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體是語言的功能變體,根據(jù)交際的媒介一般分為口語語體和書面語語體,但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限定他們之間的界限。漢語文化博大精深,漢語口語中有很多為說母語者習焉不察的口語語法形式,其整體意義在字面意義之外。[1]本文主要分析現(xiàn)代漢語口語語法的分布及特征。
【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口語語法;特征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所謂口語,字面理解就是我們?nèi)粘I钪锌陬^上所說的語言。根據(jù)日常交際的標準、語法使用的標準、時態(tài)運用的標準為依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漢語口語語法形式在句法、短語、構詞層面均有分布。只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雖然口語語法形式在多種語法形式上都有分布,卻也不能理解為這些語法形式都是口語語法形式。因為某些語法形式上面還分布有書面語體和文藝語體。
一、口語語法的分布
(一)省略句
朱德熙先生認為“所謂省略指的是結(jié)構上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一定的語法條件下沒有出現(xiàn)?!笔÷跃涞囊粋€最大的特點是句中省略的部分是能夠補充回來的,而且省略的部分其實并不影響你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并不影響日常交際。由此,漢語口語省略句的主要類型分為主語的省略、謂語的省略、其他句法成分的省略、綜合省略、介詞的省略以及特殊省略(歇后語、名句的省略)等。
(二)緊縮句
緊縮句是一種以簡單句的形式來表達復合句所需要表達的語言邏輯關系的特殊句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緊縮句是由前后兩個部件構成的,句子中間并沒有語音上的停頓,而且語義上前后部分表達的是一種邏輯關系,其中某些特別的句式還具有一定的語用意義,隨著語言的發(fā)展有可能會緊縮為動補式。根據(jù)結(jié)構形式,緊縮句可以分為有成套關聯(lián)詞、有單個關聯(lián)詞、沒有關聯(lián)詞、前后呼應以及諺語、格言等習慣用法構成。
(三)追加句
追加句具有強烈的語用色彩,往往用來表達憤怒、煩悶、吃驚、害怕、著急等情緒,或者急于解釋某些事情、某種情緒?!白芳印笔侵刚f話者在完整的句子表達后,順勢自然地在句末添加追補原句中某些句法成分的特殊的口語類型。[2]根據(jù)追加的句法成分分類為追加主語、追加謂語、追加狀語、添補性追加等。
(四)感受程度補語
感受程度補語,就是在補語前面加上表示心理感受的動詞或形容詞,要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極、狠、貴。氣、不得了等,用這些帶有強烈感情的詞語來表達情感達到一個極度或者非常高的一個程度。主要類型有動詞和補語直接結(jié)合、形容詞和補語直接結(jié)合。動詞得加補語、形容詞得加補語。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強的固定性的句子形式。固定句式一般是由可變的變項和不可變的常項組成。漢語的固定句式除了有很強的固定性之外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表義能力強,使用頻率高以及表達能力強等特點。固定句式的主要類型有:格式中只有一個空位置、格式中有兩個空位置、格式中有三個及以上空位置。
(六)倒裝句
所謂倒裝句,就是句中某些部分為了突出或強調(diào)它而顛倒句子原來的語序,且將句子恢復到原來的語序句子的基本句意并不發(fā)生變化的句子。倒裝句的主要類型有主語倒裝、賓語倒裝、補語倒裝、狀語倒裝、連謂結(jié)構倒裝、中心語倒裝等。
(七)無主句
無主句,顧名思義,沒有主語的句子。無主句在口語中應用十分廣泛,在日常交際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比如“開會!集合!危險!慢行!”等,在工作場合或者人比較多的情況下會經(jīng)常使用,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口語句式。
(八)類固定短語
類固定短語的主要特點是:語音上以四音節(jié)為主,音節(jié)節(jié)奏不太緊湊,結(jié)構上具有格式的限定性,意義上具有表意的雙層性,既具有常項規(guī)定的格式意義,又具有變項規(guī)定的具體意義,句子的意義不是句子組成部分的簡單相加,還有另外的意義,所以具有比較強的適用性,能夠表達很多不同的意義。類固定短語的主要類型為:一三音節(jié)為常項,二四音節(jié)為變項(常項為方位詞、常項為相同語素、常項為相反或相對語素、一般格式);二四音節(jié)為常項,一三音節(jié)為變項(常項為數(shù)詞或包含數(shù)詞、常項為方位詞、常項為語義相近語素、常項為相反或相對語素);二三音節(jié)為常項,一四音節(jié)為變項;一二音節(jié)為變項,三四音節(jié)為常項;一二三音節(jié)為常項,第四音節(jié)為變項;一字支撐型;非四字格的類固定短語。
(九)插入語
插入語指在句子中插入帶有某種附加意義和情感的特殊語句成分,插入語的插入位置不限,可能在句中,可能在句尾。插入語的主要類型分為顯明義插入語和隱含義插入語。
(十)口語慣用語
慣用語是與諺語、歇后語、成語相并列的一種熟語,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語言習得的中心”“達到地道表達的關鍵”。[3]慣用語的結(jié)構上具有固定性和靈活性,帶有明顯的口語色彩,往往用來表達一種很明顯的情感傾向,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口語慣用語的主要類型有結(jié)構固定和結(jié)構靈活兩種。
二、口語語法的特征
(一)整體性
漢語口語語法都可被視為構式,都是形式一意義/功能的結(jié)構體。[4]很多漢語口語語法類型都有固定格式,比如固定短語、插入語、口語慣用語等,但更多的句子的意思不是字面意思的簡單相加,而是另有意義。漢語口語具有整體性,從整體性之中去把握句子的其他成分,以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行為人理解句子在不同的情境內(nèi)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二)文化內(nèi)涵豐富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漢語口語是漢語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古老豐富的漢語也為漢語口語的使用與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各地的方言,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不同意義、一些根據(jù)歷史典故而總結(jié)的詞語、歇后語、還有獨特的文化賦予語言的深層含義等。如省略句招呼語“吃了嗎?”“準備去哪兒?”“干什么去?”,并不是要探聽對方的隱私,而是表達一種關心,或者說只是見面的一種寒暄用詞,其實并不是很在乎對方的答案。比如說“狗不理包子”也并不是包子特別難吃,狗都不理會的意思。
(三)對語境的依賴程度高
漢語口語語法對語境的依賴程度比其他所有語言的依賴度都高,離開一定的語境,句子所表達的含義有明顯不同,可能會造成無法溝通交流的情況。[5]比如,現(xiàn)在特別熱門的“吃雞”,它有表達相約一起玩游戲的意思,也有相約去吃炸雞的意思,還有表示要去超市買雞肉做飯的意思。離開了特定的語境,對句子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還有“這樣啊”,這是一個本身含義特別模糊的句子,用在不同的語境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所以,需要在特定的語境中去理解,要不然真的會出現(xiàn)理解錯誤無法溝通的情況。
(四)有濃郁的語用色彩和語言的主觀性
口語更多的是在交際中所用的,口語的表達者是不同的人類,是用于交流之中的,除了有特定語境的限制還有表達人的限制,語言的主觀性指在話語中多多少少總是含有說話人“自我”表現(xiàn)的成分,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6]比如說習慣性使用的一些句子會變成某個人的口頭禪什么的,而且從不同人口中聽到相同的句子可能表達的含義并不一樣。就像過年回家可能會遇見被逼婚的情況,父母口中的“都是大人了”和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都是大人了”具有不一樣的意味,而且同一句話在不同人聽到的理解也不同。
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漢語口語作為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本文簡單分析了現(xiàn)代漢語口語語法的分布及特征,漢語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不斷發(fā)展,文字會被附上很多時代的烙印,這也是一種保存文化的重要形式。
參考文獻:
[1]陳振艷.現(xiàn)代漢語口語語法的分布及特點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7(1):42-47.
[2]馮勝利.漢語句法、重音、語調(diào)相互作用的語法效應[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7(3):1-17.
[3]陳荔,黃佳麗.語法化演進中的次語法化現(xiàn)象——以“話說”為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25-128.
[4]陳振艷.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的語體表現(xiàn)及語體成因分析[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6):98-104.
[5]婁雅楠.淺談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了”[J].語文學刊,2016,(18):55-56.
[6]甄珍.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主觀評議構式“那叫一個A”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3):64-73.
作者簡介:郝韶瑛(1979-),女,漢族,山西省左權縣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現(xiàn)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