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018-05-14 10:59:00朱秀英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品德資料

      朱秀英

      在品德與社會活動化現(xiàn)代德育發(fā)展觀中,社會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層次提升有很大影響,個體在社會中的各類活動可以促進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改變。品德與社會課程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思想品德和社會性思維的同步提升。該項課程通過設計、構(gòu)建以及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從而使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提升思想品德水平。所以,對于《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我主要結(jié)合學生現(xiàn)階段身心發(fā)展的特征,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從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思想觀,最終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目標。

      一、精心設計課前準備活動,充分開闊視野,豐富道德感知

      社會調(diào)查是幫助學生理解的一種方式,在品德課中,我們常用的課前準備活動有社會調(diào)查、資料搜集、課前生活實踐等。

      (一) 開展社會調(diào)查活動

      社會調(diào)查,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對現(xiàn)實社會各項信息資料進行搜集并做出分析,最終從中得到結(jié)果,并對某一現(xiàn)象做闡釋的一種社會認知行為。

      例如,教學《我們身邊的交通事故》之前,教師可準備一些資料使學生對于交通事故有初步的了解,讓學生通過身邊人身邊事感受交通事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傷害。又如在教學《多姿多彩的傳媒世界》一課前,老師可以請學生走訪生活在學生周圍的人,調(diào)查他們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認識到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為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從而感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通過走訪調(diào)查的過程,不但使學生對正確的社會生活方式有初步認知,還使學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協(xié)調(diào)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二)開展資料搜集活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資源不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成功的一節(jié)品德課堂離不開資料搜集。如果把整節(jié)課比作建造“大廈”的話,搜集資料就是為建造“大廈”打基礎。圍繞主題開展資料搜集、展示的過程,既是師生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也是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用腦思考,用手操作的學習過程。資料搜集,促使了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生長。所以,品德課堂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地震災害中的英雄少年》一課前,老師可以布置學生收集抗震救災過程中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收集“抗震救災勇氣少年”的感人事跡,讓學生通過這些感人事跡認識到有這樣的一群同齡人做出了這樣偉大的舉動,并從中感受到優(yōu)秀品德的力量,學習他們勇敢、奉獻、互相幫助的優(yōu)秀精神。

      (三)開展課前生活實踐活動

      品德的習得不能只是純粹的口頭說教,更重要的一個途徑是源于生活的體驗。生活的體驗更直接形象地更深刻地讓學生懂得珍惜生活,懂得感恩,學會做人。如教學《今非昔比的廚房》前,老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前讓父母帶著做一頓飯。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人們的家庭生活設施隨著時代的變遷發(fā)生的變化,體會生活的進步,又可以體驗到父母的艱辛。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前準備活動,可以開闊和活躍學生思維,并通過這個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產(chǎn)生內(nèi)心波動,領會其中的道理,并且通過這個過程鍛煉學生的與人交往和協(xié)作能力,提升道德實踐水平,最終可以做到自立自強。

      二、有效開展課堂學習活動,引導體驗感悟,提高道德認識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在學生品德學習的過程中,品德課堂的學習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情境,給學生豐富、獨特的體驗,使學生可以在各種情境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協(xié)作能力等得到提升。課堂學習的活動有很多種,如討論交流、情景模擬、自我展示、選擇辨析等。

      比如要學習《認識傳媒世界》章節(jié)中的《如何看電視》一課,可以就“看電視是否有利于學習”組織學生開展一場“小小辯論會”。通過辯論,不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和表達能力,還有效地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應該怎樣有效、合理地看電視。

      課堂上,通過一系列活動,寓教于樂,不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使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較大的期待感、震撼感,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活動中提高道德認識和綜合能力。

      三、有效開展課后延伸活動,促進升華內(nèi)化,養(yǎng)成道德行為

      課后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社會及生活現(xiàn)實中實踐道德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課后活動要和學?;顒訁f(xié)調(diào)統(tǒng)一、與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比如在教學了《認識有趣的廚房》一課后,可以安排學生試著獨自做頓飯。教學完《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后,老師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yè):堅持每周記錄一件幫助別人或別人幫助自己的事,同時把自己當時的內(nèi)心感受寫下來,每月在班級分享一次。這樣的活動設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讓學生從生活中感悟,并自然地獲得“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的真實感受,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助人為樂和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感。

      總之,小學中高年級時期,是學生形成社會認知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其了解道德標準,具備道德判斷能力的最佳時期。品德與社會課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學生社會認知能力的習得。通過開展社會實踐,使學積極探索,并從中體會,從而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有更深的理解,同時具備初步的道德品質(zhì),學會適應社會生活。所以,教師應當精心設計和組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充分利用品德與社會課程來培養(yǎng)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猜你喜歡
      品德與社會品德資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yǎng)成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精心設計,開辟品德與社會課新天地
      農(nóng)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品社課堂結(jié)合時事教學初探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4:49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讀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芒康县| 漳州市| 丽水市| 新安县| 渝中区| 玛沁县| 平果县| 临猗县| 荥阳市| 锦屏县| 马边| 晋州市| 灵宝市| 凤翔县| 瑞金市| 芜湖县| 河西区| 定州市| 巴彦县| 左云县| 肥西县| 平安县| 达孜县| 西安市| 江华| 蒲江县| 拜泉县| 海晏县| 武川县| 北辰区| 夏津县| 融水| 灵宝市| 华坪县| 荆门市| 利津县| 封丘县| 辽阳市| 嵩明县| 丹阳市|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