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理
從三十歲開始,我們會逐漸感覺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大不如從前,到了六七十歲,這種不適感會達到頂峰,很多以前能輕易做到的日常小事對于現(xiàn)在的自己而言變得吃力。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身體變弱了,內心強大了
71歲的王先生年輕的時候應酬過度,身體不佳,年老之后特別注重養(yǎng)生,尤其是在鍛煉身體這方面。比如,家住13樓的王先生通常走樓梯上下樓,每天還會去附近的山里打礦泉水飲用。比起身邊的許多同齡人,王先生的狀態(tài)明顯好一些。這給了他信心,他希望自己的良好狀態(tài)能繼續(xù)保持。
由于年紀真的不小了,從前王先生能輕易做到的一些事情現(xiàn)在做起來多少有點兒吃力。就說去山里打水這事兒,王先生把容積為20升的瓶子換成了10升,再換成了5升,后來干脆啥都不帶,只當是去山里走一圈,散散心。
身體退化是種自然現(xiàn)象,但很多人太忌諱這件事,一直不愿接受。這種心態(tài)往往引起副作用,導致身體退化的進程加快,造成了得不償失的結果。隨著身體各項功能的退化,我們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但是也無需沮喪,有些事做不到是正常的。我們不必擔憂,只需放寬心態(tài),該干嗎干嗎就可以了。
另外,有些人出現(xiàn)身體機能退化后,羞于向他人求助。其實無論是向家人,還是向外人,我們都應該直面自己身體上或心理上的需要,在必要時尋求幫助。這不僅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還會在心理上打消我們的顧慮,從而更積極地生活。
被動接受變化,主動擁抱生活
35~44歲:難以抵抗地心引力,身材開始走樣
兩人獨處時,老公隨口對范女士說:“你這臀部沒有以前緊致了?!钡诙煲辉纾杜咳阒驹阽R子前仔細觀察自己。雖然結婚這十幾年來,她刻意保持身材,使體重不增不減,但是有些地方總隱隱約約不太對勁—— 大腿粗了些,手臂下方有些松弛,腹部堆積了一層脂肪,胸部輕微下垂,背部的線條快要消失了,脖子處的頸紋已經出現(xiàn),臉部肌肉明顯下垂。
人過了30歲之后,肌肉的衰竭速度大于生長速度,40歲之后,肌肉開始以每年0.5%~2%的速度減少,所以即使體重保持不變,但因為肌肉被容積更大的水和脂肪代替,人看上去會更壯,身材便走樣了。肌肉的增長主要靠長期鍛煉積累,我們每周至少要進行3~4次散步、慢跑、游泳等肌肉活動量大且容易堅持的體育鍛煉。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多做力量訓練,比如俯臥撐、平板支撐、引體向上等。
人的皮膚會從25歲開始退化,但最初的跡象可能要到35歲左右才出現(xiàn)。導致皮膚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氧化反應對皮膚的損害,所以防曬、防光老化是第一步;二是人體生成膠原蛋白的速度減緩,為此我們可以采用外敷與內服相結合的方法—— 外涂含有水溶性膠原蛋白成分的護膚品,內服膠原蛋白膠囊和飲品。
45~59歲:眼睛出現(xiàn)老花,身體使不上勁
“我現(xiàn)在特別能體會韓愈‘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的滄桑感?!本庉媱⑾壬メt(yī)院時焦慮地說,“我是不是緊接著就要白發(fā)蒼蒼,齒牙動搖了?我才滿47歲,應該還不算老年人吧?”醫(yī)生檢查之后說,劉先生出現(xiàn)了輕微的老花眼。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劉先生配了一副老花鏡,才稍微緩解閱讀吃力和眼睛容易疲勞的問題。雖然眼睛機能退化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保健方法來延緩這一進程。比如,不要長時間、近距離地看電腦和手機,多做眼保健操,多遠眺,看書或看電腦時端正坐姿,天氣晴朗時閉目對日等。在飲食方面,可以多攝取各色蔬果,如富含葉黃素的胡蘿卜。
在平時的生活中,對于身體,尤其是關節(jié)、骨頭方面的不適,我們應該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同時要避免久站和久坐,不要勉強自己提重物,搞鍛煉時也要注意少做損害膝關節(jié)的動作。另外,有空的時候可以背靠墻壁,足與肩部同寬,緩緩下蹲,不需要過低,以免變成蹲馬步。每次做3~5分鐘,休息30秒之后再來一次,鍛煉時長可逐漸增加。
60歲+:體味越來越重,健忘程度加深
過年的時候,李爺爺遭遇了一件尷尬的事情。一家人齊聚一堂,李爺爺想多和孫子互動,沒想到孫子很排斥,無意中說了句“爺爺嘴巴很臭,不要親親”。家里人訓斥孫子不禮貌,李爺爺心里卻始終不是滋味。李爺爺深知自己年紀不小了,但身體上的變化實在太令人難堪,不僅口臭,放屁味道大,還經常便秘。
說起衰老,恐怕很少有人會把它與腸道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腸道是人體最忙碌的器官。55歲之后,隨著腸道功能退化,腸內的友好細菌數量大幅度減少,腸道蠕動減慢,老年人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便秘。
我們在運動時,也可以專門給腸道做做運動,比如常做俯臥撐、按摩腹部、用腹式呼吸等。在這里,簡單介紹兩個具體的鍛煉方法:1.食指對應大腸經,把手心朝下,手臂自然伸直,另一只手握拳沿著食指靠大拇指的那一側,從指尖開始敲打到三角肌位置;2.每晚睡覺前,手握空拳,輕捶腰部兩側,堅持300下。
家人多關懷,身體更無恙
公公去世后,吳欣一家和婆婆同住了好幾年,三代同堂,相處得很和睦。最近幾個月來,吳欣發(fā)現(xiàn)婆婆比從前更勤快了,無論天冷還是天熱,她每天都要換洗衣服,且每次洗澡之后都要在浴室里忙活半天。吳欣開玩笑地問過婆婆原因,婆婆總是避而不答,吳欣便不好再問。經過仔細觀察,吳欣發(fā)現(xiàn)了原因:婆婆的尿液的味道比從前濃烈了些,而且她夜間上廁所的次數由從前的一次變成了三四次。
吳欣偷偷在網上查了些資料,又問了幾個醫(yī)生朋友,初步判斷婆婆的身體并無大礙,只是由于年紀大了,她的膀胱機能退化,控制能力下降。體諒到婆婆的處境,吳欣和丈夫商量之后,找了個理由在婆婆的房間裝了個簡易的衛(wèi)生間,方便她起夜。婆婆嘴上沒說,但是吳欣能感覺到她心情好了不少。
老年人往往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身體的變化,但是因為羞于啟齒、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等原因,可能不會及時向家人求助,這無形中也給了他們更大的壓力,導致身體狀態(tài)更不佳。若是條件允許,家中擺設應該從簡,地面應干凈、防滑,盡量避免老人摔倒、絆倒或碰傷。另外,我們要多多關心他們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或不適,為他們幸福的晚年生活提供遮風擋雨的舒適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