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的語文教學普遍忽視的是作文教學。不是老師們不重視作文教學,而是有時真的狗咬刺猬——無從下手。所以,每當聽公開課的時候,我往往聽到的多數(shù)是閱讀教學,而逃避作文教學。久而久之,作文教學就像被打入冷宮,無人問津。久而久之,談到作文教學,老師們便頭疼。學生更是如此,聽到寫作文,便搖頭嘆息。有時甚至會說:“寫作文難,難于上青天?!?/p>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作文教學;教學觀
為什么老師這么怕教作文,學生這么怕寫作文?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平時的教學觀察,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師生兩方面的,一是教師教不得法,二是學生寫不得法。
在一次以“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指導”為主題的培訓之后,我意識到我不能再逃避了,需要在自己薄弱的地方多去研究。于是,當上到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作文課時,我決定在這一單元的作文課上做一次文章,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于是,我大膽地備寫了習作課——《秋天的圖畫》。
這次的習作是描寫自然景色的,對于這樣的文章,學生的心中是不缺乏景的,紛飛的樹葉、南飛的大雁、淅淅瀝瀝的秋雨、飄香的瓜果……學生可以隨處看到這樣的秋景,可是怎樣我手寫我心?怎樣把眼中的秋景通過手中的筆清晰而有章法的描繪出來?這就需要寫作的章法。既然老師教不得法,學生寫不得法,那我就從“法”入手。寫法從哪里來?從范文中來。
于是,我從三年級的各個版本中搜集了三篇范文《秋天的圖畫》、兩篇不同版本的《秋天》,通過研讀這三篇文章,發(fā)現(xiàn)這三篇文章分別用不同的構(gòu)思方法描寫了秋天的圖畫,有的是一處一處的寫,寫完這一處的秋景接著寫下一處秋景;有的是總寫一段,贊美秋天之美,然后分寫幾段,把每一處的秋景通過生動的語言,情景交融把自己眼中的秋天描繪出來;也有的結(jié)構(gòu)正好相反,先分別描寫幾處秋天的景物,最后總結(jié)……這些范文從結(jié)構(gòu)上看,層次非常清晰,或分述,或總分,或分總,亦或是總分總。我也要讓學生也學著這樣的構(gòu)思方法去構(gòu)思自己的文章,學習作者表達方法。
選擇范文也很關(guān)鍵,難度不能高于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學生通過范文確實能感悟到些什么,不然一切都徒勞無功。
選好范文后首先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范文,真正做到每個人都能從閱讀中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有所把握,對作者的表達方式有所感悟。然后小組充分交流自己從習作的角度的閱讀感悟,在互相分享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最后集體交流,老師引導總結(jié),提升每個學生的認識。引導總結(jié)時,主要目標一定要突顯得非常鮮明,少迂回曲折。構(gòu)思規(guī)律的點示要非常精致,少泛泛說明。
通過課堂檢測,發(fā)現(xiàn)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慢慢領(lǐng)悟這種構(gòu)思方法,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認識。雖然第一次這樣上作文課學生不太適應,但是,同學們腦海中最起碼有了許多關(guān)于作文的術(shù)語——總寫一段,分寫幾段;分寫幾段,承接描寫;分寫幾處,一處一處寫。多用雅詞,善于聯(lián)想,巧用修辭。嘴上這樣說,說明心中這樣想,之后就會手下這樣寫,再通過長此這樣訓練,學生的習作應該不會東拼西湊,胡言亂語了,最起碼有了一定的章法,條理上會清晰很多。再加上適當?shù)囊龑?,把平日里積累的優(yōu)美語段寫作文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這樣學生既不愁寫作文又還有章可循,也不至于讓學生們談作文色變了。通過實踐,同學們寫出的習作比以往條理清楚,景物描寫優(yōu)美,合理巧妙地加以聯(lián)想。
對于老師來說,習作教學真的很難;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文真的很煩??赏ㄟ^這樣的實踐,讓學生摸著石頭過了河,學生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對作文少了幾分畏懼,多了一絲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即使難學生也有動力去克服。
通過這樣的實踐,老師在尋找范文中擴大了閱讀范圍,甄別篩選適合不同年齡閱讀的范文,對老師也是一種挑戰(zhàn),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利用范文學習寫作的方法,對于師生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學生在研讀范文的過程中,學著構(gòu)思習作,學著描寫景物,慢慢領(lǐng)悟著寫作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老師通過研讀范文,不僅欣賞了美文,而且提高了解讀文本的能力,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文章的美點。運用專業(yè)的術(shù)語解讀文本本身就是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種進步。“把直路走彎”是我們固有的一種教學習慣,所以要改變自己陳舊且不適合學生學習的習慣。
所以,不僅寫景的文章可以這樣教學,寫人敘事的文章也可以這樣教學。在生活中表現(xiàn)一個人的鮮明個性,可以抓住“五個一”來寫,一場景、一個人、一件事、一特點、一手法。
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是適合學生的,學生善于運用的都可以嘗試去運用,只有通過實踐檢驗之后,我們才能逐步積累寫作教學的經(jīng)驗,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總結(jié)得失,逐步提高習作教學能力。
學習是實踐的基石,實踐是成長的途徑,成長是最大的快樂。一次艱難地摸索,一回勇敢地嘗試,一生寶貴的財富。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在嘗試中才能不斷地總結(jié)出教學新法,才會讓我們不再“談作文色變”,而是堅定了我研究作文教學之心。
參考文獻:
[1]李文清.寫作教學改革勢在必行[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02).
[2]黃健民.淺談素質(zhì)教育中的寫作教學改革[N].新余高專學報,2001(03).
[3]高榮盛.寫作教學改革要抓根本[N].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03).
作者簡介:
崔美蓮,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