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琰 徐衛(wèi) 侯向輝 沈雁飛
摘要:實驗室績效考核作為高校實驗室綜合管理的重要依托,其考核目標與評價機制的確立直接影響到管理的成效。針對現(xiàn)行體制下實驗室整體工作的考核新要求,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為研究視角,從實驗室工作的任務分工出發(fā),對計算中心、專業(yè)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下的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進行區(qū)分,提出了基于目標考核的考核原則,并以此設計了量化考核指標和非量化考核指標;采取定性、定量、目標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構建目標考核的實驗室綜合考核體系,能夠提高實驗室專任教師和輔助教師的工作效率,為兄弟院校相關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目標管理;目標考核法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assessment objective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work of the laborat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alysis task division of the laboratory work,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full-time teachers and auxiliary teachers in the computing center, the specialized laboratory and the key laboratory, puts forward O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and design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dex and no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dex.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method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target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assessment system for target assessment. It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special teachers and auxiliary teachers in the laboratory, and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other colleges.
Keywords: laboratory management; target management; O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0 引言
高校實驗室作為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場所,是承擔基礎實驗教學,輔助科學研究,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研發(fā)自主實驗儀器,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基地[1]。實驗室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主體,主要承擔日常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維護,實驗室安全和衛(wèi)生管理,實驗室資產管理等工作。隨著我國實驗室管理不斷與國際接軌,實驗室管理內容不斷細化,然而由于任務導向的不同、考核目標的不同,績效目標的不同等原因,對實驗室工作的各類目標,缺乏一個綜合的管理平臺對各類目標的成果進行衡量,統(tǒng)計。
本文擬結合浙江省級實驗室示范中心的實踐經驗,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為研究視角,通過定性、定量、目標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對實驗室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的職責細化,進一步探討實驗室綜合管理經驗,為兄弟院校相關改革提供借鑒。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現(xiàn)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現(xiàn)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部級實驗室2個,虛擬企業(yè)2個,各類實驗室面積6669m2,固定資產6494臺件,低值耐用品750臺件,共計3921余萬元,面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shù)字媒體技術、網(wǎng)絡工程、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5個本科生專業(y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2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實驗室現(xiàn)在有專職人員17人,輔助人員10余人,其中專職人員高級職稱3人,有博士學歷1人,碩士學歷的10人,年承擔實驗的課程數(shù)目共121門,實驗項目458項,指導學生參與競賽百來項。其中,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面向全校的綜合性計算機實驗教學大平臺,承擔全校66個專業(yè)3萬多名學生的計算機類相關實驗教學任務,同時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并提供實習實訓基地,是全校覆蓋面最廣,學生受益面最大的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浙江省重點學科實驗室,浙江省可視媒體智能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要面向研究生和學院8個研究所,每年受益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近300名。
近年來,學校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教務處、公共事務管理處、學術委員會秘書處、保衛(wèi)處等多個部門對實驗室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細化了實驗室的相關工作,而且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學院部分部門在工作落實中為了節(jié)省麻煩,應付了事;部分部門前期數(shù)據(jù)缺乏匯總,后期提交數(shù)據(jù)周期長,困難大。在實驗室工作量計算中,受限于前期政策,學院對實驗室整體工作綜合考量很困難,導致部分實驗員做了很多工作但沒有計入工作量,部分實驗員沒有被檢查到。實驗室工作目標達成的缺失無疑打擊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不利于人員發(fā)展。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人員分類和具體分工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驗室人員由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組成,專職教師主要集中在計算中心和專業(yè)實驗室,輔助教師集中在重點實驗室下的各研究所。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由于所屬部門差異、專屬情況不同,分工也有差異,具體表現(xiàn)如下:
計算中心工作的實驗室專職教師
主要面向全校開放的本科生基礎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各類競賽,完成的基本任務有統(tǒng)計實驗室內教學機時、收集實驗授課計劃、提高設備的共享及使用效率、保證正常實驗室開放時間、確保實驗室安全和衛(wèi)生、建立實驗室各類檔案、確保到崗和無實驗教學管理事故、做好高考閱卷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工作、及時維護更新欄目信息、積極開展調研、規(guī)劃、完成學院的其他任務。
專業(yè)實驗室的實驗室專職教師
主要面向全院開放的本科生、研究生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各類競賽,完成的基本任務相對于計算中心工作的實驗室專職教師而言,無需做好高考閱卷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工作、需要參與大型實驗教學、輔助課程教學。
重點實驗室下的研究所實驗室輔助教師
主要面向研究生科學研究,完成的基本任務有統(tǒng)計和提高實驗室內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及使用效率、確保實驗室安全和衛(wèi)生、做好實驗室資產建賬、報廢、清查,確保無安全管理事故、完成學院的其他任務。
3 基于目標考核的實驗室綜合考核體系設計
目標管理具有面向未來和發(fā)展、注重系統(tǒng)和整體、注重最終成果、注重人本管理等特點,它作為一種現(xiàn)代科學的管理理念,首先在企業(yè)管理中得到廣泛運用并取得顯著成效,現(xiàn)已被引入到多種管理活動,并成為許多高校進行管理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一種方向選擇[2,3]。
傳統(tǒng)的實驗室綜合管理依賴于實驗室考核制度,而實驗室考核多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如果用定性的方式考核就流于形式,簡單粗放的形式進行定量考核比較困難[4,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貢??6]等人提出了分類管理的實驗室技術人員績效考核方式,但是該方式沒有完全覆蓋計算機學院實驗室的相關情況。
目標考核法,即按一定的指標或評價標準來衡量員工完成既定目標和執(zhí)行工作標準的情況,是目標管理原理在績效評估中的具體運用,深受眾多企事業(yè)組織的青睞。
因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過廣泛征求意見,確定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教職工考核及學院津貼計算辦法》,針對實驗室人員考核提出了定性、定量、目標考核相結合的方針。
3.1考核原則
公平、公正、公開
教職工考核及學院津貼辦法草案通過辦公郵箱發(fā)給全院所有教職工,公開征求意見,待草案修改完畢后形成具體方案,相關方案通過雙代會討論通過,確保方案的公平并兼顧老師的相關利益。雙代會通過稿通過辦公郵箱發(fā)給全院所有教師,作為年終考核依據(jù)。
目標明確
實驗室人員考核根據(jù)雙代會通過稿執(zhí)行,工作量在目標達成結果上做加減法,制度本身未計算的工作量經實驗中心年終津貼按上述辦法核算后,打包到專業(yè)實驗室、計算中心實驗室,由專業(yè)實驗室、計算中心實驗室進行二次分配。
獎罰分明
上級部門檢查、本學院檢查和抽查是評價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jù),根據(jù)相關文件認定獲獎級別,若出現(xiàn)學校或學院認定的教學或管理事故,直接責任人不予發(fā)放年終津貼,實驗中心相關負責人管理年終酬金酌情扣發(fā)。
可操作性
考核評價指標要簡單易行,尺度適當,制定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藥系統(tǒng)、全面、科學、合理、有通用性。
3.2量化指標考核設計
實驗室相關工作目前已經量化,并納入績效的任務包括計算中心超工作量、實驗教學、教改與建設項目、教學論文、指導學生項目和獲獎、實踐教學、其他教學與科研等。
計算中心超工作量獎金B(yǎng)
計算中心超工作量包含計劃外教學機時工作量、自費刷卡費用工作量、培訓成教工作量。
B =( (T-400000) ×0.5×50% + M1×50% + M2×25%)×E
其中:T為中心實驗室承擔學校其他學院的教學任務產生的機時,本院教學任務產生的機時、中心實驗室承擔本院ACM、就業(yè)培訓、學生競賽等工作上機產生的機時由學院院務會議決定,年終給予確認;M1為自費刷卡費;M2為培訓成教費用;E為考評合格系數(shù)。
根據(jù)目標考核機制,年終學院對實驗中心進行考評,給出考評合格系數(shù)(0.9-1.1)。
實驗教學工作量S1。
實驗教學工作量分為授課工作量和助課工作量,其中授課的工作量里又分普通實驗課工作量,大型實驗課工作量,硬件實驗課工作量。
S1 = (Ce×0.14×β2 + Cbe×K×0.1×β3 + Che×0.14×β4)×α+Ca×0.07×β1×30%
其中:Ce為實驗課的學分數(shù)(按32學時1學分);Cbe為大型實驗(含課程設計、校內實訓)的學分數(shù);Che為硬件實驗課的學分數(shù)(按32學時1學分);Ca為助課的學分數(shù);周學分數(shù)為0.5的,系數(shù)K為2,周學分數(shù)為1的,系數(shù)K為2;βi,i從1到4,表示不同課程的合班系數(shù);α為教學質量系數(shù)。
教學質量系數(shù)α是專門為目標考核機制設置的,具體數(shù)值根據(j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以及教學管理體系成員的評價綜合評定。教學質量系數(shù):α=總分/100;但是平均值控制為1。
(1)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為50分,依據(jù)為學校的學評教結果。學評教成績在全院前5%的,分數(shù)上浮5-10分,學評教成績在全院后5%的,分數(shù)下降5-10分。
(2)教學管理體系成員的評價為50分。教學管理體系成員給予正面評價的老師,分數(shù)上浮5-10分,給予負面評價的老師,分數(shù)下降5-10分。關于對教師的正面評價及負面評價,教學管理體系成員平時應及時將相關的佐證材料上交至教學秘書處備案,年終由全體教學管理體系成員最終確定教師的綜合評價分數(shù)。
教改與建設項目工作量S2
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包括教改項目、課程建設項目、教學資源建設項目、教學軟件項目、教材建設項目。其中國家級為4,省級為2,校級為0.1。項目主持人可根據(jù)申報時成員的具體工作進行工作量劃分。
根據(jù)目標考核機制,教改與建設項目依照項目驗收結果情況進行處理:
(1)項目通過驗收,學院配套經費按照項目審批后金額進行計算,項目主持人按照原申請書經費預算比例進行報銷;
(2)項目未通過驗收,學院配套經費收回,下次同等項目申報時向后排序。
教學論文工作量S3
根據(jù)目標考核機制,教學論文、教材需經學院教學委員會認定,A類教學期刊為1,B類教學期刊為0.5,B類期刊為0.3,《計算機教育》、國內相關教學會議(有正式刊號)為0.15,正式出版教材(有正規(guī)院校使用證明或校內使用)0.05每2萬字。
指導學生項目和獲獎工作量S4
根據(jù)目標考核機制,學生獲獎獎項指由學校教務處認定的比賽項目;其他獎項由學院教學委員會認定。“挑戰(zhàn)杯”在國家對應級別上浮1.0,在省級對應級別上浮0.5。同年同組同項目多次獲獎則取最高獎。程序設計大賽同年最多獎勵三項獲獎。國家、省級優(yōu)秀研究生學位論文分別等同于國家級、省級一等獎。指導健行學院和國際學院的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獲獎按績點值的1/2算。
表2 指導學生申報科技項目業(yè)績點
項目名稱 績點值
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 0.1/項
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 0.2/項
指導健行學院和國際學院的計算機類專業(yè)學生申報科技項目按績點值的1/2算。
實踐教學工作量S6
實踐教學工作量分為研究生論文指導工作量、成教學生畢業(yè)設計指導工作量、本院本科學生畢業(yè)設計指導工作量。
S6 = Np×0.15 + Ng1×0.02 + Ng2×0.06
其中:Np為研究生論文指導人數(shù),Ng1為成教學生畢業(yè)設計人數(shù),Ng2為本院本科生畢業(yè)設計人數(shù)。
其他教學與科研工作量S7
專業(yè)實驗室人員限制理論課教學,核算為超工作量業(yè)績點;科研業(yè)績點按實計算,核算為超工作量業(yè)績點;其中理論課課教學業(yè)績點計算參照教學業(yè)績點計算辦法,科研業(yè)績點計算參照科研業(yè)績點計算辦法執(zhí)行。
實驗室相關工作目前已經量化計算,但并未納入績效的任務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BS
根據(jù)目標考核機制和學校劃撥的安全獎金額度,經過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議討論,對安全工作有特殊工作和奉獻的老師進行一定的獎勵,其中實驗室人員包含實驗中心巡查人員、專業(yè)實驗室的實驗室專職安全員。
BS = Ms×R1×R2
其中:Ms為學校劃撥的安全獎金剩余額度,R1為安全工作量系數(shù),R2為職稱系數(shù)。
3.3非量化指標考核
資產管理作為實驗室管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具體工作包含資產增置、資產變動、資產報廢、資產清查。雖然資產管理工作比較繁瑣,但目前學院并未對其進行量化計算,而是下屬各級部門根據(jù)本部門工作量結余,對負責資產管理的老師進行工作量劃轉。
3.4考核實施成效
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實施了基于目標考核的實驗室綜合考核方法,打破了以往工作量分配不均,津貼報酬“吃大鍋飯”的現(xiàn)象,提高了實驗室工作的效率,激發(fā)了實驗室專職教師和輔助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4 結語
實驗室綜合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管理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實驗室隊伍的建設,績效的管理,而且對實驗室任務執(zhí)行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采用目標考核法來對實驗室人員進行績效考核能夠很大地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促進實驗室綜合管理上平臺,上檔次。
但是,本考核方法還存在以下不足可以進行優(yōu)化:
(1)部分工作并未進行統(tǒng)一的量化計算,還存在著部門之間分配差異,需要進一步統(tǒng)一;
(2)工作量計算時并未對職稱因素加以考慮,下一步應對此進一步細化;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曾榮華,羅一帆,周合兵等.探索綜合與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建設、開放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24-27.
[2]楊顯貴,張昌民.精細化管理與大學管理精細化[J].上海管理科學,2008(2):82—85.
[3]郜維超,黃剛,尹嬋娟等.淺析目標管理在搞笑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9):225-228.
[4]王歡,張寶元,王恒明等. 對實驗室技術人員考核辦法的探索[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8(4):106_108.
[5]熊春梅.高校實驗室技術人員隊伍穩(wěn)定與提高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2):213-214.
[6]貢海俊,殷凱,董昊.工科實驗室技術人員績效考核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9):221-224.
作者簡介:李琰琰,(1981-),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浙江工業(yè)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實驗師,從事高校實驗室管理,教學管理工作。
基金項目:浙江工業(yè)大學實驗室工作研究與改革項目(編號14);浙江工業(yè)大學實驗室工作研究與改革項目(編號13);浙江工業(yè)大學實驗室工作研究與改革項目(編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