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晶
【摘 要】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到化學這門重要的自然學科,初中化學知識比較繁雜,其中部分知識還非常難于理解和記憶,比如酸堿鹽知識就是個教學難點,學生害怕學習,但又是考試中的一個重點。當前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在酸堿鹽知識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可以從夯實基礎(chǔ)知識,開展探究實驗,探究知識規(guī)律,結(jié)合實際生活等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jié)合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主要針對初中化學教學中酸堿鹽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 酸堿鹽教學 溶解性:問題 策略
一直以來,酸堿鹽教學都是初中化學的難點所在,由于其包含了很多的概念、物質(zhì)性質(zhì)、溶解性、反應(yīng)規(guī)律等,讓學生記憶以及運用的知識點較多,如果教師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就難以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以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酸堿鹽的教學難度,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時,仍然會遇到較多的問題。對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探索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道路上的重難點。
一、當前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的教學策略問題
第一,教學內(nèi)容超綱。比如新課標對“常見的鹽”這章內(nèi)容要求是,了解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具體分為說出常見鹽的俗名及成分、掌握碳酸根離子檢驗的方法、以及能根據(jù)復分解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yīng)能否發(fā)生等。但一些教師會補講關(guān)于酸堿鹽的性質(zhì)及反應(yīng)條件等,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第二,教學方法不科學。酸堿鹽知識涵蓋的教學內(nèi)容較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比如:酸堿鹽的名稱、化學式、溶解性等,一些教師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另外,化學實驗是主要的教學部分,但是很多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對于實驗教學并不重視,對于實驗內(nèi)容大多一帶而過,或者用完文字敘述實驗的過程,這對于學生的理解是非常不利的。
2.學生自身的問題
第一,基礎(chǔ)知識掌握不牢。在酸堿鹽部分,對于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主要是選擇題的形式。比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A,酸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堿鹽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B,通過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反應(yīng)都可以得到水。這道題就是考察學生對酸堿鹽及氧化物、中和反應(yīng)等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但學生如果概念理解不準確,就極易錯選。
第二,缺少實驗動手機會。實驗是化學的核心,而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操作理解不到位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動手機會太少,對演示實驗沒有更深刻的記憶和認識。
第三,形成思維定勢。酸堿鹽要求記憶的內(nèi)容多,但并不是記住就能夠?qū)W好學透,學生還需要打破思維定勢,靈活學習。比如“用鋅粒與稀硫酸制取氫氣,當稀硫酸溶液不夠的時候,可用哪些試劑代替且不影響氫氣生成量?A.氫氧化鈉溶液B.碳酸鈉溶液 C.氯化鋇溶液 D.水?!痹诔R?guī)判斷中,學生都會選擇水,但是選擇氯化鋇溶液其實也是可行的,因為它與稀硫酸反應(yīng)之后又生成鹽酸,氫離子并沒有消耗,滿足題干要求。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酸堿鹽教學的策略
1.理清知識體系,夯實基礎(chǔ)知識
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是一切學習的根本,只有具備堅固的基礎(chǔ)知識,對于后期知識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酸堿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不斷夯實基礎(chǔ),很多題目都是圍繞著酸堿鹽的化學性質(zhì)來進行的。例如是對于“酸的化學性質(zhì)”:一是酸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紫色石蕊試劑遇酸變紅);二是酸+活潑金屬→鹽+H2↑(置換反應(yīng),酸必須可溶);三是酸+金屬氧化物→鹽+水(復分解反應(yīng),酸必須可溶且有沉淀、氣體或者水生成);四是酸+堿→鹽+水(復分解反應(yīng),有沉淀、氣體或者水生成且反應(yīng)物至少一種可溶);以此類推,將堿和鹽的化學性質(zhì)羅列清楚,為學好酸堿鹽打下基礎(chǔ)。
2.注重開展探究實驗,注重學生參與實踐
開展探究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演示實驗,把課本知識具象化、直觀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驗機會,增強實踐能力;最后,將實驗探究與課堂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實驗一般以教師的演示實驗為主,同時也可邀請學生作為實驗助手,讓學生投入到教學實驗中,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3.掌握知識規(guī)律,借助順口溜等巧記
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部分,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且很多的知識點之間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具有相似性,如果學生“死記硬背”很容易混淆知識,記憶效率不佳。酸堿鹽的內(nèi)容雖然多而廣,但并非沒有規(guī)律可循,比如酸堿鹽的溶解性,就可以編成通俗易懂的順口溜,即“鉀鈉銨鹽全都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堿類物質(zhì))只有鉀鈉鈣鋇溶?!笨梢钥闯?,這種取巧的方法去記憶溶解性比死記硬背有效得多。
4.結(jié)合實際生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酸堿鹽知識,更加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運用,還可讓學生明確生活處處有化學的道理。例如在學習“鹽酸”時,可通過講解家庭用品潔廁凈中含有鹽酸,它能除去廁所中的水垢,引出鹽酸化學性質(zhì)的學習。學了“鹽酸與 AgNO3 溶液反應(yīng),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自色沉淀 AgCl2”,立刻引入:“自來水中存在鹽酸。有些不法分子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你能揭開這個騙人勾當嗎?”這樣學生就會積極的參與研究解答。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初中化學酸堿鹽內(nèi)容雖然是難點,但只要教法得當,就能夠攻克難關(guān)。初中化學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不斷鉆研和總結(jié)這部分知識,運用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呂習紅 . 淺談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36):85.
[2]崔海濤 . 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4(09):16-17.
[3]張小丁 . 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探討[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6(08):74-75.
[4]鄭鳳沛 . 探析初中化學酸堿鹽教學中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