建學生人格。教師要努力做到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情動情,以行導行,建立優(yōu)良的師德境界以塑造優(yōu)秀生的健康人格。
3.注重特殊素質,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正在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具有求知、求進、求新、求美、求實、求樂的好奇、好問、好動、好勝等思想、心理和性格特點。為了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欲望,為他們釋疑解難,導向引路,從而建立教師威信,每位教師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多色彩形象,除了必須具備上述的基本素質之外,還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就有個方面的特殊素質。
學而不厭。不斷增長見識,擴大視野,盡力做到"一專多能",角取篩選和處理信息的主權,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一位是可信賴,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長者。懂一些音樂、美術的常識和美學的基本原理。學會通過藝術的熏陶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讓青春與美相伴同行。
有一些體育知識和技能。爭取能在同學同活動,同娛樂,同欣賞體育比賽和表演中密切師生關系,寓教于樂。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為學生作業(yè)禮貌待人,寬厚容人,樂于助人,與人為善的表率。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都要做到真誠相處,榮辱與共,切磋砥礪,休戚相關,讓生活充滿熱情、有愛、和諧、溫馨?!?/p>
人格,具在可變異性。
人格的形成,是一個漸變到突變的過程。
人貴有自知之明。
染蒼則蒼,染黃則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為人師表者,要特別注意人格的自我規(guī)范。
作者簡介:
劉君妹,女,大專學歷,小學高級職稱,營口南樓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南樓小學政教處主任,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