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 汪軍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立全面規(guī)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來,宜都市財政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監(jiān)控
一、預算績效評價管理主要做法
1.三個關鍵強化管理基礎
(1)夯實組織保障。為有效推進全市預算績效管理,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任副組長,市財政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2)構建制度框架。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要求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市財政局印發(fā)《宜都市預算績效管理操作規(guī)程》《關于開展預算績效管理評價工作的通知》等9項預算績效管理文件和辦法,形成了涵蓋目標管理、運行監(jiān)控、績效評價,進一步理順了部門職責,規(guī)范了操作流程,明確了工作任務。
(3)完善指標體系。按照“一項資金、一套體系”的要求,建立了政法基礎設施建設、中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等5個專項資金指標體系,每套體系關聯(lián)投入、過程、產(chǎn)出、效果四個方面。
2.三個嚴格強化目標管理
1.嚴格目標申報。在安排布置年度部門預算時,同步布置預算績效目標的申報工作,要求預算編制與績效目標申報“四同步”:即“同步布置、同步上報、同步下達、同步考核”。
(2)嚴格目標審核。一是審核預算單位績效目標與單位職能相關性,二是審核預算單位申報預算績效目標指標的科學性,三是審核預算單位申報項目的必要性,四是審核項目預算額度的可行性。
(3)嚴格目標公開。通過加大預算績效目標公開力度,強化各部門“花錢問效”的責任意識,督促各部門提高預算績效目標編制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
3.三方評價強化過程監(jiān)控
(1)預算單位自行評價。對經(jīng)目標審核后的預算單位申報的部門整體支出項目和資金、專項支出項目和資金,要求各預算單位根據(jù)全市統(tǒng)一設置的指標體系開展績效自評,自行跟蹤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進展,形成績效評價報告。
(2)財政部門跟蹤評價。在單位自評的基礎上,財政部門根據(jù)預算單位報送的績效運行跟蹤情況進行審核和匯總,并選取一定數(shù)量的財政支出(包括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進行重點跟蹤監(jiān)控,開展績效再評價,形成“全面覆蓋、重點再評”的績效評價新機制。對財政支出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督促部門和單位落實支出責任。
(3)第三方重點評價。對涉及民生領域、社會關注度高的特別重點項目,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開展績效評價。如今年對2017年度全市扶貧資金項目、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資金等重點民生項目開展第三方績效評價。
二、重點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情況
近年來,我們不斷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績效評價工作穩(wěn)步推進并不斷“擴面、增量”,實現(xiàn)了所有部門預算單位整體支出和上級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全覆蓋,具體情況如下:
(1)重點項目專家再評價情況。按照“全面覆蓋、重點再評”的原則,2018年7月,市財政局組織市民政局、市農(nóng)業(yè)局、市衛(wèi)計局等14家部門的20名績效專家,對全市16家預算單位、32個重點項目的績效自評情況進行再評價,重點評價資金22.58億元。32個項目績效等級分別為:28個優(yōu),4個良,項目優(yōu)秀率達87.5%。
(2)第三方評價情況。注重提升績效評價質(zhì)量和深度,聚焦轉(zhuǎn)移支付項目、民生項目、產(chǎn)業(yè)資金等重點領域,開展第三方評價。
(3)4個視察重點項目評價情況。本次視察的4個重點項目分別為:高壩洲鎮(zhèn)大戰(zhàn)坡村的國家柑橘公園建設項目、湖北省清江干流(宜都段)重點河段防洪治理項目、宜都市職業(yè)教育中心實訓綜合大樓建設項目、數(shù)字城管監(jiān)督指揮中心平臺建設項目。在項目績效自評和財政跟蹤評價中,4個項目均為優(yōu)秀等次,得分均在95分以上。
三、存在問題
(1)績效理念有待牢固樹立。部分預算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和評價工作還不甚了解,對績效工作重視不夠,沒有將工作重點放在項目資金使用效益(轉(zhuǎn)19頁)(接94頁)和效果方面,項目績效管理工作存在被動應付現(xiàn)象,工作缺乏主動性。
(2)績效體系有待不斷完善。指標體系建設特別是三級個性指標的設置,關系到項目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的好壞。部分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個性目標設置上不夠科學、合理,對項目工作量的預估偏差較大。
(3)資金使用績效有待提高。部分項目實施單位對項目資金使用績效管理工作認識不足,現(xiàn)階段監(jiān)管制度也不夠完善,導致“重爭取、輕績效”,“重分配、輕管理”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造成部分項目資金使用沒有達到預期績效目標。
(4)績效結果應用有待加強。目前,績效評價結果主要是真實反映實施情況、發(fā)現(xiàn)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完善項目管理相關制度層面,評價結果對于支出分配和支出項目管理應有的參考作用、導向作用和制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們將繼續(xù)全面推進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現(xiàn)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實現(xiàn)預算部門整體績效管理全覆蓋,實現(xiàn)績效管理信息全公開。
(1)完善機制,做細做實績效管理。一是構建內(nèi)控機制,實行預算績效目標與部門預算編制掛鉤、項目跟蹤問效與資金撥付掛鉤、績效評價結果與項目安排掛鉤“三掛鉤”制度。二是建立上下聯(lián)動機制。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統(tǒng)一要求,結合我市預算單位項目申報、指標設置、績效評價,逐步完善政府績效評價管理體系,形成共性指標與個性指標相結合、多層面、立體、交叉的科學指標體系。三是形成部門互動機制。積極探索多類型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方式,推進第三方獨立機構參與評價模式;項目資金使用部門與績效管理部門要密切協(xié)作,跟蹤問效,使績效評價達到預期的效果。
(2)強化約束,有效應用評價結果。要建立健全項目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結果剛性應用制度。
(3)夯實責任,嚴格實行責任追究。一是主體責任要明確。二是跟蹤問效要及時。三是責任追究要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