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利
(泉州國宇醫(yī)院,福建泉州362400)
反流性食管炎目前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若個體患者未及時給予對癥治療,隨著個體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可出現(xiàn)食管潰瘍、食管狹窄,近些年我國大力推廣傳統(tǒng)中醫(yī)藥臨床應(yīng)用,取得了較為客觀的療效,中醫(yī)將反流性食管炎歸屬于“噯氣”、“嘔吐”、“呃逆”等疾病范疇,臨床治法為和胃降逆為,但是目前中西藥臨床療效對比研究較少[1-3]。本次研究對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別給予西藥常規(guī)藥物治療以及西藥聯(lián)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通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個療程后疾病控制情況、反酸、胸骨后疼痛、燒心等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從而論證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是否給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實驗組(43例)與對照組(43例),實驗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在33~68歲,平均年齡在(40.2±2.8)歲。胃鏡檢查分級:有24例患者為I級,有12例患者為II級,有8例患者為III級。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在32~68歲,平均年齡在(40.5±2.7)歲。胃鏡檢查分級:有23例患者為I級,有13例患者為II級,有8例患者為III級。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胃鏡檢查分級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納入標準 (1)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均出現(xiàn)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臨床癥狀。胃鏡檢查,I級:食管粘膜出現(xiàn)點狀或條狀發(fā)紅、糜爛。II級:食管粘膜出現(xiàn)廣泛性發(fā)紅、糜爛。III級:食管粘膜發(fā)紅、糜爛、潰瘍且融合呈全周性。(2)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出現(xiàn)脘腹脹滿、脅肋脹痛、呃聲連連、噯氣頻頻、嘔吐酸水、舌苔黃膩、脈弦滑等肝氣郁結(jié)、胃氣上逆癥。
1.2.2 排除標準 (1)排除合并心,肝,腎等臟器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患者。(4)排除在接受本次治療前3個月接受其他藥物治療以及對本次用藥有禁忌癥的患者。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以及患者家屬同意,所有患者均簽署相關(guān)知情協(xié)議,并表示可配合復查隨訪工作順利開展。
1.3.1 對照組 43例患者單純給予給予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奧美拉唑、多潘立酮等常規(guī)西藥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患者每日給藥2次,每次口服100mg。奧美拉唑每日給藥兩次,早晚各口服20~60mg。多潘立酮患者每日給藥3次,每次餐前半小時口服1片,兩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1.3.2 實驗組 43例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用藥基礎(chǔ)上給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藥物基本組方為:半夏 9g,黃芩 6g,干姜 6g,人參 6g,灸甘草 6g,黃連3g,大棗(4枚)(上述半夏瀉心湯藥物組成選自《傷寒雜病論》),黃連180g,吳茱萸30g,(上述左金丸藥物組成選自《丹溪心法》),對于呃逆、吐酸嚴重的患者在原藥物組方基礎(chǔ)上添加鍛瓦楞子30g以降逆和胃;對于頭重如裹、脾胃濕熱較重的患者早原藥物組方基礎(chǔ)上添加蒲公英30g、桅子30g;對于脾胃虛寒的患者在原藥物組方基礎(chǔ)上添加制附子10g、炒白術(shù)30g。將上述藥物放在水中浸泡半小時后放入500ml清水中煎服,患者每日1劑,早晚各溫服150mg,兩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1)兩組患者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參考《中藥新藥臨床診療指南》,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消失,胃鏡檢查顯示個體胃粘膜以及組織學改變基本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明顯改善,胃鏡檢查顯示個體胃粘膜以及組織學改變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胃鏡檢查以及組織學均未明顯改善(疾病控制率=治愈率+顯效率)。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癥狀積分變化情況,本次研究采用5分制積分法,由0分至5分表示個體癥狀嚴重程度。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系統(tǒng)分析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治療4個療程后共有42例患者病情好轉(zhuǎn),對照組共有36例患者病情好轉(zhuǎn),實驗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2.2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患者治療后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n(%)]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得分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得分變化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n) 反酸 燒心 胸骨后疼痛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43 43治療前3.56±0.54 3.49±0.53 11.624>0.05治療后0.53±0.27 1.73±0.48 1.081<0.05治療前3.45±0.51 3.49±0.54 11.364>0.05治療后0.56±0.16 1.26±0.58 1.024<0.05治療前3.57±0.52 3.49±0.52 11.784>0.05治療后0.65±0.27 1.46±0.49 1.046<0.05
反流性食管炎是在機體抗反流屏障破壞、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損害、胃十二指腸功能失常等因素的影響下致使個體胃、十二指腸中內(nèi)容物反流進入食道,誘使食管粘膜發(fā)生炎性病變,患者以噯氣、嘔吐、胸骨后疼痛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疾病[4-5]。反流性食管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可誘使個體患者出現(xiàn)腹瀉、惡心、失眠等不良反應(yīng),長期用藥可誘使個體患者胃粘膜增生以及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病位在脾胃,但是與肝膽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個體患者七情不舒,郁怒難解,肝主輸泄,五志為怒,怒傷肝,影響肝臟氣機輸泄,肝氣郁結(jié),氣郁化火,肝氣可橫逆犯脾,從而導致個體脾胃功能失常,脾臟主升,胃臟主降,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至樞紐,脾胃升降失常,可致個體出現(xiàn)反流、吐酸等癥狀[6-7]。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方中半夏、吳茱英、厚樸、紫蘇葉均具有寬胸行氣、降逆止嘔的作用,黃連味苦,可清熱瀉火,茯苓與炙甘草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兩方合用共奏清瀉肝火、降逆止嘔等作用,對恢復個體脾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8]。本次研究顯示給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治療4個療程后其疾病控制率為97.7%,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治療后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等癥狀積分分別為(0.53±0.27)、(0.56±0.16)、(0.65±0.27),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療中給予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方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較高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1] 鄧麗霞.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7,32(24):3516-3518.
[2] 王文凡.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反流性食管炎50例[J].光明中醫(yī),2014,25(5):806-807.
[3] 唐晨.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臨床觀察[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15(21):34.
[4] 馮永華.半夏厚樸湯加味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23):141-143.
[5] 呂振.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31例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3,21(27):335-336.
[6] 藍仕.左金丸四逆散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86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9):131.
[7] 畢鵬.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療反流性食管炎40例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3,11(13):364,365.
[8] 趙逢新.反流性食管炎應(yīng)用左金丸聯(lián)用四君子湯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12):7693-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