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日益增長給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學生上課積極性較低、相關(guān)教師缺乏較強的知識儲備和實踐教學能力。高中生這一階段處在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而音樂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起到減輕壓力、培養(yǎng)情操的重要作用。所以,相關(guān)教師應重視精心設(shè)計音樂教學活動,使其更好的發(fā)揮作用,使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散發(fā)出魅力的芳香。
【關(guān)鍵詞】音樂;實踐活動;教學芳香
一、音樂綜合實踐活動讓欣賞教學散發(fā)魅力的芳香的內(nèi)容
(一)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動情和怡情
音樂代表情感。音樂能夠表達情感,只有音樂可以完美的表達出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和內(nèi)心的感受。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shù),課堂中的學生可以通過音樂理解老師想要表達的情感,帶動學生一起學習知識,幫助老師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達到一種老師與學生的最佳內(nèi)心交流。老師選擇好的音樂,和學生的內(nèi)心感情達到共鳴。讓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相同的感情,陶冶情操,一起和上課的老師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受。
音樂老師的作用就是將課堂中的學生帶入進去音樂,不要讓學生置身事外。很多學生表示,他們心中優(yōu)秀的音樂老師能夠在上課中慷慨激昂的表達,甚至用自己的動作去演繹音樂,讓在場的學生能夠不知不覺的走進音樂,理解音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在課堂中,老師要讓學生能夠完成對音樂的審美,鑒賞,并且表達音樂的美,這才是音樂課堂的目的。老師只有在課堂中將自己融入進去,才能夠帶學生一起動起來,達到音樂的完美享受。老師可以讓學生欣賞著名音樂家圣桑的作品《天鵝》。首先讓學生去傾聽音樂,感受里面的音樂成分:大提琴還有鋼琴的音樂功能,然后再放音樂,搭配事先準備好的詩歌朗誦,和音樂一起表達出來。用老師完美的嗓音和富有情感的朗誦將學生帶入音樂之中。老師要將自己當作是一個歌唱家,用自己的聲音和肢體表演帶學生動起來,這樣才能達到音樂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在現(xiàn)在的課堂中,只有慢慢的引導學生用已經(jīng)存在的知識對音樂進行思考和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探討能力,才能讓學生喜歡音樂,對音樂欣賞產(chǎn)生興趣。音樂與其它學科是密切相關(guān)的[1]。音樂可以和與語文中的詩詞歌賦一起演繹,音樂可以和地理中的文化一起演繹,音樂可以和歷史課中歷史文化事件一起演繹。
老師選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比如播放有代表性歷史感厚重的音樂,讓學生一起聯(lián)想曾經(jīng)學習到的歷史知識,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情感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命運交響曲》等作品可以幫助學生一起理解人生,觀察世界,激發(fā)學生對世界美好的向往。傾聽與影視作品相關(guān)的音樂能夠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鍛煉能力。
在當代的中國青少年中最缺乏的就是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好的音樂作品還有老師的引導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可以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并且及時的進行表揚,讓他們擁有創(chuàng)新意識。課堂中并不只是知識的教學,更是情感的交流,思想交流與引導。音樂可以成為其中的紐帶,幫助情感的傳達,學生對音樂理解在通過行動和語言傳遞給老師。
(三)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在表達
只有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才擁有課堂的內(nèi)在感受表達權(quán),原來那種老式的音樂課堂中,老師才是主人,學生只有被動感知和聆聽的權(quán)利,讓人感覺沒有活力[2]?,F(xiàn)在出現(xiàn)了很多公開課,其中有大有小,但是都比較新穎,能夠帶動學生參與其中,做課堂真正地主人??墒牵灿械墓_課只是為了公開而準備,并不具備學生的需求,讓在場的學生不能夠汲取更多知識養(yǎng)分。師生在課堂之中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老師來傳遞音樂的生命力,學生在其中,汲取老師的情感,并且理解和傳遞。音樂可以傳遞民族的精神,傳遞民族的力量,還有生命的活力,以及激情和樂趣。一首好的音樂可以帶學生去各地領(lǐng)略各地的風情,感受民族的精神。不只是學生在場的觀摩者也可以一起去感受老師帶來的情感,以及想要表達的樂趣。音樂的魅力就是讓大家一起融入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來演繹表達音樂。首先老師做一下示范,然后告訴學生可以自己來創(chuàng)編演繹一首音樂,在這期間老師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并且一起安排學生進行一定的討論幫助學生有一個更好的提高。老師一定要在這時候提供一個輕松的氛圍,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音樂表達音樂表達它其中的情感。
現(xiàn)當代的音樂課堂中,原來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F(xiàn)在對課堂提出了一種新的方式叫做研究性學習,在其他課程中可以使用同樣音樂也可以適用。老師可以在事先給學生安排好小組,再布置給學生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課下的時間和小組中的成員一起查閱資料探討問題,留有疑的問題,向老師提問,老師也可以對學生所有的資料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的課堂方式不只是老師單方面的傳遞知識,學生也在主動的學習,更好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展示自己的學習性成果,幫助學生展示自我,增加自信。
(四)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培養(yǎng)音樂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音樂的培養(yǎng)也是這樣的,對音樂產(chǎn)生了好的興趣就可以最大化的去主動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讓音樂融入學生的生活和校園中,無時無刻不在感知音樂,享受音樂。老師除了課堂之后,可以多組織一些音樂方面的活動,比如說,音樂節(jié)音樂舞會,音樂音樂知識的課堂,還可以做一個音樂小角落。積極的音樂可以帶動學生去積極的學習,主動的學習;舒緩的音樂,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快樂的音樂,可以調(diào)整學生的心情。作為老師,要不斷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音樂老師也是這樣的,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去學習。音樂老師要傳遞音樂表達的情感,也要讓學生學習音樂中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3]。
二、總結(jié)
音樂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參與其中,和老師一起進行情感的交流,感受音樂的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綜合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動起來,不再是原來死板的教學課堂,而是一種新型的方式。讓音樂知識無時無刻存在于學生的心中,增加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讓學生一起感受音樂帶來的芳香。
作者簡介:龔云萍(1989.5-),女,民族:漢,籍貫:浙江義烏,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
參考文獻:
[1]熊芳芳.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黃小蕊.視聽聯(lián)覺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陸依.上海市幼兒教師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認知與現(xiàn)狀調(diào)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