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清文
【摘 要】隨著我國國家綜合國力的快速發(fā)展,對于民族文化特點的研究成為了目前我國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因為民族特點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幫助本民族文化事業(yè)的傳承和發(fā)展。接下來本文將從云南彝族的民族特點,最后分析云南彝族音樂文化的特點。
【關鍵詞】云南彝族;民族特點;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一、簡述云南彝族的民族特點
(一)云南彝族民族音樂深入研究的重要意義
對云南彝族民族音樂的深入研究能夠促進云南彝族文化嗯傳承和發(fā)展。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首歌曲是根據撒尼族民歌和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的,歌詞的靈感就是來源于云南彝族熱情淳樸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用彝族撒尼風格的曲調進行主旋律的制定,同時其中也將民歌《放羊調》的音樂融入進去。這首歌的歌詞是在1953年4月由著名的詞作家范禹寫的,后來這些樸實、親切、誠懇的語言激起了麥丁的創(chuàng)作靈感,利用當?shù)匾妥宓娜瞿犸L格將主旋律確定了下來,并且吸收了彝族音樂老師金國富創(chuàng)作的有關樂句,還借鑒了俄羅斯民歌中的高音和長音,最終完成了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全部來自于他們在云南彝族做客時當?shù)赝臒崆榭畲?,這讓他們感受到了熱情淳樸的民風,還被云南彝族的能歌善舞和美妙歌聲所吸引,從而寫下了這首民歌。
通過了解云南彝族的音樂,從中分析云南彝族人民的特點,有助于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云南彝族的文化特點。
(二)云南彝族音樂構成分析
1.關于民歌
云南彝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民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曲調,包括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等等,其中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但是有的沒有,大多數(shù)會是一些即興填詞,山歌中還可以分為男生調和女生調,各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2.關于樂器
彝族的樂器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葫蘆笙、月琴、口弦、三弦、笛、銅鼓等等。彝族的舞蹈也比較有特色,包括集體舞和獨舞兩大類,動作通常比較歡快。
二、云南彝族音樂文化特點分析
彝族民歌的藝術特征比較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以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傳承性為代表的外部特征和與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發(fā)展為代表的內部特征,這些特征既是彝族民歌的支撐,又是發(fā)展過程中的推動力,接下來重點分析這些藝術特征。
(一)關于內部的音樂文化特點--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發(fā)展
彝族民歌的內部特征包括生活的折射、多神的融合、文字的統(tǒng)一。生活的折射是彝族民歌的重要藝術特征,因為這些民歌全部是人們根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進行創(chuàng)作的,比如說生活中人們行船、伐木、搬運石頭等的工作產生了勞動號子,這些勞動號子的創(chuàng)作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勞動人民的勞動激情,并且極大的增強他們的勞動動力,極大的發(fā)揮了彝族民歌的重要作用。在彝族中,對于宗教信仰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人們既可以以佛教為信仰,同時還可以把基督教、天主教當做信仰,所以彝族人民各有信仰,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把不同信仰的內容融合在一起,從而在內容上形成多神的融合,有利于彝族民歌的發(fā)展和壯大。彝族民歌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彝族文字的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彝族民歌發(fā)展的過程中,民歌是勞動人民隨意創(chuàng)作的,所以一般沒有什么押韻,隨著民歌的不斷發(fā)展,逐漸產生了一聲子山歌、三聲子山歌、四句子山歌,五句子山歌等等,從而促進彝族文字的發(fā)展。
(二)關于外部的音樂文化特點--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傳承性
彝族民歌藝術特征的外部特征包括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傳承性??陬^性主要是表現(xiàn)在彝族民歌的創(chuàng)作和傳承中,不管是創(chuàng)作還是傳承,彝族民歌都是以口頭的形式表達的,而且口頭的創(chuàng)作和傳達更能夠體現(xiàn)彝族民歌的獨特之處。彝族民歌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并不是由一個人進行創(chuàng)作的,而是大家一同創(chuàng)作的山歌,這表現(xiàn)了彝族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彝族民歌中藝術特征中集體性的體現(xiàn)。因為彝族民族的民間文化沒有書面化的標準,所以在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多少會有一些文化的變異,但是這對于整個彝族民歌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傳承性是彝族民歌的又一重要外部藝術特征,彝族民歌在傳承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在書面上進行記載,但是這些都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人通過口頭進行傳承,所以極大程度的體現(xiàn)了土家族彝族的傳承性。
三、彝族音樂社會性功能分析
彝族民歌是彝族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經過不斷的發(fā)展和傳承,彝族民歌在發(fā)展的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展現(xiàn)了彝族民歌的功能價值,從而促進彝族的發(fā)展。彝族民歌的功能價值包括抒情達意、教化與道德規(guī)范、實用和傳授知識等的功能。
(一)抒情達意的功能
彝族民歌在結構上包括歌詞和樂譜,歌詞在內容上大部分是表達勞動人民情感的,例如《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就是表達彝族人們熱情好客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專門為祭祀、豐收所寫的民歌。幾乎所有的彝族民歌都能透漏出一種彝族人民的情感,人們通過民歌使他們的情感得到的充分的表達,同時也促進了彝族文化的發(fā)展。
(二)教化與道德規(guī)范的功能
彝族民歌還有教化與道德規(guī)范的功能。在彝族民歌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在民歌歌詞中加入很多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而彝族民歌是彝族所有人民都在傳頌的一種文化,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可能剛開始人們注重的是民歌的音調,久而久之,就會對民歌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的教化與道德得到一定的規(guī)范。
(三)實用功能
彝族民歌有極大的實用功能,在工作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喊勞動號子,增強了工作干勁兒、把勞動人民的力量都緊緊的凝聚在了一起,從而增強他們的工作效率,也給枯燥無味的工作增添了樂趣。情歌有用于男女之間進行戀愛和表情達意的作用。還有哭嫁歌,通過哭嫁歌來衡量媳婦的標準等等。這些都是彝族民歌的實用功能。
(四)傳授知識的功能
在彝族民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把農耕紡織的制作過程加到民歌歌詞中,通過唱民歌,把這些耕種技術、陶瓷制作過程、釀酒和捕魚技巧等等的知識傳授給人們,在這一過程中,民歌得到傳承,相應的知識也得到了傳授,一舉兩得。同時也會把彝族人們淳樸的感情寫進這些歌詞中,歌頌他們。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云南彝族音樂構成、音樂文化特點和具體的音樂社會性能的分析,借助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讓人們對云南彝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促進云南彝族音樂文化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淺析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祭火習俗——以云南楚雄彝族火把節(jié)為例;韓寒;明日風尚;2017年03期;
[2]淺析彝族高腔的分類及其音樂特點;張釩;中國民族博覽;2015年05期;
[3]欣賞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之價值觀內容解析;李宣康;大眾文藝;2010年17期;
[4]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記我區(qū)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李君杰;寧夏畫報(生活版);2014年05期;
[5]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潘鵬;廣播歌選;2010年12期;
[6]《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陳思思演唱版,致敬經典)
[7]《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阿魯阿卓演唱版,2012《民歌中國》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