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慶澤
[摘要]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上多數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是感染性疾病診斷的注意依據。但是目前很多醫(yī)院在微生物檢驗方面還存在很多質量問題,導致微生物檢驗的結果存在較大的差錯,從而導致誤診和漏診的發(fā)生。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微生物檢驗的質量管理,提高微生物檢驗的質量。基于此,該文對微生物檢驗的質量管理進行研究,簡單分析目前微生物檢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旨在提高微生物檢驗的質量。
[關鍵詞] 微生物檢驗;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4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2(c)-0134-02
微生物檢驗的分析結果可以直接為醫(yī)生提供疾病診斷的依據,同時還可以指導使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但是隨著新的耐藥菌株的出現,感染病不斷增加,對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 微生物檢驗存在的質量問題
臨床微生物學是一門新型的醫(yī)學性學科,主要的作用就是為臨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提供科學的依據,但是由于我國在微生物學方面的發(fā)展時間比較短,很多資料相對比較缺乏,再加上部分檢驗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缺乏高精尖微生物檢驗人才,導致微生物檢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容易出現多種問題,如標本采集不科學、文書編寫不合理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檢驗分析結果出現差錯,從而無法為臨床醫(yī)生提供科學的診治依據,易造成誤診、誤治等情況發(fā)生,產生醫(yī)療糾紛,影響醫(yī)院的聲譽和社會形象。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微生物檢驗的質量管理,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2]。
2 做好微生物檢驗質量管理的對策
2.1 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認真編寫管理文件,加強計量認證工作,規(guī)范計量質量管理
醫(yī)院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來對實驗室進行管理,并結合醫(yī)院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出臺成文的規(guī)章制度、操作手冊等,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同時,還需要認真編寫文件,明確標準作業(yè)程序,以實現所有工作人員實驗操作統(tǒng)一化,這樣可以減少差錯的發(fā)生。根據微生物檢驗的工作流程和要求來編寫標準作業(yè)程序,其中需要包括標本采集的方法和程序,所使用試劑的劑量,培養(yǎng)基方法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項,在編寫完成之后,需要提交給責任科室的主任簽字,簽字之后才能生效,并且不能隨意更改。醫(yī)院的檢驗部門需要嚴格按照計量方法進行計量認證,所有納入計量管理的檢驗項目都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和要求進行[3]。為了進一步保證檢驗質量,需要設置專門的監(jiān)督人員,并加強對監(jiān)督人員的考核,保證持證上崗。還需要嚴格執(zhí)行三級審核制度,實施檢驗負責制,對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要求,所有需要出具的報告都需要技術負責人簽名。所有的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對各種檢驗設備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
2.2 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微生物檢驗是一項精細的工作,技術含量比較高,對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因此一定要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都需要進行全面的崗前培訓,并且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再教育和培訓,提高檢驗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檢驗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讓工作人員認識到保證檢驗結果準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檢驗人員的責任心,促使檢驗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當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各項操作,防止和減少差錯發(fā)生,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4-5]。
2.3 正確采集標本,注意對檢驗儀器進行校準
標本采集的質量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采集標本。但是在臨床上,采集標本的人員往往是臨床醫(yī)護人員,而非專業(yè)的檢驗人員,因此容易出現問題,導致標本采集不正確或者被污染,從而導致最終的檢驗結果不準確,無法為醫(yī)生臨床診斷提供科學的依據。另外,標本采集的時間也會對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這就需要標本采集人員了解標本采集的最佳時間,并采用正確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器皿、運送時間等。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檢驗標本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時和臨床人員聯系,重新采集標本,保證標本符合要求。微生物檢驗需要借助很多高科技的儀器,儀器的精密度以及準確度對檢查結果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定期對檢驗儀器進行校對,并定時的保養(yǎng)維護,每一次校對和保養(yǎng)都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工作[6-7]。對于每次更換的鑒定板都需要對標準菌株進行質量控制,并且保證細菌鑒定儀器每次工作之前都自動進行校對,還需要借助化學試劑對滅菌劑的滅菌效果進行監(jiān)控。
2.4 對檢驗試劑和培養(yǎng)基進行質量控制
所有的試劑和培養(yǎng)基都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工作,明確產品的信息,并且在實驗之前還需要對試劑進行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細菌污染等情況,一旦發(fā)現試劑不符合要求,就不能使用。在檢驗的過程中,使用鑒定板和培養(yǎng)基之前都需要檢查包裝是否破損,是否超過可使用期限等,只有符合要求的才能使用,否則停止使用。
2.5 加強無菌室的環(huán)境管理,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
加強對無菌室環(huán)境管理至關重要。每次使用無菌室之前一定要開啟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時間為30~60 min,如果需要對無菌室降溫,需要首先開啟空調降溫,然后再使用紫外線進行照射,操作結束之后,還需要對臺面進行清潔,并再次使用殺菌燈照射處理,將無菌室始終控制在無菌、無塵的狀態(tài)。為了進一步提高消毒滅菌的效果,需要根據消毒物品的特點以及實驗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消毒滅菌方法為高壓消毒滅菌,這種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了保證高壓消毒滅菌的質量,需要選擇合適的高壓滅菌器械,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工作,注意將壓力鍋當中的冷空氣排干凈,然后觀察消毒物品的特性特點,決定具體的消毒時間和溫度,以實現高壓消毒滅菌的目的。
2.6 加強與臨床的溝通和配合,保證檢驗報告準確無誤
在微生物檢驗當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標本采集是否科學、運送過程中是否出現污染情況等。另外,不同的病原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對于運送和保存條件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工作人員沒有進行細分,那么就很有可能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從而只能重復采集標本,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因此,一定要加強臨床溝通和配合,提高標本采集的質量和運送的質量,以減少實驗之前的誤差,得到更為準確的分析結果。工作人員在對樣品進行處理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進行,防止樣品被污染,避免檢查結果不準確。在進行菌株培養(yǎng)時,要根據具體的培養(yǎng)類型以及配制的不同確定適當的培養(yǎng)條件,對培養(yǎng)基進行消毒時要做到無菌,但是同時還需要注意不能破壞培養(yǎng)基,高壓滅菌的時間要適當,否則會導致培養(yǎng)基失效。檢查結束,檢驗報告出來之后,需要責任人簽字,復查人員對檢驗的結果進行精密準確的審核,杜絕出現一切失誤,如果檢驗結果顯示存在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一定要及時和臨床醫(yī)生進行溝通,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8]。
3 小結
微生物檢驗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的層面和環(huán)節(jié)比較多,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一定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如提高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認真編寫文書、科學采集標本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臨床醫(yī)生對患者進行診治提供科學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蘇建榮.重視臨床微生物檢驗分析后實驗室質量管理[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5(4):293-295.
[2] Shuang Lihua, Hu Zhijian, Sun Xiaohong, et al. Clinical Microbiology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12,30(5): 456-458.
[3] Sun Jingqiu. Quality control of microbial te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ese Foreign Medical,2009,28(16):117.
[4] 喻喜.微生物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20):192,194.
[5] 李莉,宋謙.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探討[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6,27(4):43-45.
[6] Zhonglizhen, Li Jianhuang.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ethods[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2,11(15):1249-1250.
[7] 朱江.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7):131-132.
[8] Liu Ronghua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6,43(5):56-57.
(收稿日期: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