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嵩
【摘要】目的: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牽引和推拿法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評價其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1.3±0.9)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2.5±1.3)分,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于對照組來說,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較高,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184-01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臨床綜合征是腰腿痛、神經(jīng)功能障礙,屬于常見的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病情復雜,容易反復性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本次對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隨機分組,納入標準:經(jīng)診斷均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年齡在25-55歲,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腦、肝腎肺等功能障礙患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為(41.5±8.1)歲,病程為1-5d,平均病程為(3.2±0.6)d,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為(41.4±7.8)歲,病程為1-6d,平均病程為(3.1±0.4)d,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性(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觀察組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按照分期治療,(1)急性期(發(fā)病1-10d):海桐皮湯加減、中藥濕敷以及消瘀止痛膏。海桐皮湯加減藥物組成為300g丹參、伸筋草、秦艽、當歸、海桐皮、桂枝、獨活,150g紅花、艾葉,100g生川烏、生草烏、醋沒藥、牛膝、地龍、醋乳香、杜仲、狗脊、甘草。中藥濕敷取患者俯臥位,將藥袋放在患者腰部位置20min,間隔5min將藥袋翻轉1次,每天1次,中藥敷貼將消瘀止痛膏貼在患者側腎俞、大腸俞穴,時間在晚八點到早八點12個小時,每天1次。(2)緩解期(發(fā)病11-20d):采用放松類手法(按揉、掖法、擦法等)和牽引治療,目的是疏通經(jīng)絡,仰臥位持續(xù)性牽引,時間為15min,每天1次。(3)恢復期(發(fā)病21-30d):采用運動關節(jié)類手法聯(lián)合工鞥恢復導引操。對照組采用牽引和推拿法治療,方法如觀察組緩解期。兩組換連續(xù)治療1個月時間。
1.3觀察指標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1]評價患者的疼痛程度,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治愈:癥狀全部消失,可自由活動;好轉:癥狀有所緩解,基本恢復正常;無效:癥狀沒有改變甚至是加重??傆行蕿橹斡始由虾棉D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以上全部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選用百分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選用(x±s)表示,組間展開t或者λ2檢驗,若兩組對比具有顯著差異,則P<0.05。
2結果
2.1VAS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1.3±0.9)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2.5±1.3)分,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臨床療效比較相比于對照組來說,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較高,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中醫(yī)上屬于“腰痛”、“腰脊痛”、“踝厥”等范疇[2],病因在于內傷、外感以及挫傷,病機在于筋脈痹阻、腰府失養(yǎng)。臨床上非手術治療多采用中醫(yī)外治法,推拿是其中一種,已成為治療該病的重要手段。推拿治療可以局部調節(jié)患者突出間盤、小關節(jié)以及肌肉,緩解間盤對神經(jīng)根、硬脊膜的黏連和壓迫,同時改善患者全身微循環(huán),促進患者循環(huán)順暢。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辯證分期治療方法,即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按照中醫(yī)分期治療方法,即急性期、緩解期以及恢復期,將復雜病情轉化為辯證要點進而針對性治療[3]。同時給患者進行推拿、中藥濕敷、牽引、導引操等中醫(yī)治療,急性期治療重點是活血化瘀止痛,緩解期治療重點是促進神經(jīng)損傷的修復,恢復期治療重點是理筋整復。本次對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1.3±0.9)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2.5±1.3)分,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于對照組來說,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較高,有差異性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癥狀,緩解其疼痛程度,促進患者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中,王艷杰,何春江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介入治療配合中醫(yī)綜合治療臨床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7,5(9):1212-1214.
[2]莫偉,許金海,葉潔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3):474-476.
[3]張云峰.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介入治療配合中醫(yī)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J].醫(yī)藥前沿,2017,7(1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