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新疆有三美:美景、美人還有美食。前不久,我去新疆旅游才感受到這“三美”中最讓我欲罷不能、樂在其中的就是美食。新疆美食多,大盤雞、抓飯、烤包子、烤羊肉串、拉條子、油塔子,能說上名字的一大堆,而我最喜歡的是新疆的“馕”。
馕是新疆的特色美食,也是新疆各民族最為喜愛的一種食物,號稱“新疆一絕”。 馕的基本做法是把發(fā)酵的面團放進(jìn)馕坑內(nèi)用火炭烘烤,制成大小厚薄不等的各種烤餅。最開始見到馕,我還以為是燒餅,導(dǎo)游帕爾維娜小姐笑了,她告訴我,馕的一般做法確實跟漢族的烤燒餅相似,但它是用馕坑烤制而成,在面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輔以芝麻、雞蛋、酥油、清油、牛奶、糖等佐料。在新疆馕的品種很多,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拌餡烤制的為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
在新疆旅游時,我發(fā)現(xiàn),無論身處烏魯木齊的鬧市還是背街小巷、胡同深處,都可以找到大大小小的馕房??葱陆俗鲡?,似乎是在制作一件藝術(shù)品,和面、揉面、按花、貼坑、烘烤等流程一絲不茍。我在新疆最喜歡吃的是“艾麥克”馕,這種馕中間薄,邊沿略厚,馕上面有洋蔥末或芝麻,直徑足有50厘米。據(jù)賣馕的維吾爾族小伙子說這種馕做一個要用1公斤面粉,算是新疆最大的薄馕?!鞍溈恕扁瓮獯嗬锵?,也很有回味。
而“托喀西”馕是我吃過的最小的馕,直徑和一般茶杯口那樣大,厚約2厘米,像點心,顏色焦黃,香氣撲鼻,味道香甜,主要以面粉、牛奶、雞蛋、奶油、砂糖為原料,具有酥、軟、松的特點。
馕在新疆古代先民的飲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漢文史籍中記載的“胡餅”就是古代傳入中原的馕。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在他們的詩篇中也描寫過馕,白居易在《寄胡餅與楊萬州》這首詩中說:“胡麻餅樣學(xué)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爐。寄予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以輔興無?!币环剿琉B(yǎng)一方人,馕含水分很少,有長達(dá)幾個月的保質(zhì)期,馕即使干透泡水即軟,食用方便,是新疆人外出放牧、離家遠(yuǎn)游不可或缺的食品。
新疆人不僅喜歡吃馕,而且在生活中還形成了強烈的崇敬馕的心理,他們認(rèn)為馕是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代表著平安和生活興旺。新疆人為出遠(yuǎn)門的親朋好友送行會贈馕,以祝一路順風(fēng),探望病人會送馕以求安康,每逢舉行各種類型的喜宴,馕首當(dāng)其先擺在宴席上。
當(dāng)我離開新疆時,漂亮的維吾爾女導(dǎo)游帕爾維娜小姐送給了我她親手做的“窩窩馕”,這種馕因中間有個小窩窩而得名,做法很講究,一個馕的面團要揉上上百次,好吃有勁道。吃著香甜可口、外焦里酥的窩窩馕,回想著帕爾維娜臉上燦爛的笑容,踏上漫漫回家路,我的這次新疆游也多了一絲溫情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