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主動的學習接受知識是當下基于新課改大背景下教育事業(yè)普遍面臨的問題,而實際上,對于作為語言教學的英語教學而言,這一問題更為突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提高英語教育教學高效性是當下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小組合作是一種通過科學分組形式下,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協(xié)同進步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除了是一個具有獨立思維的個體外,還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整體,能夠滿足當下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提升的教學目標要求,非常適應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開展。
1 科學分組
小組合作教學的首要前提就是分組,分組并不是胡亂分組、隨機分組,這樣的分組是達不到的教學效果,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的無用功,教師應當針對本班學生,根據不同的特性進行綜合考慮,然后質量合理科學的小組分配計劃,在一個小組中,每一個組員都應當具有能夠參與到小組討論與學習中的優(yōu)勢。如教師可以將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與內向的學生劃分到一定的小組,并制定內向的學生為小組長,外向帶動內向的同時,帶動內向的學生積極主動發(fā)言,起到對于學生能力的鍛煉效果。
2 開展有效活動
開展有效活動是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學的第二步,在科學分組的前提下,教師就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基于初中生本身而言,他們正處于少年的叛逆期,雖然對待事物有著天然的好奇心與好勝心,但是強迫的手段只會造成學生對于初中英語產生反感,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其次是對于教學內容的開展,很多教師不注重課堂中純英文式的交流,因為學生在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實際上這種思維是錯誤的,運用純英文教學能夠對于學生的口語發(fā)音和英語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幫助學生把英語從書面的變成口語化的,進而更加容易掌握。而針對班級學生中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在開展有效教學互動使用純英文時,可以將一些比較難的句子或單詞改為學生較為常用的,并不斷重復來幫助學生理解。如在學習關于“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內容時,有關于一些短語句子的歸納記憶,教師可以運用在平時的口語中,詢問學生你們周末是否有去購物,并反復說出“go shopping ”這個詞匯,以幫助學生理解。
在確保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下開展有效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為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將課堂劃分為三個部分,即提問階段、思考階段和檢測階段,同樣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內容為例,教師先問出這一問題,并小組內進行討論,選擇一名代表對于他們小組的度假內容進行講解闡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某些知識點進行簡單的提問,如“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或“How did you like it?”這樣的問題,來幫助學生對于自己的復述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在后續(xù)檢測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簡單的檢測,如對于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詢問:“Did everyone have a good time?”這樣簡單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可以只是“YES”或者其他比較復雜的回答,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聽懂對話并掌握單詞,而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則可以詢問:“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last month?”這樣需要進行詳細回答的問題,來考驗學生的英語口語和對答能力。如果學生無法作答或對于問題有疑問,可以求助自己小組的成員來幫助自己的翻譯或回答,無論是哪種結果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來鼓勵學生的信心。
3 在小組合作中注意角色轉換
小組合作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學習來實現自己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影響,因此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身份的轉化,不再是作為課堂的授學方,而是課堂中的輔導者,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去聽學生的談話內容,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對于有疑問的地方馬上做出指導,對于值得表揚的地方,絕不吝嗇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對于提高教學課堂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成為學生中的一份子,指定某一小組進行課程講解,自己和其他小組為學生,來實現身份轉化,拉近師生關系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便于后續(xù)教學課程的有效安排。
4 結束語
小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時積極有效的,也是基于新課程教學改革下極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把握這一利器,實現高效教學,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所學知識,做到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本文通過三個方面對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做了簡要闡述,望相關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此方面繼續(xù)深入探究,提出更多可行性和意見或建議,共同為推動初中英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努力。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