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加琪 許炳坤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 蕪湖 24100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于2013年的9月和10月提出的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然而,各國的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使得“一帶一路”在各國引起了不同的反響。境外媒體對“一帶一路”做出了諸多報道,對諸如中國力推“一帶一路”的真正意圖、誰將成為“一帶一路”的真正受益者等問題提出了一些獨立見解,其中,關于“一帶一路”的影響問題是一個重要的聚焦點。通過這些報道可以對美國主流媒體關于“一帶一路”的批評話語進行分析研究。
將語料庫語言學應用于CDA研究在國外早已開始。Hardt-Mautner(1995)是第一位倡導將批評話語分析和語料庫技術結合的學者,他認為語料庫強大的技術能夠支持對大量語篇進行定性研究的工作。Stubbs(1996)在《語篇和語料庫分析:計算機輔助下的語言和文化研究》一書中論證了語料庫工具對于揭示話語內涵意義和意識形態(tài)的輔助作用。類似的研究還有:Piper(2000)利用搭配詞分析的方法,解讀有關終身學習的英國及歐盟的政府文件,發(fā)現關于終身學習的話語充滿各種各樣的議題,有著不同的權利關系和文化困惑。Fairclough(2000)對新工黨語料庫中的主題詞new進行了深入研究,發(fā)現在基于新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企業(yè)贏得了更大的社會公平。Salama(2011)也使用了語料庫來分析政治語篇。Mulderrig(2011,2012)使用語料庫分析了教育教學語篇。Baker(2012)、Kim(2014)、Hansen(2016)使用語料庫分析了新聞媒體語篇。這些研究都表明語料庫分析可以更有效地揭示話語內涵和意識形態(tài)。
目前,國內學者對于“一帶一路”這一熱點話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聞傳播、政治學領域。對于新聞報道的話語研究為數不多,張少奇(2017)對比研究了中美媒體關于中國的“一帶一路”新聞報道,但是他沒有將語料庫技術應用到話語分析中去,人工分析會使結論帶有主觀色彩。本文通過從《華盛頓郵報》官網收集2018年2月到2018年5月對“一帶一路”的相關報道20篇,自建小型語料庫,然后采用Antconc3.5.7w語料庫輔助的方法來對美國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道進行批評話語分析,從高頻詞、索引行揭示美國主流報紙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使得出的結論更加客觀和全面。
語料庫語言學視語言為社會現象,必然關注“語境”,所以語境對于語料庫語言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概念。語料庫的核心工具“索引”的另外一個名稱就是“語境中的關鍵詞”。通過“索引”分析文本,能夠分析詞語的上下文。所以要分析美國媒體對于“一帶一路”的態(tài)度,就可觀察其周圍詞語的評價意義。語料庫的“索引行”工具為此提供了方便,比如用Antconc3.5.7w制作的《華盛頓郵報》有關“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報道的索引行(見表1)。
如表2所示,China,Chinese,China’s,road,belt,economic,trade,world,power,infrastructure 等位居高頻詞前列,突出了文本主題和內容?!耙粠б宦贰保╞elt、road)倡議是由中國(China、Chinese)發(fā)起的,中國的(China’s)自然也位于主導地位?!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的目的是推動世界各國構建一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使得貿易發(fā)展。從economic、trade、world、
表1 有關“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報道的索引行
表2 前10位高頻實義詞
由表1可以看出美國主流媒體對于“一帶一路”持比較肯定的態(tài)度。例如,他們認為,“一帶一路”是一項公共建設發(fā)展的計劃(an infra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plan),能夠促進經濟的發(fā)展(its flagship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中國的“一帶一路”是東北亞地區(qū)的高級顧問(senior adviser),也是他們的保護傘(has become an umbrella)。同時美國主流媒體也沒有否認“一帶一路”的強大號召力,“一帶一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 has drawn in partners),“一帶一路”創(chuàng)造世界經濟新秩序( the creation of an economic world order)。他們也肯定“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重要地位(central to Xi’s plan)。由此可見,美國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持有較為肯定的態(tài)度,在他們眼中,“一帶一路”能夠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經濟秩序。
詞頻也是語料庫分析中最核心的概念(Baker,2006:47),它可以“揭示社會的關注熱點”(Hunston,2002:118)。Stubbs(1996:169)發(fā)現:“對于反復出現的措辭研究在語言和意識形態(tài)的研究中具有中心意義,能夠為文化是如何通過詞匯型式表達的提供實證性證據?!痹~頻統(tǒng)計可以使研究者注意到語言的顯著特征,同時可以推知文本的主題及主要內容。以Antconc3.5.7w為檢索軟件,將功能詞排除在高頻詞外,得到前10位高頻實義詞(見表2)。
infrastructure的頻次可以看出美國主流媒體對于“一帶一路”的報道主要是圍繞經濟(economic)、貿易(trade),以及對世界(world)各國的發(fā)展機遇,公共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的建設展開的。
本文以美國《華盛頓郵報》對于“一帶一路”的相關報道為研究對象,以批評話語分析為視角,對此進行探索。闡述如何通過分析索引行、高頻詞揭示美國主流報紙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語料庫分析表明美國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持積極的態(tài)度,將其與經濟發(fā)展,貿易往來相關聯。我們也應時刻關注外媒視野中的“一帶一路”的形象變化,為“一帶一路”的推廣和宣傳完善話語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