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杰
摘 要:家國情懷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將家國情懷教育引入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高中生的愛國情感,讓他們樹立起民族自信心??梢哉f,將家國情懷教育深植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現實意義。教師主要對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17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西方文化和思想開始不斷沖擊我國的傳統文化,因此,如何加強傳統文化思想傳承,就成了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將家國情懷教育引入高中歷史教育中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家國情懷教育就是培養(yǎng)高中生對于家庭幸福以及國家富強的理想追求,同時深刻理解家與國之間的聯系,深刻認識到國榮家榮、國敗家衰的道理,培養(yǎng)高中生的愛國情感,同時樹立他們對家庭對祖國的責任感和自豪感。通過對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從中領悟我國人民抵御外敵時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從而激發(fā)民族自豪感,然后將之化為建設祖國的動力。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的作用
(一)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
將家國情懷教育引入高中歷史教學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非常有利。因為家國情懷教育是一種依托于國家的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的敬仰以及對家庭的愛戴,同時它也是我國的一種文化軟實力的體現。不管是古代的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策略,還是現如今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在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高度和諧統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同時,實現路徑都是強調從小事做起。因此,將家國情懷教育落實到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之中,可以有效發(fā)揮歷史教育本身啟示人的作用,借此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1]。
(二)有利于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將家國情懷教育落實到高中歷史教育之中還有利于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工作,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事業(yè)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來說至關重要,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個人素質,而學生的德行發(fā)展將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家國情懷教育有著獨特的德育教育優(yōu)勢;從國家角度出發(fā),高中歷史中的家國情懷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培養(yǎng)出高中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社會責任感,從而更加愛戴自己的祖國;從家庭角度出發(fā),可以培養(yǎng)出高中生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家庭道德理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可以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出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
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方法
(一)改變教學理念
現如今,大部分教師與學校領導都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歷史課程僅僅只是一門參加高考的課程而已,這對于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大家扭轉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教育理念中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對其進行研究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到歷史知識,還能夠拓寬自身的視野。因此,想要加強高中歷史課程中的家國情懷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教學理念[2]。
(二)完善教學內容
除了改變教學理念之外,歷史教師還要完善相應的教學內容。受新課改的影響,歷史教學的標準也在不斷地變化之中,但是其中的家國情懷教育是不變的,因此歷史教師需要在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以及教材背景之下,準確地把握好課程走向,深刻理解掌握課標要求的課程內容,從而對課程標準當中的歷史課程設置背景、歷史課程的基本性質、歷史課程的基本思路與理念、歷史課程三維目標和歷史課程實施建議了如指掌。在進行課程標準的學習時,歷史教師需要深入到配套課程標準解讀的專著以及優(yōu)秀論文之中,對課程標準以及課程設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提升教師的隊伍質量
一個好的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想要加強家國情懷教育就需要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梢酝ㄟ^嚴格把控教師招聘工作來實現這一點。在進行歷史教師招聘工作的時候要嚴格篩選掉其中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以及非歷史科班的人員,保證歷史教師的整體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開設培訓機構來對歷史教師進行培訓,結合每個歷史教師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方法,有效提高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以及教學方法。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設立相應的優(yōu)惠條件來吸引歷史人才,如歷史專業(yè)大學生或研究生到高中教學[3]。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管理工作?,F如今主要是通過評定職稱的方法來進行教師隊伍管理,對此,可以通過打破職稱終身制,合理確定高中教師的職稱比例的方法來達到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時要注意標桿意識在教務工作中的重要性,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提高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面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改變教學理念、完善教學內容以及提升教師隊伍質量的方法來解決。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并從中領悟我國人民抵御外敵時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并將之化為建設祖國的動力。在教學影響下,潛移轉化地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丁翀.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探析[J].廣西教育,2017(26):134.
[2] 郭惠聰.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6):125.
[3] 康富永.芻議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