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彩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領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強調學生學習要居于主體地位,必須注重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呼吁教師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度,目前已得到廣泛運用。教師需從情境教學法的具體含義出發(fā),思考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及教學情境適用的范圍。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政治教學;應用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67
一、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涵義
教學情境法,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進行有目的的導入,而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情感色彩且生動形象的具體情境,以此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綜合思維的發(fā)展,最終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情境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激發(fā)學生情感,教師以提高學生積極性為前提,將教學內容滲透到情境中,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其相對應的英語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
(一)借助多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漸漸走入各個學校的課堂,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多媒體的主要優(yōu)點就是聲畫結合,在傳統(tǒng)教學中,英語課堂就是教師不斷重復繁雜的知識點,給學生創(chuàng)立單一的英語情境。但是,結合多媒體可以使教學情境變得異常生動起來,給學生更多感官上的刺激,使其身臨其境,產生好奇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練習并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二)結合圖片
除了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適當結合一些圖片也非常有必要,這種方法比較簡潔,適用于簡單的情境創(chuàng)設。課前,教師可以用一張圖片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通過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將學生進一步導入其中,再讓學生進行探究和討論,為接下來與教材知識點的接入打下基礎。例如,在講到形容人外貌的章節(jié)時,單純的講解單詞會使課堂變得索然無味。教師可以給出一張具體的人物海報,讓學生一一對海報、人物的五官、體態(tài)、衣著等方面進行描述,漸漸地吸引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真正幫助學生了解具體的形容人外表的方式。
(三)組織角色扮演活動
初中生對于角色扮演活動十分感興趣,為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角色扮演活動,以此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把課本上枯燥的知識進行生動的演繹。學生在準備過程中必須要敢說并會說英語,比單純的口語訓練效果更好,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在贏得大家掌聲的同時收獲了知識。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兩名同學上臺表演文章中的一個段落,任他們自由發(fā)揮,最好加入一些喜劇效果,能有效激起其他同學的表演欲望。為了準備表演,大家勢必要學好課本上的內容,一舉兩得。
(四)保持難易適中
教學情境必須按學生的英語掌握程度來設計。每個班都有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他們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不同,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學情境設置的難或易都可能會不適用于班里的部分學生。所以建議教師提前做好調查工作,大致掌握一下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再創(chuàng)設難度適中的教學情境。
(五)緊扣教學內容
教師所設定的情境必須緊扣所學的內容,不能憑空設計教學情境,一定要掌握好維度和層次,要明確設計教學情境的目的。教學情境歸根結底還是服務于教學的,所以在情境中要盡可能體現教學內容,不要喧賓奪主,為了游戲而游戲,為了舉辦活動而活動。
(六)貼近生活
英語是一門交流性與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包含大量枯燥的單詞、語法、句型等知識。教師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創(chuàng)設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情境,引入生活化案例,使學生感覺到課堂與教師的親和力,愿意聆聽和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購物商場的情境,由教師擔任賣家,學生為買家,雙方用英文來完成砍價的過程。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自信心,引導學生使用新型的句式,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新,合理調節(jié)難易度,同時也拉進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三、情境教學法運用的領域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
課程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主要任務是營造輕松的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然地進入與教師積極配合的狀態(tài),這就需要情境導入的方法。例如,在講一些新的單元時,可以用一首與知識有關的歌曲進行導入,這樣可以讓學生心情愉悅。最好選用簡單的歌曲,既活潑又簡單易學,學生聽幾遍就易學會,也能方便后來的語法學習。
(二)運用于詞匯教學中
單詞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往往對單詞的印象十分抽象,無法直觀地去理解它,運用情境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實物更好地理解單詞的意義。例如,講到句子“wheres the dining hall?”時,教師就可以用一些具體的事物比如班級里的凳子來進行演示,順便用到了“in front of、next to、across from”等短語,使學生方便記憶。
(三)運用于語法講解的過程
語法一直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不單單是抽象,而是難于理解,復雜多變。而情境教學法卻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提一個問題,讓不同的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說出正確的用法,這樣回答錯誤的同學就會銘記于心。例如,講現在進行時這個語法結構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what are they doing?”的問題,問班里的學生操場上、走廊的同學正在做什么,這樣學生就會理解該語法時態(tài)適用于什么情況。
總之,情境教學法作為初中英語教學新萌發(fā)出來的方法對于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好處,可以改造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枯燥的英語課堂,讓英語不再成為學生最頭疼的科目,而是最愿意去學的科目,該方法值得推廣。但是,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有很高的素質,必須在不耽誤教材知識教學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適度采用,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王琪.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牛津英語教材9A Unit 3 Task為例[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18).
[2] 岑繼蘭.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0).
[3] 牟小麗.試論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情境教學法運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