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峰
債務從天而降
2017年年末,家住江蘇省阜寧縣的柳萍,終于盼來了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她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 “我不再是老賴了?!?事情還得從幾年前講起:2013年8月8日下午,柳萍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她的13萬元銀行存款被法院強制扣劃。柳萍急忙向銀行洵問后方知,原來鼎銘幕墻公司(以下簡稱幕墻公司)欠南京市天和公司30萬元債務,由于柳萍是幕墻公司法定代表人,法院依法對其采取強制執(zhí)行措施。
“我真是冤枉?。 绷荚陔娫捓锵蚍ㄔ簣?zhí)行人員哭訴,稱自己并不是被執(zhí)行公司的老板。
事情發(fā)生后,柳萍思來想去,突然想起自己三年前無辜卷入的一樁官司。2010年,柳萍接到了天和公司起訴幕墻公司的法院傳票,法院告知她作為幕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應準時出庭應訴。
開庭時,天和公司向法庭提交了幕墻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資料顯示幕墻公司于2006年6月21日成立,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和發(fā)起人為姜小峰、柳萍,柳萍為公司法定代表人。2008年8月1 8日,經工商部門核準,幕墻公司進行了變更登記,公司實收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0萬元,變更為210萬元,變更后的股東仍為姜小峰、柳萍,其中姜小峰持股比例為90%、柳萍持股比例為10%。在幕墻公司公示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事項、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公司章程等材料中,均公示有“柳萍”的簽名。
柳萍認為自己做的事自己最清楚,沒有必要聘請律師。法庭上,她自行辯護: “我根本不是幕墻公司的老板,也從來沒有在該公司工商登記申請材料上簽過字。”但是,她卻沒有向法院申請對簽名的真實性進行司法鑒定。
由于柳萍的主張證據不足,2011年9月23日,南京市雨花臺區(qū)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幕墻公司返還天和公司工程款并賠償損失計30余萬元。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幕墻公司未履行判決義務,天和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2012年5月,因柳萍對法院通知其參加執(zhí)行聽汪置若罔聞,法院依法認定幕墻公司股東姜小峰、柳萍抽逃注冊資金,依法下達追加被執(zhí)行主體的民事裁定書,姜小峰、柳萍成為被執(zhí)行人,在抽逃注冊資金范圍內承擔責任,裁定書由法院執(zhí)行局郵寄送達給了柳萍。柳萍收到民事裁定書后,仍然無動于衷。
其實,在天和官司起訴時,柳萍看到幕墻公司姜小峰和自己是股東,就猜到她陷入官司與出借身份汪有關。2005年,柳萍在南京市一家駕校做出納,認識了做汽車銷售工作的姜小峰,其時柳萍是駕校的聘用人員,多個朋友多條路,對姜小峰主動套近乎,也以禮相待,但兩人并無深交。2006年下半年,柳萍考取了會計從業(yè)資格證,姜小峰在表示祝賀之際,稱有個朋友的公司需要找代賬會計,要驗看一下柳萍的居民身份證,柳萍因急于攬活兒,就將證件直接交給了姜小峰。
無證據再輸官司
姜小峰還給柳萍身份汪后,再沒有出現(xiàn)過,柳萍的麻煩卻接踵而至。此時的柳萍恍然大悟,原來姜小峰介紹工作是假,讓她做掛名老板是真。為了撇清與這家公司的關系,柳萍根據工商登記資料上的地址找到幕墻公司。然而,此時的幕墻公司早已人去樓空。此后,柳萍四處尋找姜小峰的下落,打算讓他出面還原真相??墒?,自十年前姜小峰從柳萍眼前消失后,兩人再無聯(lián)系。根據對方身份證上的住址尋找,鄰居告知該住址的房屋已經易主。
2016年3月,柳萍上了法院的失信執(zhí)行人名單,進入江蘇省個人信用社會征信系統(tǒng)。因存在不良信用記錄,柳萍申請住房貸款屢屢被銀行拒絕。為挽回名譽,柳萍向雨花臺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幕墻公司、姜小峰侵犯其姓名權。
庭審期間,幕墻公司、姜小峰均未到庭。柳萍訴稱其自2008年3月5日起至今,始終在阜寧縣工作生活,不可能來南京經營公司。為此,她向法院提交了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所在社區(qū)及勞動社會保障局汪明等證明文件,用于汪明其訴稱屬實。
法院審理認為,幕墻公司是兩個自然人股東依照規(guī)定注冊登記成立的法人公司,工商登記管理部門在審核登記過程中,僅對申請登記注冊資料進行形式審查,符合規(guī)定的即核準登記并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且對外公示,幕墻公司自登記沒立之初,其對外公示的股東之一及法定代表人即為柳萍,并非幕墻公司在成立后非法使用柳萍姓名,即便他人冒用柳萍姓名進行注冊登記,幕墻公司也不構成侵犯柳萍的姓名權,故柳萍主張幕墻公司侵犯其姓名權無證據支撐。柳萍提交的證據是證明其長期在外地工作生活,不可能在南京經營公司,即便柳萍訴稱屬實,也不必然排除其為幕墻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法律也不禁止公司股東或法定代表人將公司委托他人經營管理的情形。現(xiàn)工商登記材料中的“柳萍”簽名不知何人書寫,僅憑柳萍單方訴稱并不能形成證據鏈,即便柳萍}斥稱屬實,也不具備唯一性和排他性,故柳萍主張幕墻公司和姜小峰侵犯其姓名權,證據不足。
2016年12月初,雨花臺區(qū)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因柳萍的主張無證據支撐,駁回其訴訟請求。
收集證據 提起上訴
柳萍對一審判決不服,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經過反思,柳萍吸取了此前敗訴的教訓,來到姜小峰原居住的南京市建鄴區(qū)多次查訪。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幾經周折的柳萍終于從姜小峰的一位發(fā)小兒那里,獲取了姜小峰的聯(lián)系方式。隨后,在柳萍的沒計下,于2017年5月10日、6月9日,兩次與姜小峰通話并錄音。在通話中姜小峰承認,當初由于自己名下有另一家公司許久沒有年檢,再次注冊公司無法以自己的名字做法定代表人,故心生一計,決定冒用柳萍的身份信息,辦理幕墻公司工商登記及增資手續(xù),將柳萍列為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事實。 “我現(xiàn)在負債累累,不便露面?!蓖ㄔ捴校》暹B聲道歉。
上訴期間,經柳萍申請,法院委托南京東南司法鑒定中心對工商登記注冊材料中簽名的真實性進行鑒定。2017年8月11日,鑒定結論為:傾向認定2006年6月10日《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上申請人蓋章或簽字處、 《公司章程》上股東簽字(蓋章)處、 《首次股東會決議》上股東簽字(蓋章)處、2008年8月12日《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上申請人蓋章或簽字處、 《公司章程》上法定代表人簽字處、《公司股東會決議》上到會股東(法人)蓋章、 (自然人)簽字處簽名字跡“柳萍”均不是其本人所寫。
法院二審開庭前,根據柳萍提供的號碼,主審法官與姜小峰通過電話聯(lián)系。姜小峰陳述自己十幾年前在駕校認識了柳萍,曾借用柳萍的身份證,但聲稱自己的股東身份也是被掛名的,因為當年他和柳萍的身份證復印件都丟失了,對設立幕墻公司及增資的相關事宜均不知情。另外,他表示自己長期在外打工,不在南京,無法參加庭審。
親愛的讀者:柳萍因出借自己的身份證,稀里糊涂成了一家公司的掛名老板。在天和公司提出訴訟和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過程中,卻堅持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消極面對。之后,她提出姓名權訴訟,又拿不出過硬的證據,因舉證失利而再次敗訴,提出上訴后,柳萍的敗局能夠扳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