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聿
美國防長馬蒂斯于26日到28日開始他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之旅。此前接連發(fā)生美國拒絕中國參加“環(huán)太平洋”多國聯(lián)合演習、美海軍艦艇頻繁闖南海等一系列事件,美軍這種故設障礙的做法已阻礙了兩軍的正常交流?;叵?980年美國防長哈羅德·布朗的首次訪華,那次“破冰之旅”被譽為“把幾年前還不可想象的中美合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中美由此開展的軍事交流帶給雙方持續(xù)近十年的“蜜月期”。
“氣氛熱烈,觀點接近”
伴隨著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美兩軍的第一次公開交流是1979年末中國國防大學代表團的美國之行。1980年1月5日晚,美國防長布朗帶領的美國軍事代表團乘專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他也成為中美建交后首位訪華的美國防長。中國副總理兼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飚、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和海軍、空軍、北京部隊、北京衛(wèi)戍區(qū)的負責人等在機場迎接。
之所以中美對這次訪問如此重視,還得從不久前的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說起。1979年12月27日,蘇軍突然出動8萬精銳部隊,在一周時間內(nèi)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樞紐。蘇聯(lián)表現(xiàn)出的全球擴張主義同時引起了中國和美國的擔憂。美國卡特政府斷定中國軍力的增強“對全球平衡和美國國家利益有好處”,為布朗此行大開綠燈。
1月6日,中國國防部長徐向前舉行晚宴,歡迎布朗及美國代表團。在宴會開始前,兩位防長曾進行了40分鐘的會談,其中重點談及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問題。兩國防長一致表示,中美兩國應擴大防務對話,加強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的合作和壯大兩國力量,此舉能遏制引發(fā)全球沖突的侵略。
1月8日上午,中國副總理兼解放軍總參謀長鄧小平會見布朗。鄧小平明確提出:“中美應該做一些扎扎實實的工作,維護世界和平和對抗蘇聯(lián)霸權主義?!辈祭室脖硎荆鎸碜蕴K聯(lián)的威脅,美中需要協(xié)調(diào)彼此的政策。
在隨后的記者會上,布朗表示“我總共和中國領導人進行了17小時的正式會談,雙方的觀點非常接近,兩國已制定擴大國防機構之間來往的計劃”。更具轟動性的消息是五角大樓發(fā)言人托馬斯·羅斯透露的——布朗正式向耿飚提議,美國向中國提供精密的衛(wèi)星地面站,用以接收“蘭德薩特-D”地球資源衛(wèi)星輸出的數(shù)據(jù),并且可以用于軍事方面。要知道,它能提供當時最好的衛(wèi)星照片,是美國所能對外提供的頂級“非致命性軍事裝備”。
坦克表演,戰(zhàn)機升空
中國作為東道主,在這次訪問中特意為布朗安排了大量堪稱“破格”的參觀活動,讓美國客人能實地感受到解放軍的軍事發(fā)展情況。美方感嘆,這遠比“隔靴搔癢”的技術情報更為真切和有用。1月9日早上,布朗一行在北京北郊附近參觀了坦克演習和摩托車表演。演習結(jié)束后,布朗爬進一輛中國自行研制的59式中型坦克,并檢閱了坦克兵和摩托車偵察兵。他告訴隨行記者:“我們對所能看到的一切,對這支裝甲師的力量和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10日,美國代表團還訪問了中國空軍基地,現(xiàn)場觀看解放軍殲-6殲擊機的空中表演和射擊地靶的演習。布朗還登上中國自制的殲-7I殲擊機觀看該機的座艙設備,成為首位在中國參觀殲-7I戰(zhàn)機的外國高級官員。布朗對記者們說:“關于我所看到的坦克和飛機,它們并不只是蘇聯(lián)原型的翻版,中國人做出了顯著的改進,尤其在航電儀器方面有極大的進步?!辈祭试谥袊姽倜媲暗皿w地表示,自己在中國看到的軍事裝備“相當于10多年前美蘇最好的裝備。”
美國代表團此后還在武漢參觀了造船廠、在上海登上了中國自制的導彈驅(qū)逐艦、獵潛艇和潛艇等,這些都是當時中國所能自行建造的最現(xiàn)代化裝備。
當被美國記者問及如何預測中國軍隊的現(xiàn)代化需要多長時間時,這名正在推動基于先進信息技術、隱形技術的“軍事抵消戰(zhàn)略”的美國防長說:“在最近五六年里,中國軍隊已獲得巨大的進展,他們的豪情和熟練使我印象深刻,但顯然現(xiàn)代化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布朗極為敏銳地意識到,中國政府和軍隊不會長期忍受技術落后的局面,只要條件允許,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為軍隊現(xiàn)代化事業(yè)投諸熱情和資源。對于外界非常關切的中美軍事技術合作的政治性障礙問題,布朗表示,即使美國改變它的對華軍事技術禁運政策,向中國提供美國武器,中國也不可能大量進口美國武器,“中國對依賴外國軍事技術的問題非常敏感,甚至對向(比美國對華更友好的)西歐國家購買軍備也是如此”??v觀此后30多年的中國國防建設,這名經(jīng)驗豐富、思維敏銳的美國防長的確沒有看走眼。
兩軍互訪,意義深遠
1980年1月13日,布朗率領的美國代表團乘坐專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取道日本返回華盛頓。在歷時九天的訪問中,布朗打開美中兩軍高層之間的接觸,這是華盛頓和北京的軍事領導人第一次正式交往。美聯(lián)社報道稱,布朗在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的嚴峻時刻訪華,使得這次訪問更具特殊意義。香港《南華早報》如此評價:“華盛頓已開始摒棄對北京和莫斯科實行‘等距離外交的政策,美國的行動已顯示出對中國友好,而對蘇聯(lián)不那么‘友好了,不再是那么不自然地做‘騎墻派了。中美加強防務方面的合作,對世界安全有著積極的意義?!?/p>
美聯(lián)社特別強調(diào),美國沒有計劃向中國出售武器,但技術轉(zhuǎn)讓——特別是適用于軍事用途的民用技術——已得到明顯的進展。中國將獲得“蘭德薩特-D”地球資源衛(wèi)星的地面數(shù)據(jù)接收站,這種衛(wèi)星的“軍事氣味”很濃,中國是第一個獲得這種衛(wèi)星地面站的社會主義國家。此外,布朗此行敲定了中美兩軍的后續(xù)交流活動,這就是如今仍被軍迷津津樂道的1980年5月以耿飚、劉華清為首的中國軍事代表團訪美。中國代表團進入五角大樓,登上了美國航母“小鷹”號和“突擊者”號。布朗的來訪和耿飚的回訪,標志著中美建立軍事交流關系。美聯(lián)社在報道中描述說:“華盛頓不必把武器售予北京,只需為中國訓練軍官,也能令北京使用美國的軍事技術知識,來加速其國防現(xiàn)代化?!?/p>
在布朗訪華之后,中美軍事關系在高層互訪、武器和軍事技術合作等領域迅速發(fā)展,兩國在戰(zhàn)略和地區(qū)安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合作。中美軍事關系開始了一段將近十年的“蜜月期”。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對這段往事曾評價說:“我們向彼此打開大門,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為無知和缺乏交流而發(fā)生誤會。中美兩國對于維護世界穩(wěn)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并不僅僅限于亞洲地區(qū),而是在全球范圍,昨天是這樣,今天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