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摘要】 通過濃硝酸的學習,學生對濃酸的性質(zhì)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濃硫酸的性質(zhì),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應用能力。
【關鍵詞】 濃硫酸 氧化性 遷移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3-161-01
0
一、設計背景
當前的化學教育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就是較多的教師照本宣科、羅列教材知識點和高考說明中的考點,再用較多的習題讓學生去訓練。造成的后果是當教師就某個知識點或考點去調(diào)查學生是否掌握時,學生都說會了,但一旦考查到這一知識點或考點時,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生在高考命題人設置的新情景素材中很難正確遷移應用,得不出相應的正確結(jié)論?;瘜W教學的有效性要看學生學習能否從一個問題遷移到另外一問題,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外一個情境,從一種物質(zhì)遷移到另外一種物質(zhì)中。
二、設計思路
濃硫酸的性質(zhì)主要包括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而平時我們常用濃硫酸作為干燥劑,學生對吸水性較為清楚。通過“黑面包”實驗學生對脫水性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一節(jié)內(nèi)容中學生學習了硝酸的氧化性,是由+5價的氮原子表現(xiàn)出來了,那么濃硫酸中的硫元素+6價,也是處在該元素的最高價態(tài),那么是否也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由濃硝酸的強氧化性遷移至濃硫酸強氧化性的學習。
三、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濃硫酸給水的情書》
親愛的水:
您好!請允許我這樣叫你,我是98%的濃硫酸。其實長時間以來,我一直深愛著你。每當我遇上你,我就有種沸騰的感覺,全身會發(fā)出大量的熱。當我見不到你時,我甚至會在空氣中尋找你的氣息,尋找你的每一絲痕跡。水,請你不要逃避,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會找到你,就算你逃到有機物中,我也會奪取氫氧重新合成你,因為我愛你!
水,我刻骨銘心的愛著你,永遠。我為你可以付出一切,為了你,變成稀硫酸,我也不會后悔。就算我變?yōu)橄×蛩幔覍δ愕男囊膊粫?,因為我是不揮發(fā)的,這點我比硝酸強。
愛你的硫酸
[提問]請大家認真閱讀這封情書,從這里了解到了什么?這里面提到濃硫酸具有哪些性質(zhì)?
[歸納]吸水性、脫水性。
[提問]除了這些性質(zhì)還有哪些性質(zhì)?(從元素的化合價角度分析)
[學生]強氧化性。
[提問]我們之前還學習過哪種濃酸?
[學生]濃HNO3中N處于最高價,+5價,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提問]濃H2SO4中S處于最高價,+6價,有強氧化性。能氧化Cu嗎?
[探究活動1]銅與濃硫酸能否發(fā)生反應呢?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在常溫下能反應;
猜想2:在常溫下不能反應,但在加熱條件下能反應;(預測反應的產(chǎn)物)
猜想3:在加熱條件下也不能反應.
[試劑和儀器]銅絲、濃硫酸、品紅、氫氧化鈉溶液、燒杯、鐵架臺、酒精燈、洗氣瓶、試管
[設計實驗方案]請大家根據(jù)提供的試劑,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上述猜想。
[實驗與事實]
操作1:將一小塊銅片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濃硫酸,無明顯現(xiàn)象;
操作2:加熱該試管,銅片上有氣泡生成,并聞到刺激性氣味;
操作3:檢驗產(chǎn)生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檢驗方法及現(xiàn)象略);
操作4:立即停止加熱;
操作5:將試管中的殘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藍色
[結(jié)論與解釋]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2正確的。(填序號)
(2)經(jīng)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SO2,立即停止加熱是為了避免產(chǎn)生更多的SO2;
(3)銅跟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產(chǎn)物是SO2和CuSO4.
請大家根據(jù)實驗寫出銅與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結(jié)論]
[討論]濃硝酸和濃硫酸都能分別與銅反應,試比較反應有何異同
[討論歸納]相同:氧化還原反應;N、S表現(xiàn)氧化性;反應物2種,產(chǎn)物3種;酸表現(xiàn)氧化性和酸性;金屬+酸-鹽+氧化物+水;
[試一試]請大家寫出Zn與H2SO4(濃)反應的方程式
生]Zn+2H2SO4(濃) === ZnSO4+SO2↑+2H2O,Zn+H2SO4=ZnSO4+H2↑
[遷移應用]根據(jù)C與濃硝酸反應的原理,相應寫出C與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
不同:濃硫酸反應要加熱
結(jié)論: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濃硫酸
四、結(jié)語
本堂課的最大亮點在于情境的設置,以《濃硫酸給水的情書》作為本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濃硫酸給水的情書),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揭示課堂教學的主攻方向,學生覺得很新鮮,在情書中不僅復習了濃硫酸的性質(zhì),而且還指出了濃硫酸和硝酸揮發(fā)性的不同,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一下子被調(diào)到起來了。
[ 參 考 文 獻 ]
[1]舒雄魁.淺談學習遷移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文理導航,2014(3):42-44.
[2]顧援.遷移與課堂教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0):78-82.
[3]別同玉.遷移理論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學,2002(1):38-39.
[4]陳玉金.淺談學習遷移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課堂,2015(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