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可欣
摘 要: 常用詞是一種語言中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義常用詞交替演變的研究也是漢語詞匯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案赣H”作為近親親屬稱謂,是人類社會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詞之一,有較大的研究意義,而目前學界對“父親”義詞在漢語中歷時演變的研究較少,對此展開研究,有利于我們初步把握該個案,為更深入地探究提供條件。在漢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用以表“父親”義的單音節(jié)詞主要有“父”、“爺”、“爸”和“爹”。本文從四詞的詞義出發(fā),探究它們在表“父親”義方面的相互聯(lián)系和歷時演變。
關鍵詞:漢語 常用詞 父 爺 爸 爹 關系 演變
一、“父”的絕對主導
“父”甲骨文作“”,象形兼指事字,象持原始石斧形,表石斧義。《說文·又部》:“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庇纱丝梢?,“父”字本義是“石斧”,石斧是上古時期勞動生產(chǎn)的重要工具,是權力的象征,由此可引申為家族中有地位的長者之義?!缎⊙拧S鳥》:“言旋言歸,復我諸父?!眲t說明“父”可作父輩的通稱?!对娊?jīng)·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笨梢娢髦軙r期已有“父”作 “父親”義的用例,形成“父”字的基本義。
“父”字常見于先秦、兩漢文獻典籍中,本文選取《毛詩·小雅》《論語》《孟子》《戰(zhàn)國策·卷三十三》《楚辭》《韓非子·五蠹》《漢書·項籍傳》《淮南子》《說苑·貴德》等專著或篇目,摘錄其中“父”表父親義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其他詞(考、翁等)表父親義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具體使用情況如下:
由于《孟子》一例“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楚辭四例“朕皇考曰伯庸?!?、“纂就前緒,遂成考功?!?、“承皇考之妙儀?!?、“昔皇考之嘉志兮?!敝械摹翱肌笔潜怼八廊サ母赣H”,意義較“父親”范圍縮小了,不能等同于“父親”;而《項籍傳》“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爾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敝械摹拔獭敝辉谝惶幨褂?,雖可說明在漢代出現(xiàn)表父親義的其他詞匯,然由表可見,先秦兩漢時期,“父”在表示“父親”義中猶占據(jù)著絕對主導的地位。
“父”作為“父親”義在此時期主要以單音節(jié)詞的形式出現(xiàn),如:
(1)王事靡盬,不遑將父。《小雅·四牡》
(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墩撜Z·學而第一》
(3)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4)是故上視下如子,則下視上如父?!痘茨献印け杂枴?/p>
二、“爸”的出現(xiàn)及與“父”的淵源
“爸”字的考釋最早也可追溯到《廣雅·釋親》:“爸,父也?!?,從出現(xiàn)就承載“父親”義的“爸”字詞義較“父”字更少,除了表達“父親”的意思之外,只有以下兩種含義:
(1)老者的尊稱:“爸,夷語稱老者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薄墩滞ā?/p>
(2)叔父:現(xiàn)在蜀地一些方言中可見。
關于“爸”的出現(xiàn),歷代有不同的看法?!都崱ざM韻》:“爸,吳人呼父為爸?!薄蹲謪R》:“爸,羌人呼父也?!彼未摹都崱氛J為“爸”源自吳人對父親的稱呼,而明代的《字匯》則表示“爸”是羌人對父親的稱呼,但兩本書對這個字的產(chǎn)生都并沒有過多的闡釋。《正字通》:“爸,夷語稱老者八八或巴巴,后人因加父作爸字?!卑凑赵摃目捶?,“爸”是一個形聲字,是按照夷人對男性長者的稱呼音譯過來,加上“父”作為形旁表意,但最初并非表“父親”義,而是表男性長者。
根據(jù)王念孫的結論,“爸”很有可能在起源時期與“父”為同字母的字?!案浮弊衷缙谧钪饕恼Z音記錄來自《唐韻》:“父,扶雨切。”而《唐韻》中對“守溫三十六字母”字母之一的“奉”字的記載是:“奉,扶壟切?!笨芍谥泄艜r期,“父”字的聲母與“奉”相同,是全濁輕唇音。——又根據(jù)王力先生“古無輕唇音”的理論,上古時期,“父”字應歸入全濁重唇音“并母”中去。又“爸”字最早語音記錄來自《玉篇》:“爸,蒲可切?!倍稄V韻》對“并(并)”字的記錄是:“并,蒲迥切?!彼钥赏茢嘣谥泄艜r期 “爸”和 “并”聲母應相同,為全濁重唇音,這個聲母從上古時期到中古時期沒有發(fā)生變化,在上古時期也同樣是全濁重唇音,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爸”在起源時期與“父”為同字母的字,“聲轉”一說可證也。
值得思考的是,雖然從三國時期的《廣雅》開始,許多字表、韻書都收錄了“爸”字,但我們很難在具體的應用和正式的場合中見到這個稱謂?!鞍职帧弊鳛楦赣H的稱呼被廣泛運用以及替代 “父”和 “爹”,已經(jīng)是清代末年之后了,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里有“爸爸穿了媽的褲子出來,媽在那里急著沒有褲子穿呢?!薄@時作為“父親”義,“爸”字通常迭成雙音節(jié)詞“爸爸”出現(xiàn),這應與西洋文化的傳入有密切聯(lián)系,西方許多語言中對父親的稱呼都是“papa”,可以說在中文里這是一個音+意譯的詞,與古漢語中單音節(jié)詞“爸”字已不盡相同。
三、“爺(邪、耶)”的強勢地位
根據(jù)陳順成的意見,“爺”由“耶”加形部演變而來,而“耶”又是“邪”的假借字,用以記錄“父親”一義,“耶”表父親義最晚不遲于東晉。《玉篇·父部》:“爺,俗為父爺字?!惫跽J為,“爺”字有同音的多種寫法,可以猜測它是外語音譯詞(暫無足夠證據(jù))。
“爺”成為“父親”義的書面高頻詞,應始于唐代,唐時“爺”字入文人詩已成常態(tài),如元稹的《別毅郎兩首》:“爾爺只為一杯酒,此別那知死與生?!?、“愛惜爾爺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盧仝《示添丁》:“氣力龍鐘頭欲白,憑仗添丁莫惱爺?!钡鹊?。“爺”字能被寫入詩,說明它已經(jīng)被包括文人在內(nèi)的社會各群體普遍接受。相對地,此時“爸”、“爹”二字幾乎從未見在文人詩中任何的記載?!盃敗钡臅娴匚浑m仍低于“父”字,但遠高于“爸”、“爹”等字,可見其強勢。
關于“爺”的強勢地位,郭熙解釋了原因:“(1)原來使用‘爸的人遷移走了,這一移動使另一地方有了‘爸……;(2)‘爺原來的使用者成了新的主人,取得了優(yōu)越的地位;(3)大唐盛世對語言的使用表達出自己的寬容……語言項目的勝利靠的是自身的力量?!?/p>
“爺”的使用到唐末逐步衰落,這伴隨著“爹”的興起。
四、“爹”的產(chǎn)生與使用范圍
現(xiàn)存文獻資料中,“爸”字的考釋最早可追溯到《廣雅·釋親》(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爹,父也?!边@是一個確切的表“父親”義的詞,一般認為這是方言詞——《康熙字典》:“《南史·梁始興王憺傳》:‘詔征還朝,人歌曰: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乳我。荊土方言謂父為爹,故云。《廣韻》:‘爹,北方人呼父。與南史不合?!薄赌鲜贰泛汀稄V韻》對“爹”使用范圍的闡釋出現(xiàn)了矛盾,目前所見更多學者支持《南史》的說法。如吳曾《能改漫齋錄》卷一:“荊土方言謂父為爹?!薄敦ザ房籍悺峰X大昕按:“南史多俗語,如呼父為爹。”在地理范圍上,我們可以認為“爹”在湖北等地最先起源,至于《廣韻》中出現(xiàn)的矛盾,應該是“爹”作為“父親”之稱謂,后來在各地廣泛使用的結果。
關于“爹”的運用,由現(xiàn)存數(shù)據(jù)可知,“爹”一般用于口語,書面語記載較少。且更多用于女子對父親的稱呼,如韓愈寫《昌黎集·二三·祭女孥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用的是亡女的口吻。我認為“爹”是近代漢語口語表達“父親”義最主要的詞,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超越了“父”在口語表達中的地位,但這時候的“父”字仍是書面語的主導者,二者有不同的分工。我們從一些話本中得到左證,以《清平山堂話本》為例,計算對話中出現(xiàn)的表父親義“爹”和“父”次數(shù):
《快嘴李翠蓮》《戒指兒記》以及《花燈轎蓮女成佛記》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們的對話里對父親的稱呼更多是“爹”、“爹爹”,以男性為主人公的《合同文字記》使用“爹”表“父親”義則比例較小。
五、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首先,“父” 在先秦兩漢時期全方位占據(jù)“父親”義的主導地位;其次,“爸”源于“父”的聲轉,曾長期作為低頻詞;“爺”作為“父親”義在唐朝占據(jù)書面語的強勢地位,但地位不及“父”字?!暗痹从谇G地方言,在唐(中后期)以后成為(女性)“父親”義主要的口語表達,“父”仍占據(jù)書面語的主導地位;最后,清代末年以后直到今天,受西方語言的影響,“爸”成為“父親”義最主要的表達。
參考文獻
[1]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M]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2008:96.
[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58.
[3] 宗福邦.故訓匯纂[M]北京:商務印書局,2003:1390.
[4]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
[5]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M]北京: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
[6] 王念孫.廣雅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3:200.
[7] 黃志婷.常用詞“母”、“娘”、“媽”歷時關系研究[J].漢字文化,2013(3):49-56.
[8] 楊世鐵.漢語常用詞研究說略[J].語言學研究.2010,24(4):128-131.
[9] 陳順成.親屬稱謂詞“耶”、“爺”的歷時考察——附論“孃”、“娘”[J].古漢語研究,2013(1):33-38.
[10] 郭熙.對漢語中父親稱謂系列的多角度考察[J]中國語文,2006(2):16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