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川
教師之間研究知識的教學,稱為教研。學生之間研究知識的學習,稱為學研。幾個同學在一起,研究知識的學習,稱為伙伴學研。例如,前后桌四人或者同桌兩人,無論在課上或者課后,一起研究探索,一起交流討論,這個知識怎么理解?這個問題怎么解答?這個題目怎么做?這篇作文怎么寫?又如,碰到問題,向伙伴請教。自己有什么好想法,和伙伴分享。凡此種種,都是伙伴學研。實踐表明,伙伴學研有以下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伙伴學研有利于學校進一步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它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tǒng)領著整個學校教育。它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
怎樣進一步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伙伴學研,就是卓有成效地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的載體、平臺、抓手、途徑。從理論的角度來說,伙伴學研,使知識的學習發(fā)生在生生互動的人際關系之中。因而使知識的學習具有了社會化屬性,這為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從實踐的角度說,在伙伴學習的生生互動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傾聽、溝通、交流,培養(yǎng)虛心、樂觀、開朗、合群的性格,培養(yǎng)相互尊重、平等待人、誠信友善、認真負責、勇于擔當?shù)绕返??;锇閷W研,同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等。有利于學校進一步做好學校德育工作,這是倡導伙伴學研的第一要義。我們把以伙伴學習為載體,進一步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稱為伙伴德育。德育在生活中,德育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新課程改革以來倡導的生活德育思想,朱小蔓教授提出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學生過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場所”等德育理論,是伙伴德育的理論基礎。
伙伴學研有利于學校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伙伴學研是離學生最近的教育資源。作為學生,遇到一個問題,找伙伴交流討論,如果是一般的問題,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有問題找伙伴,最近的教師就在身邊。作為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好的想法,和伙伴分享,在交流討論中,認知和思維會達到新的深度和廣度。作為學生,在學習中幫助了別人,幫助別人,發(fā)展自己,快樂自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自己的能力會得到鍛煉,幫人八百自得一千?;锇閷W研為所有的學生,都提供了進一步學好知識的平臺。
伙伴學研是一種高層次的體驗學習。研究表明,知識的學習,留在人的記憶中。更為高層次的學習,是知識的學習,留在人的體驗中。知識一旦變?yōu)槿说捏w驗,不僅難以忘記,而且應用起來更為快速靈活。要讓知識變?yōu)槿说捏w驗,重要的途徑之一是,圍繞著這個知識大家深入地展開伙伴學研。交流討論,各抒己見,思維碰撞,相互啟發(fā)。與人常交流,知識心里留。一個知識的理解,一個問題的解答,和同伴交流討論,容易使學習的結果變?yōu)樽约旱捏w驗,知識變體驗,思維快如電。
伙伴學研使翻轉學習成為現(xiàn)實。在我們傳統(tǒng)的理念中,學生的任務是學習。翻轉學習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和教是事物的兩個方面。伙伴學習提供了翻轉學習的可能性。一個知識的理解,一個問題的解題思路,一篇作文的構思,自己說出來,會教別人,使自己的伙伴能夠聽懂和理解。從自己學會到能夠教會伙伴的過程,是有效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過程。
伙伴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锇橹g思維的相互作用,有明顯的互補效應和碰撞效應。在學生伙伴之間的交流討論中,經常會有不同的意見,對同一個問題,幾種看法不一樣,這時,在比較和討論中,在不同意見的交匯碰撞中,知識越辯越明。經過了對不同意見的比較分析,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對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持久?;锇橹g思維的相互作用,有明顯的深化效應。從腦科學的角度看,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大腦相關區(qū)域神經聯(lián)系的建立,而一種鞏固的神經聯(lián)系的建立,往往需要多次反復。同伴之間的交流討論中,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從不同的角度,論證同一個問題,從而形成自然的重復,這種自然的重復對大腦的反復刺激,很有利于理解的深化和記憶的鞏固。
伙伴心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水平。在伙伴學研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多種有益的心理。一是期待心理,學生會有一種期待的心理,他們總期望自己的表現(xiàn)得到其他同學的肯定,期望自己的發(fā)言得到其他同學的贊揚,期望自己的見解引起同伴的注意。 二是準備心理。由于有了期待心理,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明顯變得比較認真,比較細心。無論是劃重點,做記號,找答案,還是做練習,都積極思維,都注意力集中,對接下來自己在伙伴中的發(fā)言,作充分準備。 三是傾聽心理。 在伙伴合作學習過程中,當其他同學發(fā)表意時,學生一般都注意力集中,聽得比較認真,有時還作記錄。一方面,學生認真傾聽,是希望給同伴們一個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他要認真傾聽,加深理解,并特別注意與自己不同的見解,以此補充自己的認識,使自己的發(fā)言更滿意。如果一個學生在某個地方有疑問,他一定聽得十分認真。學生的這種伙伴心理,明顯地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伙伴學研有利于學校進一步實施教育創(chuàng)新
伙伴學研有利于真正使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伙伴學研有利于使教師的教育教學,進一步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而且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效果是直接而明顯的。當教師將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布置給伙伴們,讓伙伴們交流討論時,這時的學習,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當學生碰到學習中的一個問題,主動地向伙伴請教的時候,當一個學生有好的想法和他的伙伴分享時,當伙伴中的組長檢查學生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一起交流糾錯時,這時的學習,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锇閷W研有利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的深入與及實現(xiàn)深度學習?;锇閷W研是學生之間的一種交流討論,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會從多個角度親身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一方面,一個學生自己的講述過程,是一種關于知識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經歷。另一方面,其他學生的講述和交流過程,又是一種關于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經歷。學研的過程,往往是知識信息二次傳遞的過程。第一次傳遞,是教師的啟發(fā)引導或者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第二次傳遞是伙伴之間的交流討論,這第二次信息傳遞,有時會是多種角度的思維交匯和碰撞,有時會變成一種深刻而不易忘記的學習體驗。這時的學習,是一種深度學習。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會達到新的水平。
伙伴學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學生對于活動,往往特別喜歡。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總是喜歡在活動中學習。當教師將一個學習任務布置到伙伴中交流討論時,知識的學習就變成了一種活動。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有時會是一種組織者的角色,學習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往往不再膽怯和緊張,常常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锇閷W研的實踐證明:伙伴學習,最大的改變,是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改變。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較之一個人的學習,明顯變得積極活躍。深究其原因,在學習的心理上,學生都有獲得學習成功和獲得伙伴認可的趨優(yōu)和自尊的心理需要?;锇閷W研,由于學生可以先聽別人的發(fā)言,所以只要自己認真參與交流討論,自己就會理解,自己就能積極發(fā)言,于是就充滿信心和精神振奮?;锇閷W研對于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效果是明顯的。教師把伙伴學研作為課堂教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時的課堂教學,是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在伙伴學研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知識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經歷更加深入。如前所述,在伙伴學研的過程中,伙伴德育,伙伴認識,伙伴思維,伙伴心理的作用,其所起的綜合效應,會明顯地提高課堂教育的質量。
(校長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