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德育工作也越來越受重視,逐漸成為初中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初三階段的學生教育工作在整個初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德育工作的實施還需要與學生成長、學習規(guī)律相結合,重視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本文探討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工作實施的特點及相對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德育;初三階段;特點;應對策略
作者簡介:顧靜,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港學校教師。(江蘇 蘇州 215021)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0-0108-02
德育是當前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思想品質、道德價值等形成有著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心智與思想成長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良好的德育工作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初三階段的學生,在思想認知上會經歷較大起伏,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實施德育工作,也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教師在德育工作實踐中應結合學生實際探索相應的德育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一、針對初三階段學生探索德育工作實施的特點
初三階段在整個初中教育中是一個特殊的階段,這一時段學生面臨著升學壓力。作為初中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經過兩年的適應調整,這一階段學生在心智上也相對更穩(wěn)定。整個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初三則更像是一個沉淀和總結的時期。經過前兩年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視野上更為遼闊,求知欲不斷迸發(fā),潛能得到更多的激發(fā)。但不可忽視的是,初三階段,很多學生面臨著中考升學壓力,現(xiàn)較多的負面情緒和消極行為,如上課遲到、通宵上網(wǎng),因為父母過度的關心而與父母發(fā)生矛盾等。同時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學生沉溺于游戲,并產生通過游戲來賺錢的想法,對待學習更多的是投機取巧,不愿意去思考,靠從網(wǎng)上抄襲答案來應付作業(yè),對網(wǎng)絡產生極大的依賴感。這種現(xiàn)象在初三階段學生中較為常見,也是當前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工作中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初三階段學生的德育工作應重點放在學生心智的培養(yǎng)上。在這一時段,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已經得到一定的提升,初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面臨著中考升學的壓力,學生心理上難免出現(xiàn)較大起伏,這就需要教師在德育工作上多下功夫,引導學生不斷磨礪。這一階段學生心智的培養(yǎng)還需要真正與學生身心成長相結合,很多學生在這時段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和行為是和升學壓力有關。因此,德育工作者應對癥下藥,具體結合初三階段學生學習的特殊性,充分發(fā)揮德育的作用。同時初三階段學生在心理上是渴望被認可的,在德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尊重學生成長,并給予合適的引導,這在學生德育工作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實施的應對策略
結合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工作實施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對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在初三階段,要特別注意學生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學生身心成長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穩(wěn)定因素,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中考升學壓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注意學生情緒上的變化,穩(wěn)定學生情緒。很多學生出現(xiàn)沉溺網(wǎng)絡、過度依賴網(wǎng)絡、厭學等問題都與長期不良情緒的積壓有極大的關系,學生在學習上產生的焦慮、煩躁等情緒得不到疏解,情況會不斷地惡化。這種情緒上的波動會持續(xù)整個初三時段。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排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借鑒往屆學生學習心得、鼓勵學生之間多進行交流與溝通,及時將心中的焦慮、煩躁等情緒講出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情緒和心理上的這些波動,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方法。
對初三階段學生實施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對學生形成堅毅的意志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可引導學生定期進行反思,并記錄下來,形成反思日記。時間間隔不宜過長,因為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和對事物的新鮮感都有一定的時限,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定期進行學習、心理上的總結和反思,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日記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學生的心情,教師則可以通過這種反思得到信息反饋,作為傾聽者而不是一味說教,在這一層面上教師和學生之間應是朋友的關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教師了解學生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后,不要因為學生一時的變化就將問題放大,而應讓學生堅持記錄。學生通過定期的反思能夠對自己過往心理上的變化有連續(xù)性的認識,并在事后以旁觀者的視角對這些變化有更為客觀的認識,通過分析與反思自己在一個階段內的學習上、心理上等的變化,也會對其中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有更為清晰的認識。這種自我反思式的德育方式比教師一味地說教更有教育意義,而學生從自身問題中發(fā)現(xiàn)原因并總結反思,在心理上主動接受和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在思想覺悟上也會不斷地提升。教師對學生的反思要認真閱讀,并與情況不太好的學生及時交流談心,給予其適當?shù)墓膭?,幫助其盡快調整狀態(tài)。
在學生德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情感教育和生活化教育也是重要的形式。學生心智的培養(yǎng)還需要更切合學生實際的形式來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從生活中入手,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進行德育,在切入點上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熟悉度較高的話題引入,這樣潛移默化的引入能夠有效緩解德育的說教性特征,讓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初三階段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教師應不斷探索新的途徑,注意在德育工作的形式和語言技巧上下功夫,結合學生心理發(fā)育特點,使德育的影響在學生心中生動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積極向上。
德育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是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在實際教育中不應將其變?yōu)榭陬^上空洞的說教,特別是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施,更應注意在形式和內容上做到潤物細無聲,真正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使他們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教師要針對初三階段學生德育工作的特點,熱情投入到德育工作中,探索多樣化的德育方法和形式,有效促進德育工作質量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 王增紅.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如何讓德育為備考的初三學生注入正能量[J].教育家,2017,(39):61.
[2] 蔣海蘭,馬鐵,谷業(yè)軍.以德育促發(fā)展——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zhèn)水月巖初中德育工作側記[J].廣西教育,2017,(24):18-19.
[3] 趙永平.探初一年級時段的德育特點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68-69.
[4] 魏麗花.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文信息,2016,(6).
[5] 韋碧云.給一棵草以開花的時間——以一名后進生的成長為例淺談德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258-259.
責任編輯 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