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寒
周末,家里極安靜。先生去辦公室加班了,女兒在自己的房間里看書,我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案前抄書。這是我近幾年才喜歡上的事。我隨身攜帶著一本藍色的軟皮日記本,手機上臨時讀到的精彩的詞、句、段落以及古典名著中的佳詞妙句都是我摘記的對象。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相處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薄缎〈坝挠洝肥钦砼蠒?,我在睡前邊讀邊記,感覺一天過得如此富足。
“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臺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籬落飄香……”我迷醉在曹雪芹筆下的秋意中,一筆一畫,像小學(xué)生臨帖,落筆抬筆,起承轉(zhuǎn)合,不敢有半絲馬虎。
幾年來,這樣的筆記摘抄已有厚厚的幾本。
有一次,女兒在我的書桌前翻看那些筆記時,忍不住調(diào)侃:“哎喲,老媽這把年紀竟然開始學(xué)摘抄!”摘抄,對于她這個才從考場上走下來的高中生來說太熟悉了。曾經(jīng)她用一摞摞摘抄本去攻克作文難關(guān),卻不解人到中年的媽媽為何也這樣認真。
她哪里懂得,那些摘抄,除了可為寫作積累素材,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使命—— 一筆一畫的抄寫讓我拋開周遭的喧囂,瞬間進入到一個靜謐安詳?shù)氖澜缋?。方方正正的方塊字,經(jīng)巧手匠心組合到一起,便有了神奇的力量。墨在潔白的紙上開花,在起筆落筆之間,我感受到山花含笑,明月皎皎。
那種美妙的感覺,難以言說。
人到中年,多少曾經(jīng)的詩情畫意都在忙碌中被消融掉了,最終裸露出一個人被世俗打磨得粗糙不堪的心靈。
不時清理內(nèi)心,清醒篤定地前行,于忙碌和瑣碎里尋求心靈的寧靜,是我對抗生活“風(fēng)沙”的一襲華衣。無論每天多忙多累,我都要找一個靜謐的時刻讓自己獨處,一邊抄書,一邊聽幾首古琴曲。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身心澄澈如水,皎潔如月;下一刻,我便如滿血復(fù)活的斗士,能步履輕盈地重返生活的戰(zhàn)場……
(摘自《婦女》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