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與死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死亡是不可回避又歷久彌新的話題,以生觀死還是以死觀生?對于生死,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儒家、道家、佛家對于死亡的認識視角不同,其觀點也不同。
關(guān)鍵詞:生 死 儒家 道家 佛教
每個人都會面臨生與死的問題,有人曾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也有人說,“死是生的余韻,越好的歌,余韻越是柔和。”還有人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惫P者將從傳統(tǒng)哲學(xué)的視角分別探析儒、道、佛對于死亡的看法。
一、儒家重生輕死的死亡觀
儒家“重生”與“輕死”的觀念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生命本身的重視。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是人的身體四肢以及毛發(fā)皮膚都是父母賜予的,不能對其毀壞或損傷。由此可見,儒家對生命本身極其重視,重視到幾乎極致的境界。二是對人生命價值的重視。儒家并不認為人活得長久就是一件好事。假若一個人擁有長壽,卻從來不注重自我修養(yǎng)也未曾創(chuàng)造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則雖生猶死,活著并不是人活著的最終目的。儒家甚至以人一生的業(yè)績來區(qū)別君子的死與小人的死,孔子一再強調(diào)人要活得有價值,在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儒家創(chuàng)造不朽以對抗死亡。所謂不朽,雖死猶生。儒家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認為人活著就應(yīng)該創(chuàng)造更多有益于自身和社會的價值,這樣的生命才有意義,即使是死后也會使人的生命由有限變得無限。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主張正彰顯了儒家的廣闊胸懷。儒家講孝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正如孟子主張養(yǎng)生送死而無憾。美國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里有這樣一句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边@與魯迅在文章《空談》里寫的“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表達的意思一致。人要么創(chuàng)造價值,要么活得有價值??傊?,要活在后世人的心里,要活得有意義。
二、道家超越生死的死亡觀
道家將生死的探究置于宇宙視野中,老子主張“善執(zhí)生者”,就是“其無死地”。也就是說,“善執(zhí)生者”不把自己放入死亡的境地里就不會死。這個“無死地”其實就是一種能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灑脫,結(jié)果是“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遵從“道法自然”,老子由天地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看到生死的不可避免,“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且不能夠長久,何況人呢?
莊子的“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表達了人生短暫,生死乃是自然之事。莊子對生死的看法,主要表現(xiàn)在莊周夢蝶的寓言中,生與死,就像夢與醒,都是自然的狀態(tài)轉(zhuǎn)換,生亦無樂,死亦無悲。道家視生死同觀,認為“生死齊一”。生與死是完整的生命過程,亦如四季的更替。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見莊子無有哀傷反而鼓盆而歌,便問他原因。莊子這樣解釋道,妻子剛死的時候,怎么會不悲傷感慨呢。但是想想妻子也是從無到有,妻子的死也符合自然之道。如果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生死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
道家反對厚葬,對死亡的反思充滿理性,對待死亡十分達觀。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鼻f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道家認為厚葬為物所累,勞精擾神。
三、佛家參透生死的死亡觀
死亡問題的解決是佛教的首要問題,探求解脫生老病死之苦的大道是創(chuàng)立佛教的初衷?!翱唷庇小八目喟丝唷?,四苦即生老病死,這四苦再加上刀兵、水、火、貧賤即為八苦。度生老病死的苦并不是去否定生老病死,而是去除那種苦的修行。由生而引發(fā)的死,是對有主體意識的個體生命的最大威脅,堪稱苦中之苦,是生命最大的缺憾。人如果能脫離動物的領(lǐng)域,以有限的身體開展無限的人生風(fēng)景,則病痛與死亡之苦皆可得度。
儒、道、佛對于死亡的看法是循序漸進的,其視域是不斷擴大的。儒家的死亡觀以生觀死,以生超越死,視域較狹窄;道家較儒家而言,對死的看法出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站在生命本身外,能理性客觀地看待生死。道家死亡觀在中國死亡觀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道家與佛家的死亡觀有相通之處,但是佛家的死亡觀更具有超越性,維度更廣,更具有普適性。
參考文獻:
[1]海波.佛說死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雪漠.光明大手?。簠⑼干繹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3]胡蘭成.心經(jīng)隨喜[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胡學(xué)宇,女,延安大學(xué)政法學(xué)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哲學(xué))(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