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被催婚。
可今年過年,身邊竟然異常安靜,靜得我心里發(fā)慌。
年初二,所有親戚都來我家里拜年,我早早地就準(zhǔn)備好了一百套招架親戚逼問的說辭,可是每個人見到我,不是委婉地說“你今年……圓潤了不少啊”,就是低頭忙著搶紅包。
看大家都如此冷漠,我心里有一股寂寞感油然而生。
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二姨拉著我的小手,語重心長地叮囑:“你也別太挑了,找個對你好的就可以了,再不結(jié)婚可就三十了哦?!?/p>
二姨的表情,寫滿了“擔(dān)憂”,讓我不禁懷疑自己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是不是寫錯了,怎么就三十了?
直到看見二姨扭頭又對著剛過完二十歲生日的表弟說出了一模一樣的話。
……好吧。
為了喚起二姨消失的熱情,我主動挑起話題,問:“二姨,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嗎?”
二姨在搶紅包的間隙,抬頭看了我一眼:“看著像十八歲,行了吧?!?/p>
“不是,我是認(rèn)真的?!?/p>
二姨的態(tài)度很是敷衍:“你看著很顯小,行了吧。”
我真的要生氣了,道:“二姨,你去年說我快三十了,今年怎么不說了?你不愛我了!”
不是我嘴欠,而是你們不懂這種心情,就像明天你有一場重要的考試,你辛辛苦苦地背了一宿的書,隔天突然接到通知,考試取消……心里的落差大不大?
二姨見無法擺脫我的糾纏,認(rèn)命地放下手機,說:“你們年輕人,動不動就在微博控訴奇葩親戚,我可不想被掛在網(wǎng)上,聽說你微博的粉絲有好幾萬吧,是不是想寫我?”
不不不,我沒有,別瞎說——我趕緊使出“否認(rèn)三連擊”。
但我有句大實話沒告訴二姨:我真的很少更新微博。
也不只我今年如此寂寞如雪,小鍋說她回浙江過年,親戚朋友都不搭理她,枉費她回家前特地去打了瘦臉針(這個可以說吧?),還買了TF的姨媽色口紅,聽說涂上這個顏色后,在小年夜聚餐時,大老板都不敢隨便和她對視。
結(jié)果呢,親戚朋友關(guān)注的點都集中在——她剛剪的短發(fā)沒有長發(fā)好看。
她:???
在我們組,會如此深謀遠(yuǎn)慮的人,還有冬菇。
聽說她為了不被家里念叨,過年前和她的理發(fā)小哥閃戀又閃分,用剛失戀的這個完美借口,作威作福做祖宗,哪個親戚都不敢多問半句。
(對了,小聲問:我是不是太八卦了?)
總之,今年的親戚都讓我刮目相看,其實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平時大家難得見一面,互相也不熟悉,見面也只能催催婚、問問工資了,總不能一上來就聊“今年哪個星座運勢最好”吧?
我們就假裝自己是個社交達(dá)人,面對所有親戚的問題,一概笑瞇瞇地點頭,也沒那么難。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或者網(wǎng)上,遇到過那么多難相處的人,我們都能忍下來。
幾個親戚問兩句,對我們來說,算什么呢!
反正,也就是一頓飯的時間,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