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本期內容涵蓋了中國礦業(yè)大學電競社創(chuàng)始人朱家辰、北京林業(yè)大學電競社社長張翔、中國傳媒大學電競社創(chuàng)始人朱云韜、北京某政法類院校前電競社社長張?zhí)煲?、北京體育大學電競社社長郭明樽以及中國傳媒大學楊奇老師在內的,創(chuàng)建高校電競社相關人士的對話。
雖然不同的學校情況各有不同,或創(chuàng)辦或傳承發(fā)展,他們都不同程度地組織并參與其中。希望這一期對話可以全方位地呈現出這些人與電子競技的淵源和故事,以及他們對電子競技的理解與態(tài)度。
你是什么契機開始接觸電子競技的?
就是從一二年級幫我爸,他玩?zhèn)髌?,我?guī)退阋桓悖S便玩一玩,也玩不懂。當時還有古墓麗影,還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就開始隨便玩,后來就開始玩魔獸,幫我爸爸練號,幫他點一些機械性的動作。
你的父母也接觸電子競技?
我的父親帶我入電子競技的坑,他過去算是工作比較自由,一有時間就和別人開著語音(玩游戲)。我記得有一段時間一個游戲開新服,他七八天都沒怎么睡覺,吃飯全是我媽給他泡面。當時據說是他沖(等級)到前十,我很小的時候聽他說那個號值幾萬吧,當時應該也挺貴的,后來有一天他說號被盜了,然后就再也沒見他碰過(電子)游戲了,真的太難受了。
你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的DOTA?
從四年級開始,我同學說war3(魔獸爭霸3)有一個地圖,說是DOTA,我沒有玩過(澄海)3C,當時英雄很少。我從四五年級開始打DOTA,到初中才知道一直玩錯了,我們玩的其實是IMBA。
初一時候,我跟初中同學去他家玩兩把DOTA。打開游戲之后,我說小黑(卓爾游俠)怎么六級沒有那么屌。然后我又試了一把屠夫(帕吉),我記得(IMBA的)屠夫好像鉤子能鉤挺遠的,就覺得玩的全都和我過去玩的不一樣。我就問他這是DOTA嗎?你不要騙我,我玩了幾年DOTA了,又把同學噴了一頓。他說這真的是DOTA,然后我查了一下,真的是DOTA,發(fā)現以前一直被騙了,玩的是IMBA,真的很蠢。
什么契機從DOTA轉到DOTA2的?
我記得2008年六年級,我一直在玩貼吧,貼吧里就說誰玩DOTA2誰是狗,覺得DOTA2是盜版游戲。當時是看(yy) 90016直播,小乖他們都不轉(DOTA2),我也就一直都不玩(DOTA2),反正堅持了兩年,到高二差不多才開始玩。
我當時決定不玩DOTA去玩DOTA2的時候還躲在屋子里哭的很難受,我打開DOTA界面的時候,我就有一種感覺——出軌了。
那一陣子我看貼吧,感覺DOTA2的人氣越來越火了,周圍人都在玩。我高中同學玩DOTA1的,也都去申請DOTA2(賬號)了。我就在想:環(huán)境就已經那樣了,我要不要試一下。反正我記得當時很難受,DOTA2當時申請也特別難,要激活碼,199(塊錢),我管同學要了一個,但是一直沒有注冊賬號。
第一把DOTA2的情境是什么樣的?還記得嗎?
有一天大家一起去黑網吧,他們點開一排DOTA2,我這邊把11(平臺)登上去(玩DOTA),我就心情復雜,就是(感覺)不太合群,覺得去網吧開黑好像應該玩一個游戲,當時也是四五個(人)了,可以湊一隊開黑的數量了,然后他們在那邊開了一盤(DOTA2),我在這邊把DOTA2點開,開始申請注冊,我感覺挺復雜的,注冊了半天。有時候感覺注冊特別麻煩,就不想注冊了,其實還是不太想玩,就把鍵盤一推,然后自己靠著椅子發(fā)呆一會。
但是注冊好以后,當時不是特別喜歡影魔,然后就(DOTA2)自己玩了一盤影魔,玩了以后反而很爽。
為什么第一盤DOTA2會很爽?之前不是因為從DOTA信仰轉到DOTA2很難受么?
因為當時DOTA2改鍵我就改了半天,改了之后感覺特別爽特別流暢。我記得DOTA光玩發(fā)條(發(fā)條技師),RTCV(鍵位)我手都抽筋了,玩末日(末日使者)我也抽筋。DOTA2空格上面的V和B(鍵位),什么吹風(Eul的神圣法杖)、BKB這種東西反正一套過去,手根本不會抽筋了。還有顯示血量、小地圖、名字,有很多bug沒了,真的是太好用了,就對這個游戲突然特別有好感。
自從玩了DOTA2,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地開始了。當時DOTA2都沒什么上分的概念,沒有天梯,就隨便匹配,亂玩,玩的特別爽。當時感覺選個影魔就無敵了,同學也比較菜,我就說你們隨便玩,你們開心就好了,然后我開路把對面打爆特別舒服。
什么時候開始想著做電競社?
我知道我被錄到中國礦業(yè)大學之后,滿腦子都是會不會沒人陪我玩游戲了,于是我就上貼吧發(fā)了一個帖子,問有沒有一起錄到礦大玩DOTA的,或者有沒有學長玩DOTA的,我自己就創(chuàng)了個打DOTA的群,叫“礦大DOTA群”,是個QQ群,因為當時很少用微信。
然后報到那天入住宿舍,因為第二天上課了,所以家長基本都在報道那天下午五六點就基本都走了,我吃完飯就跑出來想(和群里的人)聚一下。當時(群里的)七八個大一新生,跑到浩瀚(網吧)打DOTA,玩了一會,玩得也挺開心的,玩完了就回學校了。第二天周二我們學校下午是公休,大家就出來玩游戲,到浩瀚之后發(fā)現擠了一堆人。我以前從來沒見過網吧排隊,看他們都拿一張傳單,是浩瀚時空網咖和中國農業(yè)大學電競社合作的一張傳單,每個人(拿這張傳單)充錢的話多送20塊錢。
我當時對社團還沒概念,我就問人家(拿傳單的人)電競社是干嘛的???他說,反正拿了傳單充錢就有優(yōu)惠,然后他們一人一張就去充錢了。我就問同學,咱學校咋沒電競社?。客瑢W說咱學校就是沒有啊。我當時就很不舒服,也想弄一個(電競社)。
怎么開始著手做電競社的?
我們得先招人,當時DOTA群數量上確實是有點差距,我們當時不會弄傳單,也沒錢,怎么辦?我們最后商量的是,拿本子弄一個表格,我們去掃樓。我和我同學把我們這一棟(宿舍樓)掃了,看有沒有對電競社有興趣的登記一下。我們一棟樓有18層,一層有好幾十個宿舍,得幾千人。
然后我們就用作業(yè)紙畫表格,包括姓名、QQ號,玩什么游戲。
因為我口才在里面還算可以,稍微能說一點,就想一想大家掃樓的時候怎么逐字逐句說這個話,想了好久。最后決定先敲門,然后給同學們問個好,“我們是礦大電競社的,想問一下宿舍里面有沒有對電競有興趣的,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下我們QQ群,大家一起討論,一起玩游戲、一起開黑,讓你大學玩游戲不再寂寞?!?/p>
后來我們把這個計劃定好之后,又叫了幾個人,有新生也有學長,大家一人一層樓,或者兩人一層樓,累了就換一下,因為真的到最后嗓子啞了,說不出來話,一人一層掃了兩個小時,就相當于說兩小時一樣的話,特別累。
因為這是憑借興趣,大家聚集在一起,所以一開始我不知道他們能為了這個興趣做多少事,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像我這么拼。當時我不是一直看這個群嗎?從一開始(群里)還是二三十個人,我邊掃邊看,后來就看那個數字在漲,不停地有人申請,我就點同意,每點一下,我就感覺人生升華一次,不停地升華,就那種我現在感覺還是特別爽。大家特別累掃完,但最后真的發(fā)現每個人都特別開心。
電競社成規(guī)模以后辦過什么活動嗎?
(大學開學不久)2015年10月25日下午,我當時在群里說,大家集體見一面,我當時還跟浩瀚(網吧)要了點優(yōu)惠。
那天我早上先跟幾個要好的朋友去上網,上到中午之后,我們幾個就買了飯,大家都拿著飯去浩瀚了。去浩瀚之后,我飯都沒吃一口,已經有人提前到了。我們定的兩點,他們12點半開始就有人來了。我就對著群里的名字,回憶聊天的內容,認臉。過來一個人我就跟他聊,問玩什么游戲、什么段位,腦子里想著把他放哪個位置合理,讓實力均衡一點,我就把他們的段位也背了。他們開始玩,用自己的號交錢,但是有優(yōu)惠幅度,好像是充五百送一百。
到了一點多、兩點,人就陸陸續(xù)續(xù)來齊了,LOL的就開始對黑,然后發(fā)現網絡真的是傻掉了,大家不在一個區(qū)還不行。我覺得好痛苦,他們一群人在那借號,我還幫他們借號,50人在那瞅著,全都很著急。因為我把他們段位背會了,大概每個人實力稍微清楚了一下,三點多一點我才勉強弄好,他們自己也努力把號建好之后就開始對黑。
當時DOTA有一組9個人,缺我還不行,我就說你們等我一下,我馬上來,我先把LOL弄好,LOL差不多也是個30人左右,三組對黑。最后(LOL)玩得也比較盡興,就聽他們在那喊,我也真的特別開心。還有玩其他游戲的,CF什么的,他們人比較少,就自己開黑。后來LOL打到六點就走了,我們DOTA組戰(zhàn)斗力比較強,玩到晚上七八點,那次活動才結束。
你大概什么時候接觸電競的?
最早差不多在幼兒園的時候,最早接觸電競的是我舅舅,小時候我有時候會到我外婆家住,那時候舅舅帶我?guī)У枚?,我媽上班,我舅就帶我到處玩。偶爾路過網吧,他自己玩得少,但是他有朋友在里面,他會帶我進去玩。其實小時候也不懂,拿著電腦鍵盤鼠標就開始亂劃。
你從CS轉到CF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這是一個氪金的游戲?
我玩游戲,其實對游戲消費還是挺理性的。我是偏向于技術型的,就是對游戲的皮膚(不感興趣)。我現在玩LOL多,玩LOL不都買皮膚,能不用皮膚就不用皮膚。
CF也沒有,CF里面確實有一些不合理,(有皮膚的)武器設置比沒有皮膚的武器性能高,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你用平常的武器問題也不是特別大。在一開始的時候,有沒有皮膚的差距還不是很大,但是差不多到我高中的時候越來越過分,(武器)性能差距,你花錢跟不花錢是兩樣。其實我游戲消費最早是《夢幻西游》,《夢幻西游》這個游戲是必花錢。
你小時候就和朋友一起開黑玩游戲嗎?
有一個一直到現在最好的朋友,就是從我小學一年級,那時候我們無論玩什么游戲,他一直陪著我玩,一直到初中高中,一直到現在。高中我們就不在一個高中,但還是我最好的朋友。然后到大學了,他不在北京,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旧细粢欢螘r間會網絡上聯系一下,一起玩玩游戲LOL開開黑。
其實你在學校每個游戲,都會根據自己的交際圈有關于這個游戲的一圈朋友,(在我)每個年級都有。但是這個朋友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無論去玩什么,我們都一起去接觸這個游戲,一起玩到這個游戲差不多快黃了,然后(我們兩個)開始玩另一個游戲。
為什么高一選擇去網吧里打游戲而不是像過去一樣自己在家打了?
初中的時候,那時候網吧還不是很完善,高中開始(網吧)升級成網咖,環(huán)境好一些,設備更好一些。而且初中的時候也沒有什么游戲去網吧,就只有CF,而且CF家里玩一下也很順暢,家長也沒有特別限制。
我家長讓我自己看著玩(游戲),但不會讓我玩的時間太長。我只有周六周日玩一下。一直到高三,都是周末可以玩。反正無論平常作業(yè)有沒有寫完,周一到周五都完全不給我玩。
上了大學以后是不是玩的可以隨意一些了?
上了大學,我感覺才是真正往電子競技努力了,我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就嘗試去參加高校LOL的比賽,那時候接觸也不多,也不知道誰玩得好,每個人接觸的圈子都是有限的,我接觸的圈子也沒有特別多玩得好的。大一上學期就隨便組了個隊,拉了幾個也不是特別熟悉的朋友,組隊嘗試打比賽。當時想著是先接觸一下,不管成績怎么樣體驗一下。大一上學期打打了三次比賽,每打完一次都換隊友。因為他們有的確實實力不行,有的是不想打了,心思不在,所以隊友也是在慢慢尋找中。
然后(大一)下學期換屆,我跟電競社社長還算挺熟的,我就到電競社,希望通過更多渠道去招攬隊友。然后就慢慢地參加比賽,一次一次參加比賽招募隊友,慢慢就知道哪些人玩得好,嘗試招攬那些人入隊。
接觸過我的隊員都感覺我這個人對于電競挺有夢想的,也挺執(zhí)著的。他們被我感染了,因為他們心中也有電競夢想,于是也開始跟我一起加油。直到去年(大二)上學期,我們打到英雄聯盟北京市海選第二,因為失誤輸給第一,那時候大家都挺傷心的,但我感覺之后還有機會,畢竟才大二,也是慢慢摸索到現在的地步,付出挺多努力。
比賽的信息你是怎么獲得的?
上了大學以后,基本上這些比賽的信息都是自己去摸索的,有時候網吧會有,還有就是一些別的渠道會聯系電競社,電競社也是一個路子,自己認識一些參加過的比賽,他們會發(fā)布一些比賽的信息。
例如說LOL每年只有一次LCL,LCL算是最大的一次比賽,就我們海選第二的那次,那個比賽LOL客戶端不會通知讓你參加比賽,你真正能參加的比賽不會是通過LOL客戶端知道的,要么是網吧,要么是一些想辦活動的商家也會招募比賽參賽隊伍。
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消息,就是剛入電競社的時候,從他(電競社)那里發(fā)布出來,所以就想組隊。
你在進入大學之前對電競社有概念嗎?
有,想象中可能會有,但是跟我想象的不一樣,那時候(大一上)電競社其實辦得并不好,固定一個小圈差不多十幾個人,玩《狼人殺》。那群人固定天天在白夜網咖玩《狼人殺》,我大一上學期基本上跟電競社每個人都不認識。
社長有時候會在(電競社的)群里發(fā)布一些比賽的消息,基本上有比賽就發(fā)布一個消息,看有沒有人參加,但僅限于此。
說說你怎么成為新的電競社社長的?
大一下學期我莫名其妙被委任了電競部長,他(社長)是怎么認識我的呢,可能是因為每次有比賽的時候我就在群里找隊伍,特別積極那種,特別想找隊伍,特別想找比賽打,特別想招募隊員。無論什么游戲比賽,守望先鋒、英雄聯盟。英雄聯盟我是找隊伍最積極的,經常會在群里問最近有沒有什么比賽。
也可能是我大一下學期流露出想搞電競這種意向,他們看我挺活躍、挺不錯的,就決定把電競部長給我。整個(大一)一年想打比賽,想辦活動,想多把一些喜歡玩游戲的人聚在一個群里。我大一下學期就干這事,建群、招募隊員,把很多喜歡玩游戲的人拉到群里來,不只是社團里的人。
作為新的電競社社長,你想怎么建設這個電競社?
我參加電競社最基礎的愿望就是打比賽,開始最初的目的就是找隊員打比賽,后來也變成了一種責任,他把電競部長給我,我就擔負了這份責任,我也希望為社團多做一些事情,看能不能把這個社團辦得越來越好,大家在一起玩也很開心。大學時間很短,平常自己一個人在宿舍悶悶地玩,想想也挺無聊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干嘛,按著自己想做的做,大家喜歡玩什么游戲把渠道一推,看定期辦什么活動出來,給大家組織開黑,讓大家比賽,專門管理隊伍,我能做的也就這么多。我在群里面,比如說什么時候比賽,報名方式,有沒有想參加比賽的,然后來招募隊伍,找隊員。
你有想過打職業(yè)么?
(打職業(yè))對于我現在來說,肯定很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肯定會想打職業(yè)。一方面沒有路子,另一方面如果試訓的話,上學時間我估計我也不會參加(試訓),學業(yè)很重也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就是可能年紀大了,這個事(打職業(yè))也就拖下去了。
挺想去打職業(yè),其實大學組隊參加比賽算是一個路子,如果我真的能夠打出成績來,可能就會下定決心。如果在學校打出成績的話,我可能會去參加一些職業(yè)隊。
你的父母如何看待你想搞電競?
父母知道我想搞電競,聊過這事,他們會隨著我,可能好好畢業(yè),大學學點東西就行。我爸媽對我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之前我媽對我要求很高,但是自從我上了高中以后,壓力很大,她覺得那么多壓力放我身上也不太好。
他們知道我想打職業(yè),但是我可能不會真正的離開學校去試訓,不會的,我也沒有路子,也沒有真的好到那種大俱樂部來聯系我,也沒有實力到那種地步,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能走到哪一步,這個游戲也不知道要能持續(xù)到什么程度。高校電競挺迷茫的,熱情確實很高,真正做出些實質性的舉動,可能只限于自己能夠參加比賽。
你和你的戰(zhàn)隊現在會經常關注比賽的信息嗎?
會。比賽基本上他們(隊員)都不用花心思,我負責,算是戰(zhàn)隊的經理,負責戰(zhàn)隊所有的一些運營,他們只要負責打比賽,別的事都不用他們操心,只負責打好比賽就行。
(我)會給他們安排訓練,跟別的兄弟院校比賽,有一個約戰(zhàn)群,時間不固定,每周兩三次,只要看他們有空,就拉他們出來打,周六日再來一次,一般是BO3,打的盡興就BO5。
我平時還會給我們戰(zhàn)隊制定訓練計劃,拉經費贊助,平時有地點訓練,跟網吧老板談網費。有的熟的網吧老板還給我們打一些網費,算是戰(zhàn)隊的贊助,還有隊員的外設也都我拉的贊助。
你都為自己的戰(zhàn)隊拉到了什么大的贊助?
最大的贊助就是微星,現在我們這個贊助算是微星給的贊助,他們不給錢,就提供隊服、鍵盤、鼠標、耳機這些外設,比賽服挺帥的,就是微星的標志,短袖那種,還有我們隊的隊名,Team Sword,其實隊名定的也很莫名其妙,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隨便叫了這個名字,提交比賽報名的時候就提交的這個名字。
挺感激微星他們搞的這個東西,這好像是他們一個高校項目,全中國一共十個隊伍。
當時是一個朋友介紹給我的,讓我申請,然后莫名其妙(申請)就過了,可能有路子,但我也不清楚是怎么就過了。下下周我們要辦一個吃雞(PUBG)的比賽,也是微星贊助的。
給我講一下你小時候玩電競游戲是怎么一個過程?
打CS,06年差不多1.5(版本),那會兒開始玩,后來玩的war3(魔獸爭霸3),小學訂雜志,看到今年銷售最好的游戲叫冰封王座(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就下了個盜版的開始玩,后來才去接觸浩方這種平臺,然后去上面跟別人打,后來開始打DOTA,有時候玩war3。
時間上是怎么安排的呢?你家長干涉你嗎?
小學的時候就一個小時吧,大概就是周末玩,平時的日子很少,因為要寫作業(yè)。到周末,一般晚飯之后打一小時,平時玩掌機,SP這種東西。
上初中之后,平日會玩一會兒,比如說放學早的話回來沒什么作業(yè),我記憶中周二放(學)的早,好像三點多能到家,可能寫完作業(yè)玩一小時DOTA,40分鐘一把打兩把,差不多一個小時多一點,每次打最后一把(爸媽)都會喊我別玩了,到高考之前都是這個狀態(tài)。
高三之后暑假解放了洪荒之力,玩的比較多,那會兒還有世界杯,14年好像是,就前半宿打游戲,然后看三點和五點那兩場球,就這樣大概可能持續(xù)了半個月,差不多看完了世界杯也熬不動了,真的是體會到熬不動了。
當時上中學的時候會想象大學的電競社么?
腦海里感覺大學肯定有(電競社),因為我們高中都有那會兒叫二元(二次元)社,就是為了避開電子競技游戲名字,我感覺大學會開放很多,肯定也有這個東西。但就不知道為什么(大學)學校里找到(電競)社團了,很冷清,確實很冷清。
你的電競社團在學校團委那邊有正規(guī)注冊嗎?
有正規(guī)注冊,是在社團里面有。但是怎么說呢,就是沒有活動,說白了就是各玩各的。其實我覺得更多是以系發(fā)起的,比如說今年正好有一個系打電競的人多,比較團結,要搞一個這種東西(電競團體),今年就把他(電競社)給接過來,這個系搞(電競社)??赡艿胶竺婺且粚?,人就少了,(電競社)就變成別的系了,沒有一個傳承的東西,是斷代的。
就是說白了哪個系想玩(舉辦活動),就扯過電競社大旗用一下,然后說這(活動)是電競社舉辦的,其實范圍如果夠大就能組織到學校的范圍。比如說LOL,應該也沒能力組織的很大,就是說沒有能力把全學校想參加(LOL活動的)都報上名,也很難,所以組織一個系內的,于是就這么玩。
當時你們的爐石傳說比賽是怎么組織起來的?
一開始打爐石,真正說玩其實就我一個人在玩,之后寢室里面大概四個人就都玩了,然后又從我們寢室開始擴張出去,最后我們整個系的男生都開始玩,我們系估計能出個那么30來號人那種感覺。
然后跟我對頭睡的舍友,有一天晚上,我倆搓玩兩把爐石準備睡覺的時候,他突然說,光咱們打有什么意思?他說不然咱們整個系一起打吧,看看哪個寢室比較厲害,直接抽簽兩兩一組,跟爐石聯賽一樣在網上打,看看誰能打到最后。我說行,咱試試。
于是跟其他人有交流,大家都反響比較好,都說要報名。后來跟外系的人也開始有一些交流了,他們問能不能參加。因為一個樓道里面兩個系,那個系的人就問能不能也一塊玩,我說行,然后包括高年級的人,大二、大三、大四都有人過來參加報名,擴大面越大,知道的人就越多,結果最后提議用電競社的名義來辦了這次比賽。
這次爐石比賽你們做什么準備了么?
因為報名的人很多,我們才開始(為了比賽)比較系統(tǒng)地地做準備,做一個比較公平、公示的一個抽簽,包括制定一個比賽的規(guī)則,比如說我們打征服模式,就是一人出兩套(卡),贏了就不能再使了。
此外,因為我們沒有準確的裁判組,那么我們就需要為比賽截圖,(截圖)你這兩套(卡)是什么樣的,報上去之后你(參賽者)就不能再改了,在對戰(zhàn)過程中也不能再改,然后就是對戰(zhàn)。獲勝之后也都要照相,比如說我獲勝了,我照下來放到微信群里做一個留證,就這樣一步一步往下打。
你接觸電競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玩電子游戲大概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我印象中是我生出來的時候家里有一臺很早以前的那種電腦。那個時候的游戲全是去書店里買那種碟,因為我叔當時特別愛玩游戲,他又喜歡去買這種碟,有很多盜版的,就帶著我一起玩。最開始玩我記得很清楚的是極品飛車,小時候是從第一部到第五部差不多,不過玩的都是盜版的。
接觸電子競技大概是高中的時候,因為真正電子競技讓全世界人都知道,應該是DOTA2國際邀請賽。當初是(2011年) TI1開創(chuàng)了一個先河,因為他給出了一個100多萬的獎金,那一年算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原來電子競技是這樣一個概念。
真正認識我是在(TI1)那一年才認識的,但是我打電競游戲其實應該稍微更早一點,因為我當初DOTA打的很早,我從2008年就開始打DOTA,那時候還小,玩的應該是6.58那一版本好像。
所以你一開始是打的DOTA?
最早競技類玩的應該是CS,那時候應該是1.5、1.6(版本),在浩方平臺,類似于這種有競技成分的是CS,我最早在我家,電腦里都是小游戲,那時候對網游沒有一個概念,沒怎么接觸,后來到朋友家,看他打DOTA和CS,然后我開始打CS,因為我還沒上手DOTA,還是看的階段,相當于他引導了我一下,然后我就在家里注冊了(賬號),當時好像是11對戰(zhàn)平臺,然后開始打DOTA。
那個時候你和你朋友打游戲有一起開黑嗎?
那時候還沒開黑的概念,就是自己各玩各的,但確實存在類似開黑的情況。那時候我們自己在各自的家里用電腦,然后聊天基本上是通過QQ打電話,然后相互交流這樣。
在你小時候有沒有關于電競方面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我覺得有意思的啊,六年級的時候家里給報了那種集體的補習班,然后有一天我和我們班同學三個人,周六下午約在一起,我們三個人沒跟家里人說,就說玩一會兒再去上補習班,五點開始上的補習班,下午兩點我們三個人就跑去其中一個同學家玩。
當時玩的是穿越火線好像是,他開了一個號,我們三個輪流玩,死一次就換一個人這樣子,然后玩上癮了。那時候生化模式剛出來,覺得特別好玩,就是很娛樂的一個模式,人類和僵尸在游戲開局三秒以后會隨機選一個人變成母體僵尸,然后它要感染其他的人類,僵尸全部被消滅,或者人類存活兩分半都算人類勝利,僵尸感染全部人類算僵尸勝。
因為太好玩了沒看時間,玩完一看都已經下午六點半了,錯過了補習班,回家以后莫名其妙地被爹娘一頓暴揍。
后來我才知道當時是我爹娘到處找我,然后知道我在別人家(打游戲)又不好拎我回去,相當于當時放了我一馬,我回家以后就是一頓暴揍。
你爸媽知道你玩游戲當時是個什么反應?
那時候肯定都覺得小孩子盡量少玩游戲,或者不玩游戲,覺得這東西會上癮,也確實越玩越愛玩,他們肯定就覺得這東西影響學習啥的。其實我是覺得還好,平時周末玩一玩,但是那時候包括一直到現在很多老一輩的家長,這種長輩都對游戲這個東西抱著比較抵觸的心理。雖然說現在不像前幾年說它(電子競技)是“電子海洛因”,已經沒有這種現象了,但是也沒有說非常的接受它。
你上大學以后怎么接觸到電競社的?
主要是因為我們剛入學的時候端游大三的學長來帶我們,就是他是帶班級的那種類似于助理輔導員的工作,剛好帶我們班的助理輔導員,是前任的電競社的副社長。因為剛開始學生入學,所有人相互之間基本上都不認識,他會主動進來破冰,跟你們聊。反正就是進每個宿舍跟你聊一聊,聊聊學校的各種內容,然后就說到他(電競)社團里面這樣一個事情。
進入電競社,你覺得是一個什么樣的氛圍?平?;顒宇l繁嗎?
電競社的話,我加入那一年,他們主要的活動是以兩個老社長,原來社長和副社長接外面的比賽、活動為主,比如我大一的時候,2016年10月,就幫他們去做了一個NEST(全國電子競技大賽)英雄聯盟(項目)的高校賽,就北京體育大學,是他們爭取過來的,那是我有印象辦的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
剛入社就幫忙做NEST,你都做了什么工作?
他(NSET主辦方)租了我們食堂四樓上面的一個很大的多功能廳,準備了三天,前兩天布置場地,第三天再打(比賽),我們就去幫忙啥的。非常麻煩,因為(多功能廳)上面完全就是一個小舞臺,中間有一個屏幕,下面有一些空間,原來那里擺的都是樂器,我也不太清楚是為什么,可能有樂團。
我們先是頭天晚上把場地清了一下,把清出來的東西放到另一邊儲物室,然后場地一片空空如也。椅子也沒有,我們要自己去搬,從另一間搬過來,一張張搬。比賽用的機器是NEST自己提供的,他們(NEST主辦方)從機箱到大屏幕都是他們從總部那邊寄過來的,我記得是發(fā)的順豐,卡車開到我們樓下,然后我們全部人下去搬機箱和電腦。
除了NEST你們還承辦過什么其他的手游比賽嗎?
騰訊去年(2017年)找我們辦了一個WGC,他主要是以微信平臺搞了一個王者榮耀比賽和一個CF手游的比賽,面向全國高校,它在各個分賽區(qū)打出一個城市的冠軍,然后再打全國總決賽。
就是學校里自己去找人打,打完決出學校的冠軍,學校里面的冠軍再和校際間再打,打完決出北京的冠軍,然后在城市間打,選出全國的冠軍,相當于在我們學校設置了一個學校點,北體的賽點。
我們先是去了一趟騰訊的希格瑪大廈,他們要求是最低32支(參賽隊伍)才能提供贊助,就是提供額外的經費,最多到64支(參賽隊伍)他才可以給我們百分之百的經費,我記得他們給我們的總經費是3000塊錢,其中1000塊是他們自己換成物料給我們發(fā)過來的,剩下2000算是額外經費。
線上我們大概宣傳了一周,就是我們社自己的公眾號,我們讓加入的社員都關注了我們公眾號,然后我們自己發(fā)推送,那個時候是提前一周做了一個推送。
線下我們是通過14個宿舍樓,在每個宿舍樓下貼海報,最主要還是在食堂門口,人流量大的時候我們就搭個棚子在那吆喝一下,發(fā)發(fā)傳單,傳單上有報名的二維碼,傳單可以給他們拿走,從11點半開始有第四節(jié)課沒課的人,然后到十二點半,差不多就是他們吃飯進去一批吃完飯出來一批。
除了宣傳方面,比賽期間你們做了什么?
這些隊伍報完名,錄入到他(騰訊)的一個程序,會自動生成一個隨機的賽程。當時我記得八強之前都是線上賽,我給每個戰(zhàn)隊隊長拉了一個群,然后在群里面讓他們去關注“比賽幫”這個號,他們可以看到一整個賽程。我告訴他們一個具體的比賽時間,因為他們有的有課,相互之間得時間差不多,比如說6點到11點甚至12點他們都可以打,讓他們自己兩個隊協(xié)調時間,今天打第一輪,自己找時間打。打的過程中如果有異議,我可以幫他們解決,最后他們告知我結果,然后截圖。
線下(八強賽)就在咖啡廳比,跟咖啡廳負責人稍微說一下就可以,因為那天我記得我專門選了一天中人少的時間,在咖啡廳一個特定的區(qū)域打比賽,8進4是BO1,剩下的四場都是BO3,獎金2000塊和之前贊助的3000塊是分開的,只有冠、亞軍有,冠軍1500,亞軍500,其實騰訊的預算是5000塊錢一個學校。
你們自己辦過什么比賽沒有?
我們辦了一個北體的王者榮耀娛樂賽,我們規(guī)則真的很娛樂,隊伍必須至少一個女生,報名規(guī)則就是這樣。最多只能報32支隊伍,我們設置了獎金,面向全學校。因為這個比賽是我們電競社自己辦的,不是說接外面的比賽,所以可以非常娛樂,除了5V5,還有一個文斗,就是出游戲常識題,有一些很偏的題,印考卷給他們回答,最后看積分。
你們舉辦活動,找老師審批這個流程順利嗎?
是蠻順利,因為我們學校對社團都蠻支持的,只要你策劃能夠寫得好一點、合理一點,然后保障一下安全,基本都會讓你(過)審批的。也沒有社團與社團之間的區(qū)別待遇,(學校)對每個社團的活動都是支持的,團委那邊也都是支持的,不會給經費,只能我們自己拉贊助,但是只要是時間協(xié)調的合理,不搞破壞,審批學術報告廳之類的都會很容易,都還好其實。
之后你們有希望籌辦一個什么比賽么?
之后我們是想看刺激戰(zhàn)場(絕地求生:刺激戰(zhàn)場),看更新以后能不能出自己建房間的系統(tǒng),出的話我們可以去辦一個(刺激戰(zhàn)場的)比賽,因為這游戲現在特別火!
LOL真的辦不起來,太少人愿意打,而且現在肯定辦比賽是要以手游為主的,因為參與的人基數特別大,效果會特別好。另外,端游你要考慮場地問題,不好協(xié)調,但是手游很隨意,每個人都有手機,每天都有地方玩,不是說我非得拿電腦,還要考慮到網絡的問題,電腦配置的問題。
你知道別的學校做電競的情況么?
其實不是每個高校都像北體一樣,就電競社能夠得到官方的支持,很多學校甚至不讓電競社存在,有的可能宣傳(電競)這些東西還會被處分。因為(和別人)聊過,知道一些,有的學校真的是蠻慘的。處分這樣的好像我記不太清楚,但是有些學校是真不讓有電競社,特別典型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記得好像是有人說過。
你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的電子競技?
初中。我其實小學五六年級玩過一些游戲,像魔獸爭霸什么的,當時電競基本上只是那種普遍認為的玩游戲。2010年六年級的春節(jié),過年去親戚家串門,親戚家正好有臺電腦,電腦上正好有魔獸,我就自己玩,發(fā)現很好玩就回家在電腦上下載了一個,就開始玩(魔獸爭霸)了。
然后初中開始接觸一些英雄聯盟,因為有一些職業(yè)選手的比賽,可能會去看一些,電競的概念就慢慢出來了。
你打war3的時候有和朋友一起玩嗎?會去網吧么?
網吧基本沒去過,家里有電腦,我感覺就沒必要去網吧,最近一次去網吧是上個寒假去的,也是第一次去網吧,現在我還是自己玩電腦,不用去網吧。第一次去網吧主要是因為配置不夠,在網吧比較舒服一點,而且那次正好我朋友住我家,就一起去了。
你平時都是和誰一起開黑?
我平常開黑其實都是跟我的高中同學,因為他幾個玩得很好,基本大家玩什么游戲都在一起,想玩游戲就招呼大家一起來玩。大學(同學)里沒有,基本上是我高中的團,一直打到現在。大學也沒有參加過學校的比賽,但是對電競這方面有點興趣。
所以你是如何加入到電競社的創(chuàng)辦中的?
因為去年大二上半學期也算是一個機遇,因為當時我還有校友會,(校友會)叫電競天團,大家一起開黑。我有個同學是跟楊奇老師關系挺好的,然后當時楊老師說想辦電競社,我同學就找到我,問我有沒有興趣想辦一個電競社,我對電競挺感興趣的,就想來試一試。于是就跟楊奇老師溝通了一下,之后就開始準備材料創(chuàng)社了。
你當時怎么加入校友會(電競天團)的?
在朋友圈轉發(fā)里看到了(校友會),面向全校的,大家隨時都可以掃碼進來,然后我就進去了,當時里面有150多個(人),有學長學姐,也有跟我同一屆的,當時就感覺玩電競人挺多的,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電競社,其實會好一點,但(校友會)里面感覺像吐槽群一樣,大家有開黑的消息會看一下。
申辦電競社,你們做出了什么準備?
準備材料的話,主要是弄那種發(fā)起人的名單和社團的章程規(guī)劃什么的。章程有一個模板,只要稍微改一下就可以,因為每個社團(的章程)其實都差不多。這些(章程)是他(楊奇老師)找到我同學,他已經幫忙改好了,章程基本上就不用改了。
我就是幫每個人收集他們的那些照片信息資料,我們一共15個人,要找到每個人的輔導員聊電競社,得到輔導員的同意,然后簽15個字,整理了之后給社團聯合會,他們會拿這些材料去審核,再把一系列的清單給你,然后你去要上面相對應的材料,包括報名信息以及社長的一些問題等等。
你們學校支持你們平時舉辦的電競比賽么?
應該是支持的,校級運動比賽拿到證書可以政策加分,綜合測評加30分,這個分數是按照文化課先有一個分,然后你其它的各項榮譽會相應的加分,相當于是額外的那種分數。而我們的比賽,體育部會審批,審批通過了,達到校級的程度之后就會有加分,其實主要還是他們審批過不過的問題,但是他們還算是比較鼓勵這種比賽的。
當初您為什么想到要辦一個電競社團?
我開始的打算其實是辦俱樂部,根本不是社團,因為社團是團委下屬的一個組織,我們其實也是想摸索一下,因為電競畢竟現在在社會上比較火,再加上我們學校有自己天然的優(yōu)勢。我想做的其實也不一定非得是電競俱樂部,我可以做別的(方向的),但只是說電競在大學生圈里面正面、負面的東西特別多,所以我想嘗試一下。
而且他的從就業(yè),從各方面來說,都是關注度比較高的,我們也想摸索一下,這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誰也不敢說孩子們畢業(yè)以后能走到哪,會不會接觸(電競)這個東西,包括(電競的)攝像、播音、編輯這些東西,我是想成立俱樂部,給他們搭建一個更好的更新的并且能讓他們直接參與的這么一個平臺,讓他們自己多鍛煉,出發(fā)點其實是這樣的,我們現在也是這么做的。
辦俱樂部而非社團,是因為社團是團委下屬的,比較不好插手管理嗎?
我畢竟是在體育部,所以我成立的大多數應該叫俱樂部,不應該叫社團。和團委相互是有交叉的,兩者其實分不開,只是說隸屬于兩個不同的部門。團委也會有指導老師指導的,就是一套班子兩個領導。
做主的話,也不是我一個人。我也是有一個團隊,我們一塊去商量,大家一塊去做。而我呢,可能因為我是老師,從經驗上,各方面可能會比他們稍微的豐富一些,所以我會指導一下他們,讓他們少走一點彎路。
我剛才說了我的出發(fā)點,一個是(目前電競)關注度比較高,想給大家一個多鍛煉的機會,然后我想把這個平臺弄起來,各方面的人都可以過來參與進去,其實這樣還是給大家?guī)Ш⒆印?/p>
現在電競社已經成型了么?
現在還沒有成型,大家都還在繼續(xù)努力,我們梯隊建設,包括各方面,都還在慢慢的摸索當中,沒有什么所謂的成型不成型。現在社會上的電競是非常成熟的一套體系了,每一個公司都會有每一個公司的搞法,可能大同小異,但是也有一定的區(qū)別。
但是從大學生這塊來說的話,你有好多東西不能生搬硬套,因為他們還要以學業(yè)為主,我不是讓他們玩游戲,是讓他們能知道這個(電競)東西,然后怎么去(接觸),比如說攝像,他(攝像)是用怎樣的角度去發(fā)現這個事,其實還是讓他們多接觸這些東西。
可能一些老師會對學生打電競有一個誤區(qū),因而會阻止學生去做這件事情。您為什么會產生這樣一個開放的想法?
雖然說玩游戲有很多人反對,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也是一個勞逸結合的東西,最直接的就是游戲對人的一個反應的幫助,除此之外,對人的一個大局觀、團隊合作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還有就是這不是開放的想法,因為我的出發(fā)點跟他們不一樣,我出發(fā)點是搭個臺子,我搭臺子是各個部門(聯動的),不是說只是對游戲本身。我有一個團隊,只是想他們更多的參與進來,每個人都結合自己的專業(yè),找自己的樂趣,然后融入起來。
您會推動學生辦電競比賽嗎?
我覺得電競比賽,因為它是一個體育賽事,體育總局已經定下來了。只要體育賽事它就會有輸贏。沒有賽事,你怎么把這些東西(輸贏)融進去?你根本沒有,它只是一個媒介。所以我有這種辦電競比賽的想法,也在慢慢摸索,慢慢去做。
您接觸電競大概多久了。
很久,我玩游戲的時候已經上大學了,嚴格說,已經是到我實習的時候了,01年我大四才正經地去網吧,特地的去玩一種游戲。你說玩游戲,我倒玩了很長時間,但是你要說對電競理解,我那時候對電競的理解跟現在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了。因為當時電競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或者說年輕人認可,只是單純的一個游戲,局限于玩的過程中。然后慢慢地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像社會所說的的那樣,所謂的玩物喪志,我覺得什么東西只要你適度了,還是可以有一定的把控的。
校隊這件事是您來負責嗎?當下有作出什么安排嗎?
對,我們有專門的老師去負責訓練安排,有戰(zhàn)術,還有意識,這些方面的,說實話我也不是特別多(關注),專業(yè)人干專業(yè)事。
現在剛起步,不可能弄得盤子那么大,能有一個隊來支撐一些東西,短期內我覺得是可以的。長期的話可能我們還會發(fā)掘一些各種各樣的經濟的電競項目。但是因為電競項目本身也是一款游戲,興起一段之后就沒有了,不像田徑、游泳、足籃排那樣的,他(電競)就是這樣項目,更新得比較快。所以可能也會根據關注度,再去調整,這個是肯定的?,F在還是打友誼賽這種的,沒準備去做更多的東西,因為現在的事情還是比較多。
所以如果您對于電競這樣一個開放的態(tài)度的話,您還會阻止孩子接觸電競嗎?
最起碼我個人來說,我不反對,前提是知道主次就可以了,主的畢竟是你自己的學業(yè),對吧?然后次你可以把這個當成一個愛好,但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投入。喜歡可以,了解也可以。但是我覺得玩物喪志這件事,他還是用過多的時間或者全身心的去投入這個事情,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面因素。但是如果要是調整好或者控制得好,其實我覺得還是可控的。
假設如果您的孩子有這方面天賦和興趣,您會支持嗎?
首先這個天賦我看不出來,不像競技體育,足籃排從小會有一些天賦,從一些方面能看出來。最起碼我現在還看不出來(電競項目的)天賦是展現在哪里的,所以我不反對他玩,我覺得從簡單的開發(fā)智力來說,電競是一個好東西。但是你不要過度的去讓他成天老扎在電腦里,一個是對眼睛,還有一個對自己身體也不行。
如果假設他做運動員,尺度就會很難把握,您怎么看待這個情況?
職業(yè)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就會放棄很多東西,這是一個人的或者說大多數人對工作的態(tài)度,因為他給你帶來你的工資、收入,各方面的。你如果要去走職業(yè)的話,你基本上可以放棄所有,而且你只能放棄所有,這沒辦法。
您身邊會有老師們對電子競技行業(yè)存在一些偏見嗎?
會有,這個東西他覺得不好,也會有人覺得好。比如說像這瓶水似的,有人覺得這個不好喝,有人覺得這個好喝,我覺得人家有自己的看法是對的。但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更何況他也犯不上阻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