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珊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論檔次,喝茶的最高檔非貢茶莫屬。
據(jù)披露,云南臨滄市委原書記李小平的一審判決書里,其行賄一項,即有2011年至2013的3年中,給云南省原省委書記、全國人大環(huán)資委副主任白恩培送貢茶5噸,4噸普洱茶、1噸臨滄茶,總價值超過60萬元。
李小平送貢茶的手筆真大!一送達5噸、即1萬斤,足夠開茶行了;且4噸普洱茶出自“無量山古樹茶”,1噸臨滄茶產(chǎn)于“雙江古樹茶”,均為特優(yōu)貢茶。尤為惱人的是,購買貢茶的60萬元,不用李小平掏一毛錢,全由當?shù)卣浴敖哟M”名義報銷。公款買單行賄,“人情”盡歸李小平。這無本生意,做得妙。
據(jù)說,白恩培對喝貢茶情有獨鐘。可我仍有不解處。第一,5噸茶咋喝,即按3年計,平均每天要喝9斤多貢茶,豈不把腸胃撐破?第二,按購買價算,一天喝茶的消費1600多元,豈不是太奢華?第三,這么多來路不正的貢茶,他咋就心安理得地收下?或許在他眼里,名煙、好酒、貢茶之類,都是“人情往來”的小禮品,根本不算什么腐敗!
貪腐之官的心理,非小老百姓所能揣度。但白恩培受貢的胃口,確叫人目瞪口呆。不說別的,光幾噸茶葉的儲存,那得要多大的房間?難怪“大老虎”都要住獨棟別墅。他家收的禮品,就要幾間倉庫來存放呀!貢品之多,豈區(qū)區(qū)一茶哉!倒臺巨貪搜刮地皮,金銀財寶之多,不都要用大卡車來裝么?
《周禮》有“賦貢”之說,唐代經(jīng)學家陸德明解釋說:“賦,上之所求于下;貢,下之所納于上?!倍Y品之一的貢茶,其實就是下級討好、爭寵上級的物質(zhì)載體。貢得越好越多,上級越喜歡,下級升官發(fā)達的機會就越大。貢茶的上下兩頭,即結(jié)成一條權錢交易的利益鏈。老話說,喝了誰家的茶便是誰家的人嘛。生活小事的喝茶,在貪腐官員那里漸漸演變?yōu)樾匈V受賄的黑色渠道。反腐“零容忍”,不可放過貢茶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