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 “用什么教”和“教什么”是體育教材的兩重屬性,對它的理解缺失是導致教學實踐困惑的主要原因,而“用什么內(nèi)容教給學生什么”是體育教材兩重屬性的整合,體現(xiàn)了兩者之間的統(tǒng)一性和緊密性,是教材的真實意義。
[關鍵詞] 體育教材;用什么教;教什么;教材真意
體育教材要很好地發(fā)揮其作用,不僅需要體育教師對教材本身具有合理的認識,還需要配合教學過程的設計、實施以及對學生的研究等,教師應該從教學設計的總體構想做好主選教材和輔助教材的選定和組合,并能超越“教科書”的框架束縛,能動地品評、選擇、重組利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材資源。而這些方法離不開對教材的研究,教師應不能忽視。
關于體育教材的討論由來已久,在教學實踐中也常常讓體育教師感到困惑:到底什么叫教材?教材的選擇與使用如何把握?對教材內(nèi)容如何實施教學?等等。譬如,針對眾多的教材,教師可能只知道教某一個,卻不知道為什么不選擇另一個。尤其是教師在實踐中時常感受到的,某些為教師一直使用的教材,相對于其它教材明顯存在很多不足,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這樣的教材教師是否要舍掉?舍的理由又是什么?舍后又用什么教材去代替?似乎教材的選用上缺少了一個恒定的標準。
體育教師之所以如此困惑,主要原因是對并存于教材概念中的兩個方面,即“用什么教”和“教什么”相混淆的結果。
“用什么教”和“教什么”是并存于教材中的兩個方面,如果不能厘清這兩個重要概念,甚至把它們混為一談,那教學的真義很難把握。教材是素材通過一定程序的加工而形成的成品,教材成品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著形態(tài)和媒介的特點,當它作為媒介用于教學,就是我們所說的“用什么教”;“教什么”體現(xiàn)的主要是教材內(nèi)容的一面。也就是說,“‘用什么教是素材的選擇和加工,而‘教什么則是對教材意義的認識和處理”。
例如,教師教“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教師主要考慮的“用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帶給學生什么學習結果”?!半p手頭上前拋實心球”是經(jīng)過多種投擲和拋擲動作精選組合而成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上下肢配合的力量型田徑項目,教師教這個動作是想通過這個動作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力量素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以及對力量素質與身體協(xié)調(diào)關系的認識,獲得成功體驗感受等。也就是說,“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已經(jīng)成為教學中的一種“‘媒介和‘范例來教給學生內(nèi)含于其中的生理、心理、技能、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內(nèi)容,這就是教材的兩重性,這一點在我們體育教材中尤為明顯。清晰了解體育教材的雙重性特點,才能讓我們的教學避免盲目的“為教而教”的現(xiàn)象。
綜合以上論述,體育教材的真正的意義應體現(xiàn)在雙重性的整合,及“用什么內(nèi)容教給學生什么”,是體育教材“用什么教”和“教什么”兩個方面統(tǒng)一,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構不成教材的使用與教學。如果忽視了“教什么”,等同于把素材與教材混淆,教學變成一種純粹的動作訓練或傳技,體育教學的價值就得不到體現(xiàn)。作為方向指導性的“教什么”恰恰保障了“用什么教”的自身價值,它可以避免其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樣,如果只重視“教什么”而忽視了“用什么教”,學校體育學科的自身目的就變得模糊不清,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標也成為了華麗的“海市蜃樓”。所以說,只有實現(xiàn)“用什么內(nèi)容教給學生什么”,體育教材才體現(xiàn)出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正確的“教材觀”對體育教學工作者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也正是由于我們對教材理解的缺失,在實踐中產(chǎn)生了許多困惑,“隨意而教”“為教而教”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教學失去了標準和價值。相信教師只要把握教材的真正意義,踐行“用什么內(nèi)容教給學生什么”的理念,體育教學的質量就一定會有質的提升,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程改革理念也必將得以踐行。
參考文獻:
[1]袁瑞堂.體育課程踐行的探索與理解[M].徐州:徐州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