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偉業(yè)
摘 要:跳繩作為一項新興項目,它具備了提高人體耐久的能力,運動前、中、后合理補糖可預防、延緩中樞性疲勞,促進體能恢復。該論文采用實驗法和文獻資料法進行論證分析,對初中跳繩運動員合理補糖,可促進運動員肌糖原和肝糖原再合成和體能恢復,延緩疲勞,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儲備,提高訓練的質量,從而使運動成績不斷提升。遵循補糖量的適中與時間的合理性以及糖原種類的多元化,最終證明合理補糖對初中跳繩專項運動員是及其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關鍵詞:糖原 初中生 跳繩運動員 跳繩耐久訓練 恢復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c)-0005-02
在耐力運動的后階段,當運動員肌糖原很低,需要高度依賴血糖供應時,他們會感覺到肌肉很重,必須盡全力去維持運動強度,但此時已經不能維持肌肉糖原充足時所保持的那種強度,一次60~90min的訓練課耗能1000~1400kCal,要求每千克體重攝能量50kCal,尤其糖供能約60%~70%,相當于每日攝糖量500~600g,而初中跳繩運動員能量需要量大,日耗能量大多比未受訓練的個體多2~3倍,能量消耗的40%以上用于訓練,所以進行大運動量大強度的運動訓練應設法使糖的儲備達到最大,疲勞不能靠糖來防止,但卻可以使疲勞發(fā)生推遲30~60min,因此,糖原補充對于運動尤其是跳繩耐久項目的訓練或比賽而言十分重要。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新球中學跳繩隊20名跳繩運動員(男女各10人),全隊平均年齡12~13歲(初一學生),男子平均身高1.53m、體重46.5kg,女子平均身高1.48m、體重42.5kg,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女10人,對照組男女1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實驗的實施條件數(shù)據(jù)采集和時間周期
在備戰(zhàn)全國跳繩錦標賽準備期的訓練,2015年的9月份開始到2016年的7月比賽為期一年,通過9月份的全隊測驗3min耐力跳測驗,得出初始成績如下。
(1)男子實驗組:平均965個。
(2)男子對照組:平均970個。
(3)女子實驗組:平均953個。
(4)女子對照組:平均955個。
前提條件:全體學生都從小學剛升入初中的跳繩運動員,暑假都沒有訓練,基礎條件個跳繩水平差異不顯著,從開學初的測驗成績可以顯現(xiàn)出來。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學校統(tǒng)一住宿管理,統(tǒng)一三餐,在這種條件下,對實驗組在訓練前、中、后服用配置好的多糖復合糖飲料,對照組不給復合糖飲料,兩組有主管教練跟蹤管理。
1.2.2 統(tǒng)計對照成績數(shù)據(jù)分析
3個周期的訓練,將訓練的成績進行比對分析。
1.2.3 文獻資料法
本論文收集了大量的運動生物化學中的糖原恢復資料與素材加以論證分析。
(1)實驗的用具與營養(yǎng)品。
使用飲料瓶、飲用水、蜂蜜、多維葡萄糖、濃縮果汁、果珍沖劑以及大棗紅糖水。
(2)用法與用量。
①訓練前補充。
在訓練前2、5h正常膳食,1h后服用復合糖飲料,將蜂蜜、多維葡萄糖適量放入600mL的水里,調試濕度的甜度,甜度不可過高,訓練前分兩次喝完。
②訓練中補充。
訓練中遵循少量多次的飲用原則,補充濃縮的果汁飲料,1000mL,同樣是調制適宜且糖度不高,由于訓練的量和強度大的原因,在準備的時候可適當增加飲用果汁的量。
③訓練后補充。
訓練后補充是重點,在這個階段要求越早越好,訓練后馬上補充與訓練中銜接,補充果珍沖劑1000~2000mL,晚餐后補充大棗紅糖水1000~2000mL,訓練同樣遵循少量多次原則。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結果成績
2016年全國跳繩錦標賽3min項目,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成績數(shù)據(jù)以下。
(1)實驗男子組:平均1025個。
(2)對照男子組:平均985個。
(3)實驗女子組:平均1003個。
(4)對照女子組:平均978個。
2.2 分析
2.2.1 初中生跳繩運動員發(fā)育特征與補糖的聯(lián)系
初中跳繩運動員正處于青少年時期,肌肉的耐力差、易疲勞,初中跳繩運動對于學生自身的生長十分有益處。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在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吸收各種營養(yǎng)來有效恢復體能。在這一過程中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正在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尤其是心功能的增長對初中跳繩運動員的影響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初中跳繩運動員每天從事體能訓練,還要在課堂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達到雙重用腦的標準,腦細胞同樣也需要血糖通過血液運輸來提供能量。大腦需糖量占人體需糖量的21%,這就更加要求學生需要不斷滿足在中長跑活動中對糖原的需求。
2.2.2 跳繩耐久訓練與糖代謝特點
跳繩訓練以30s~1min速度跳,首先這個項目本身是屬于亞極量強度的活動,無氧功能需要量的60%~70%主要是靠乳酸能系統(tǒng)供能,也就是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訓練經常采用速度練習:10s、20s、30s、1min速度跳繩,通過運用這種代謝方式,在該系統(tǒng)中運動開始時利用,能夠具有快速供能和最大功率輸出的特點。在比賽中代謝的時間短,剛開始起跑時該系統(tǒng)被啟用,最后主要靠糖酵解系統(tǒng)供能也就是另一個更重要的代謝系統(tǒng)。
2.2.3 初中生跳繩運動員的合理補糖
(1)提高最大肌糖原儲備。在比賽前一段時間通過調節(jié)膳食和訓練內容,來使肌糖原達到超量補充。這里面最實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改良的糖原復合法,即在賽前一周內逐漸減少運動量,賽前一天休息,同時逐漸增加膳食糖總量比例。
(2)運動后補糖。在運動后補充糖分可以有效緩解疲勞同時促進機能恢復。通過大運動量的有氧耐力訓練,46h肌糖原完全恢復,而大強度的間歇性訓練要24h恢復,在這個基礎上只要補充的時間和量上合適,訓練后的恢復時間以及糖原的合成還會能快。
3 結論
3.1 補糖對初中跳繩運動員是及其重要的
在盡量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和其他植物性糖攝入的同時,仍然不足的部分通過運動前、中、后服用含多糖的復合糖來補充。
3.2 補糖的時間要合理
攝入時間上,如補充含多糖的復合糖飲料,運動前應在飯后的50min或1h補充,運動中補糖應在訓練課的內容和比賽的實際情況來補充,運動后要求越快越好即運動后立刻補充。
3.3 補糖的甜度要適宜
中學生中長跑運動員在訓練中對糖甜度有很高的要求,與他們的體能恢復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故最好甜度較低些,一般口感以稍甜為準,不要過甜(如服用含糖飲料),這樣會增加肝臟負擔,使心臟跳動較快,最終影響肌糖原再合成,降低肌糖原與肝糖原的儲備,使運動成績下降。
參考文獻
[1] 張俊峰.試論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基礎教育[J].好家長 2015(51):247.
[2] 霍斯特·韋恩.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yǎng)訓練寶典[J].體育博覽,2016(6):117.
[3] 孫丞.青少年運動員“營養(yǎng)行為模式”固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