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研究的視域內,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當代問題仍然是以一個什么樣的理論形式對具體文學藝術予以觀照和讀解,并以此展現出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與理論生產的有效性問題。這個問題既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的歷史有關,同時又是當代研究的理論責任。在當代語境下,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西方文論、中國傳統(tǒng)文論、中國現當代文論等多重理論話語交匯融合,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如何在自身的理論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與當代語境中,在充分吸收這些理論資源的基礎上展現把握現實問題的能力與品格,是需要做進一步的學理探究的。在此背景上,我們認為,把握當代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探究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當代問題及其基本理論表現形式,梳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當代化”的研究論域、基本問題及其相關理論發(fā)展過程。隨著時代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發(fā)展遭遇新的問題,當前文藝實踐中涌現的諸多新事物、新現象,急需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層面予以廓清與闡釋。其次,需要從理論上說明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當代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所包含的理論問題在哪些方面對當代發(fā)展有啟發(fā)?哪些方面又是當代理論闡釋的新的拓展?在學理上闡明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在當代的理論問題。再次,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在中國化當代化過程中,如何處理、吸收與整合20世紀以來的中國本土文學理論資源?如何恰當評價其間產生的諸多理論成果?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當代理論衍生拓展的關系?在理論形態(tài)建構上應注意什么?第四,在當代語境中,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當代西方文化思潮產生了復雜的理論對話,這些理論對話表現在哪些方面?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問題的提出與當代理論發(fā)展有哪些積極影響,又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批判的內容。第五,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如何激活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當代性問題?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哪些成分具備活性因素,激活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文化與邏輯依據是什么?第六,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過程中,在理論的層面上,如何處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關系,建構中國化當代化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必須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和方法?
加強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發(fā)展的問題癥候與理論歸因研究。在當代語境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遭遇各種挑戰(zhàn)與危機,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研究有弱化的趨勢,對現實的批判性、實踐性仍然有待加強。馬克思主義文論無論“解釋世界”還是“改變世界”,都必須緊密結合生活現實與文藝現實,需要在緊密結合現實文化經驗的過程中增強理論的邏輯解釋效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學術史的角度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研究,在學術研究理路及方法上也需要進一步調整,需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細讀分析和學理探討,特別需要吸收新文學運動以降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加強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分析,在此背景上,首先提出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當代發(fā)展的問題癥候及其學理歸因研究,目的是查擺問題,尋找思想根源,為解決相關理論問題提供闡釋基礎。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發(fā)展的再生節(jié)點與邏輯機制的研究。討論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如何回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典文本,如何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本的基礎上,析離出文藝思想發(fā)展研究的再生節(jié)點,尋找能夠促進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有效解釋當代文藝現象的理論因素,并運用哲學解釋學“視野融合”的方法,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哪些概念、范疇、命題在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哪些理論觀念還能成為新的理論生長點?哪些理論觀念還能衍生出新的理論問題和命題?哪些思想、方法對當下中國的文藝研究還有啟示和借鑒作用?并從理論上揭示其理論發(fā)展的邏輯機制。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建構的哲學原則與理論視域研究。面對西方現代、后現代文藝思潮和觀念的沖擊,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研究如何秉持“理論自信”,在正視、接受這一事實的同時,如何與時俱進、兼收并包,以馬克思主義“美學觀點與史學觀點相統(tǒng)一”的哲學方法論原則,展現理論建構的基本路徑與效力。在理論視域的層面上,區(qū)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理論、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西方現代派、后現代派理論之間的學術分野,同時注意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在價值與旨趣方面的根本性差異,就二者關注的問題、對象及形態(tài)建構的邏輯起點、話語體系的差異做出論證與辨析。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建構的理論路徑與學理資源的探討。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不能是一個空疏的理念,研究者要把它落在實處,必須多方整合理論資源,尤其是不能忽視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的學理資源,需要深入系統(tǒng)地探討對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產生過重要影響的理論概念、范疇、命題,辨其學理,析其內涵,深度消化,融會貫通,從中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觀點。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發(fā)展與理論建構的中國經驗。在20世紀以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的歷程中,以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為主導,尋找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研究的基本問題域,并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中國文藝實踐之間的動態(tài)關聯(lián)中,觀察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的邏輯結構,從而概括、提升、描述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發(fā)展的中國模式。重點研究在當代多重語境疊合的理論背景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構的中國經驗,并對“中國經驗”的思想內涵、理論形式及其表現方式做出嚴肅完善的理論說明,充分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的基本問題、理論范式及其主要趨向,呼應中國問題,并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與文學批評范式問題作出理論建構層面的思考。
我們認為,討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當代問題可以圍繞“經典選擇”“中國語境”“當下經驗”三條線索展開分析論證。沿著“經典選擇”這條路線,在掌握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基礎上,梳理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相關論述,辯證分析其當代發(fā)展的理論線索、歷史意義及啟發(fā),剖析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當代問題產生的學理邏輯及其理論走向。沿著“中國語境”這條線索,從文化層面考察中國學者在研究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時的政治、文化、學術諸方面的主體動機,展示外來思想與本土文化之間深層的思想關聯(lián),辨析本土語境對研究主體進行理論選擇時的思想限制,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過程中的歷史性、階段性、對象性特征,總結概括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研究的學術特點、思想意義與理論價值。沿著“當下經驗”這條線索,立足時代語境和現實文藝發(fā)展狀況,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的當代問題的現實基礎、理論前提、研究價值。結合中國經驗研究,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從多個側面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當代問題的實質、特點、表征、形態(tài)、流派及影響等,扎實推進其理論研究,為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中國化當代化提供理論支撐與經驗。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最突出的品格在于其實踐性和批判性,其理論觀點來自實踐,又服務、指導文學實踐活動,對現實文學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文學事件進行辯證剖析。隨著時間發(fā)展和語境變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有可能不能有效解答文藝實踐提出的新問題,面臨“失語”:同時,現實文藝發(fā)展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也需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做出全新解釋,以展示其作為文學研究“總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意義及其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面臨來自當下文藝實踐的挑戰(zhàn),急需回答文藝發(fā)展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有幾個層面的問題值得考慮,1.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當代文學語言問題。語言學是20世紀的“顯學”,語言學轉向已影響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也多受語言學發(fā)展影響,對文學語言特質、文本形態(tài)、表現技巧以及文本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做出全新闡釋。重點探究文學與形式的復雜關系及對文學活動的全方位影響。2.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新媒體文藝。高科技迅猛發(fā)展,促進了新媒體藝術繁榮。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必須關注這一新生事物。重點研究媒介技術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科技與文藝關系、媒介與審美、網絡文藝等問題。3.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文藝消費。在后工業(yè)消費社會中,文藝活動具有了商業(yè)活動特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需要回應現實挑戰(zhàn)。重點探究消費語境中文藝消費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大眾審美文化的雙重功能、日常生活審美化等問題。4.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文化政治。文化政治又稱話語政治、微觀政治,是政治權力因素悄然滲透于日常生活的一種新型形式,是文化權力干預生活的一種表征形式,它已內化為人的日常行為和情感結構,影響其對社會生活的認同與理解。具有現實人文關懷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應對上述問題做出新的闡釋。重點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性別批評、亞文化批評、資本與文化資本等問題。5.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生態(tài)文藝。生態(tài)危機已成為當前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保護人類家園、建設生態(tài)文明已成為全世界人們的共識。當前文藝活動對此多有涉及,已開展相關問題探討。重點思考生態(tài)美學、生態(tài)文藝學構建的理論基礎、特質、形態(tài)及其價值等問題。6.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視覺文化。當前文藝的視覺轉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已然滲透在文藝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在愈演愈烈的影視改編、真人秀表演及文學敘事的空間轉向中更有突出表現。重點探究語圖互文的理論基礎、異同及其在文藝實踐中的復雜表現等問題。7.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思想與全球化。全球化與本土化、世界性與民族性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地緣政治背景中愈發(fā)值得關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藝理論對“世界文學”也多有提及。當前在構建人類共同體和建設絲路經濟帶的大格局中一定重視這一問題。重點探究審美人類學理論以及民族想象與認同、身份認同等問題。
作者簡介:張清民,河南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外文論與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