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霞
摘 要:幼兒能在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過程中萌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獲得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文章從戶外美園林、拓寬自然探究,田園小農場、發(fā)展多維品質,班級自然角、提升多元能力幾方面探索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的途徑。
關鍵詞:幼兒;自然環(huán)境;綠色;農場
中圖分類號:G61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1-0069-01
幼兒能在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過程中萌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獲得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幼兒園的環(huán)境是自然界的縮影,是幼兒認識大自然的窗口,是幼兒快樂成長的伙伴。茵茵綠色,從播種到收獲,記載著幼兒的歡聲笑語,記錄著孩子們的點滴探索,讓幼兒共享綠色,感受生命之美。
孩子們會細致地觀察蝸牛的外形特點,會研究螞蟻是如何搬運超體重食物的,各種有趣的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探索大自然生命成長的興趣,從而生成一系列活的課程。1)廣利用——充分利用幼兒園現有的園林資源,展開一系列活動。要通過調查、統(tǒng)計的方式讓幼兒加深對植物的認識,深入了解這些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長周期等,增加孩子們對這些自然生命的知識儲備,而不是讓這些綠植僅僅成為擺設。2)多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圍繞問題,進行交流討論。要讓他們學會用查閱資料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設想。在此過程中,他們不但發(fā)展了口語能力,還提高了閱讀興趣和思維辯證能力。3)我認領——幼兒園的果樹眾多,但果實往往會被鳥類、蟲類吃掉,孩子們非常心疼,于是產生了保護果實的行動設想,開展了“班級認領果樹”合力養(yǎng)護活動。孩子們?yōu)楣麡渲谱髅?、及時除蟲,每天觀察樹葉變化、果實成熟程度等。孩子們產生了集體榮譽感、強化了責任心,同伴間的分工合作能力也顯著提升。4)巧生成——孩子們與植物相伴成長的過程中還有新的驚喜與發(fā)現:在海棠樹下寫生、尋找不同樣的桃花瓣、櫻花飄落時孩子們在樹下歡呼……
小農場是大班幼兒的實驗基地,分別由各個班的孩子承包。孩子們在這里開播的同時,相互借鑒、協(xié)商合作、競爭比較,忙得不亦樂乎。1)互學競爭——孩子們都細心努力呵護著自己班種植的植物,在此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又一個難題,他們就會進行班與班之間的考察,學會借鑒別人的經驗,來改善自己的行為。當大家都有問題時他們會尋求成人的幫助,邀請家長來小農場對癥下藥、解決難題。2)分享共贏——經過一次次的嘗試、失敗、成功、再來,終于等來了收獲。每一寸土地都是孩子們自己翻土、每一種蔬菜都是孩子們自己下種,孩子們還用值班表分工輪崗,對澆水、鋤草、綁藤等活動進行種植記錄。農場不僅是大班孩子的實踐場,也是中班、小班孩子們參觀學習的樂園。
(1)關注材料,把握種植的價值。1)分區(qū)——利用班級空間、墻面,創(chuàng)設平面和立體相結合的自然角環(huán)境,成功為自然角劃分不同的區(qū)域,孩子們商量著將班級自然角分為觀賞區(qū)、飼養(yǎng)區(qū)、種植區(qū)和實驗區(qū),并標識清楚。2)容器——教師發(fā)動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搜集各種廢舊材料作為容器,孩子們用剪、貼、畫、涂的方法進行裝飾,自己動手設計花盆,將環(huán)保和美工相融合,種植器皿創(chuàng)意十足,提高了幼兒的審美情趣。3)選種——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特點進行選種。小班選擇操作相對簡單的綠植進行養(yǎng)護,以觀賞類居多;中大班幼兒選擇根莖類、藤蔓類等植物,并增設適合幼兒學習操作的小實驗,如會發(fā)芽豆類等。
(2)關注行動,提升種植的效度。自主商定管理方法——孩子們自主商定管理方法:輪流值班澆水喂食,減少重復,做到簽到管理,相互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標識的暗示教育作用。圖文表格記錄過程——教師注重引發(fā)孩子們有目的的觀察,采用適合孩子的記錄方式:小班以插卡、打鉤記錄的個體記錄和集體交流分享記錄相結合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中大班則采用圖文表格記錄和圖畫日記記錄的方法,根據比較觀察或實驗的內容進行記錄,從中發(fā)現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3)關注問題,推進種植的深度。面臨問題時,幼兒會調動所有相關的原有經驗,通過推理不斷嘗試,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不斷積累豐富的有益經驗。教師要以幼兒自發(fā)的探究為基礎,幫助幼兒在“種植”活動中設立多個實驗場,以實驗來解析幼兒的問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幼兒的探究能力。
1)孩子的成長——在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過程中,孩子們養(yǎng)成了主動觀察的習慣,積累了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懂得了尊重生命,熱愛自然,體驗快樂。2)教師的發(fā)展——隨著活動的推進,教師追隨孩子,支持他們的需要,預設和生成各種活動,而這些活動不再局限于室內,而是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將活動拓展到戶外。同時,在與孩子共享綠色的過程中,教師們也豐富了種植和養(yǎng)殖經驗。3)家長的轉變——在活動中,家長的轉變是最大的,他們積極參與精彩的自然角活動,支持孩子們的觀察和探究,學會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真正成為幼兒園課程的好助手。無論是大園林、小農場還是班級中的小小自然角,都潛移默化地讓幼兒感悟到生命與自然的和諧與美好,讓幼兒共享綠色,感受生命之美。
參考文獻:
[1]王麗佳.幼兒戶外活動中的教學策略[J].成才之路,2014(18).
[2]王小蘭.挖掘農村自然資源 豐富幼兒戶外活動[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