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隨之提出的新課改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方法的相關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采用生動教學課堂形式開展相關教學,合理、有效地保護學生探索未知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在高中教學階段,高中化學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精神、培養(yǎng)學生科學邏輯思維的重要教學途徑和手段,對學生展開高中化學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但是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由于巨大的學生壓力以及較大的學習負擔已經(jīng)被打磨的幾乎殆盡。為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那種強烈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激情是現(xiàn)下教師值得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高中化學的認識可以歸于三個字:知識點。在教學中,教師不斷對相關化學理論知識進行著重強調,將化學知識依據(jù)考試涉及的范圍以及考察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劃分;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都是對應考試的化學知識,學生并沒有思考過學習這些化學知識的用途,學生沒有從內心上思考學好這些化學知識的目的以及對應的意義。而且,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展開嚴重超負荷的習題訓練,促使學生通過大量習題的訓練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越來越感到厭倦,而且化學知識比較瑣碎,不易記憶,學生會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以及學習中的困難逐漸喪失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和學習動力。
一、 活化教學課堂導入方式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課堂導入方式往往是“開門見山”式,即教師將書本上的教學知識直接照搬給學生,比較直接死板地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認為學習化學知識只需將相關知識深深地記憶在腦海中就行,因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幾乎不運用大腦進行思考,而是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對于學生思維方式的提升和發(fā)展十分不利,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活化教學課堂導入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并合理地啟發(fā)學生思考,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化學家為教學切入點,導入與之相對應的化學教學內容,從化學家的個人事跡或者其具有的化學探究性精神為教學基點,圍繞基點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從而逐漸引入相關教學內容。比如:在惰性氣體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拉姆塞這位化學家,作為惰性氣體之父的拉姆塞具備的實驗探究性精神值得學生學習,教師可以以拉姆塞小時候的故事提高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活化教學課堂導入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學元素展現(xiàn)給學生,刺激學生的思維細胞,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化學知識。比如:在有關鐵的氧化物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時,在教學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鐵的氧化物發(fā)生相關化學反應時的現(xiàn)象,在學生看到絢麗的化學現(xiàn)象之后,學生會對相關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學生會更加深入地投入到相關教學內容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二、 轉變教學觀念,打破應試教學的壁壘
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觀念促使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教導學生考試技巧,傳授化學理論知識,將化學教學內容依據(jù)考試的重難點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不只是教師注重考試分數(shù),更是在學生當中掀起了一股應試熱潮,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考試的基礎上,而沒有對相應化學知識真正地從本質上進行深度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固定性思維,以致于一些化學實驗現(xiàn)象可以借助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解答學生都不會進行相關的運用。為此,為了全面提升學生化學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打破應試傳統(tǒng)教學的壁壘,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能力。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正確對待考試,不能因為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對待,要深度提升自己對考試的認識,不在教學課堂上高度強調考試知識點,然后,教師要為學生普及有關考試的意義,讓學生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考試,讓學生通過考試不斷提升自己以及完善自己的知識范圍。另外,教師要從考試中合理地引導學生認清自身學習狀況,利用考試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以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的不足,從而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深度講解,從而完善教學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三、 實驗探究性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性思維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由于考試中并沒有對高中化學實驗進行相應的要求,教師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加快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中省去了化學實驗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單一地進行理論教學內容的傳授?;瘜W教學的目的以及意義就是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化學探究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地對學生相關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性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在進行相關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設置一定的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問題,啟發(fā)學生進行相關思考,拓展以及延伸學生的思維,不能依照死板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對已存的實驗結果進行驗證,要合理地引導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思考每一個實驗的步驟和細節(jié),將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以及嚴謹性思維利用到相關化學實驗中,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是傳授學生化學知識、鍛煉學生嚴謹性化學思維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活化教學課堂導入方式,增加化學知識的趣味性,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突破出來,探究更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全面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任勤子.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人間,2016,224(29).
[2]張婷婷.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作者簡介:
王勇生,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沭陽縣修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