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摘 要:聲樂課程是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聲樂課程包括樂理、視唱、綜合舞臺實訓等課程,這些課程對聲樂課程都有很重要的支撐作用。所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與技巧;具備扎實的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聲樂演唱及表演能力;通過聲樂作品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只有對高校聲樂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為學生以后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
一、高校聲樂課程的教學任務
首先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崗位要承擔的工作任務需要具備的能力、知識和素質。這些能力、知識和素質與本課程的關系(讓學生知道本課程的學習內容與目標),本課程與前、后續(xù)課程的關系。其次,告訴學生本課程能力訓練項目(結合學生自身條件選定的歌曲展開教學)及實施途徑(發(fā)聲訓練、歌曲演唱、課堂匯課、階段性聲樂匯報、積極參與校內外藝術活動等)。其三,讓學生知道本課程是以歌曲作為項目載體,突出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音樂想象力、歌曲表現力和詮釋作品的能力,要學生了解歌曲的詞曲作者,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歌曲的音樂特點和音樂風格等一系列過程。其四,讓學生了解本課程五個學期的學習安排、要求及本課程的考核方案。
在聲樂課的學習中通過練聲、演唱提升同學們的演唱水平,進而達到音樂表演的目的。比如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金鐵霖、晁浩建等都用一些很有針對性的練聲曲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只有提高演唱水平,才能在舞臺上順利表演,進而達到順利就業(yè)的目的。
本專業(yè)培養(yǎng)掌握音樂表演專業(yè)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音樂表演能力和音樂培訓、輔導能力,能夠在各級各類藝術演出團體、文化傳播和演藝公司以及基層文化館站、社會文化培訓機構,從事音樂表演、文藝活動組織與策劃、藝術輔導和社會培訓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高校聲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高校聲樂教學要引導大學生學習正確的聲樂理論,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例如,教師不但要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大學生觀看聲樂名家聲樂教學視頻,而且要組織大學生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在實踐中成長。同時,每周班級進行演出匯報活動,并且在學生之間互提建議。
(一)聲樂教學目標設計
總體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與技巧;具備扎實的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聲樂演唱及表演能力;通過聲樂作品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力目標:1.能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演唱不同風格的中、外聲樂作品;2.能夠全面分析聲樂作品;3.能夠具有一定的舞臺表演能力。
知識目標:1.掌握歌唱的發(fā)聲原理與方法;2.熟悉歌唱的呼吸、共鳴、語言;3.了解嗓音的保健。
素質目標:1.具備良好的聲樂藝術審美素質;2.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3.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大學生聲樂能力訓練的創(chuàng)新設計
大學生聲樂能力訓練應該從能力目標、知識目標、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等方面入手。
1.氣息訓練包括吹唇訓練、吸氣呼氣訓練與嘆氣訓練。其中,吹唇訓練要求掌握吹唇的基本要領,每日都要進行吹唇訓練,可以組織學生現場進行吹唇表演與比賽;吸氣呼氣訓練要求能夠正確掌握進行呼吸的方法,把握呼吸的基本要求,每日體會平躺時腹式呼吸的感覺,教師要向大家正確展示呼吸的動作;嘆氣訓練要求能夠把氣息正確地嘆到橫膈膜感覺,同時掌握嘆氣的要領以及橫膈膜的作用,嘆氣時腹部保持氣息,向橫膈膜嘆氣,教師要向學生展示正確的嘆氣方法。
2.咬字、吐字訓練包括字頭的訓練與歸韻的訓練。其中,字頭的訓練要求能夠輕重適當地咬字吐字,掌握字頭的概念,并有正確的理解,朗誦歌詞、朗誦發(fā)音準確。歸韻的訓練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在歌唱中歸韻,掌握歸韻的基本知識,朗誦歌詞、朗誦發(fā)音要準確。
3.共鳴訓練包括胸聲的訓練與頭聲訓練。胸聲的訓練要求能夠正確地找到胸聲的位置,掌握胸腔共鳴的基本知識,在胸口處換字發(fā)音,學生要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頭聲訓練要求能夠正確地掌握訓練頭聲的辦法,掌握訓練頭聲的基本方法,學生每日進行哼鳴等其他方式的訓練,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
4.高音的訓練包括假聲位置訓練、U管的訓練與換聲訓練。其中假聲位置訓練要求能夠發(fā)出準確的假聲,能夠用假聲帶出真聲,掌握位置的概念,掌握真假混合聲的概念,先進行假聲位置訓練,再以假聲帶真聲,學生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U管的訓練要求能夠用U管進行發(fā)聲,掌握U管的概念,每日用U的感覺練聲,學生要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換聲訓練要求能夠在換聲區(qū)正確換聲,掌握換聲的要點知識,每日進行換字練習,學生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
5.綜合訓練包括喉底換字訓練與歌曲處理訓練。喉底換字訓練要求能夠在喉底換字發(fā)聲,掌握喉底換字的含義,每日練習喉底換字,向教師展示正確的發(fā)聲效果。歌曲處理訓練要求能夠對歌曲進行適當的處理,掌握歌曲演唱處理的基本原則,依據歌曲處理原則進行歌曲處理,進行演唱以展示歌曲處理效果。
(三)教學案例的創(chuàng)新
在聲樂作品《帕米爾 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教學中,首先要了解山西民歌《帕米爾 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歌詞內容以及旋律,知道處理歌曲的一些技巧:剛柔、斷連、對比。通過對民族唱法的學習,掌握科學的發(fā)聲原理,為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奠定基礎。通過演唱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和深刻內涵的歌詞,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教師要引導大學生正確地感受到穩(wěn)定氣息的辦法;能夠掌握正確的吸氣方法;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演唱風格;了解氣息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帕米爾 我的家鄉(xiāng)多么美》的作品風格特點。教師不但要給學生講解聲樂知識,而且要指導學生練聲,學生跟伴奏演唱作品。
在聲樂作品《鄉(xiāng)音鄉(xiāng)情》的教學中,首先要了解歌曲《鄉(xiāng)音鄉(xiāng)情》的歌詞內容以及旋律,要求大學生知道處理歌曲的一些技巧:剛柔、斷連、對比。通過對科學唱法的學習,掌握科學的發(fā)聲原理。通過演唱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和深刻內涵的歌詞,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要教會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嘆氣的歌唱方法;能夠正確地在歌唱中咬字;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演唱風格;了解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了解歌曲的風格特點。教師不但要分析作品及作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而且要指導學生練聲,指導學生演唱聲樂作品。
在聲樂作品《古老的歌》的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大學生了解創(chuàng)作歌曲《古老的歌》的歌詞內容以及旋律,知道處理歌曲的一些技巧:剛柔、斷連、對比。教師要引導大學生能夠正確地把握氣息;能夠準確把握《古老的歌》的演唱風格;充分了解體會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品情感。教師不但要分析作品及作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而且要指導學生練聲,指導學生演唱作品。
在聲樂作品《多情的土地》的教學過程中,首先了解創(chuàng)作歌曲《多情的土地》的歌詞內容以及旋律,知道處理歌曲的一些技巧:剛柔、斷連、對比。通過對民族唱法的學習,掌握科學的發(fā)聲原理,為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奠定基礎。教師要引導大學生能夠準確進行哼鳴訓練;能在演唱聲樂作品中正確體現作品風格;了解哼鳴訓練的重要作用;了解歌曲的作品風格以及演唱要求。教師不但要分析作品及作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而且要指導學生練聲,指導學生演唱作品,學生跟伴奏演唱作品。
在聲樂作品《我的太陽》的教學過程中,首先了解美聲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陽》的歌詞內容以及旋律,知道處理歌曲的一些技巧:剛柔、斷連、對比。要求大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喉底換字的方法;能夠較好體現歌曲的演唱風格以及感情;了解歌曲產生地的風俗人情;了解喉底換字的重要作用。教師不但要分析作品及作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而且要指導學生練聲,指導學生演唱作品。
(四)課程特色與創(chuàng)新
學生在練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把日常的課堂當作演出現場,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模擬從演出前的準備,到舞臺表演再到謝幕一系列活動中會發(fā)生的情況,針對不同情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情境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真正走上舞臺打下了良好基礎,能夠使學生從容的面對社會活動。
1.練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2.模擬舞臺(把課堂當作舞臺)——情境教學模式。
3.社會實踐(參加校內外藝術活動)——真實實踐過程。
(五)課后體會
1.讓學生多動腦,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造性地演唱歌曲。2.教師的功夫更多是在課外,項目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效率。3.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4.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個性發(fā)展。5.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文體活動,時刻鍛煉自己,從中獲取經驗。
(六)考核方案的創(chuàng)新
1.考核分值分配
(1)學習態(tài)度 10%,包括出勤情況、上課態(tài)度。
(2)作業(yè)完成情況10%,包括歌曲完整演唱、有無忘詞、歌曲能否及時學會。
(3)參加演出10%,學生積極參加演出,并有相關照片證明。
(4)期末考試70%,以晚會演出的形式進行考試,除教師打分外,設觀眾評議,并反饋本人。
2.評分標準
60-70分:能夠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音準、節(jié)奏尚可,歌唱方法無明顯毛病。
70-80分:音域能夠達到f2以上,音準、節(jié)奏準確、共鳴較好,氣息流暢,吐字較清晰,喉頭較穩(wěn)定,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80-90分:自然嗓音條件良好,音域達到g2以上,音準、節(jié)奏準確、共鳴較好,氣息流暢,基本功扎實,喉頭穩(wěn)定,藝術表現力強,曲目難度較大。
90分以上:嗓音條件很好,音域寬廣,歌唱技術全面完美,樂感好,演唱藝術感染力強,曲目難度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希望通過高校聲樂教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大學生能夠在舞臺上演唱、表演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歌曲,能夠為藝術團體以及企事業(yè)單位文藝活動組織演出節(jié)目。
作者單位:
鄭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