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霞
【摘 要】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科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因為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看到更大更好的世界,能夠探索更多為了未知的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積極地探索如何做好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方法 思考建議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提供積極有效地幫助,教師可以從這樣一些方面著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課堂實例探討適切的閱讀訓練對學生主動學習的意義?
我通過自己一次公開課的課堂實例來探討一下適切的閱讀訓練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這次課堂上,我通過兩篇適合學生層次的語文寓言故事,提升了學生對語文小短文閱讀的興趣程度。第一篇文章是一首小詩,關于蝴蝶仙子的故事,起著一個導入作用。我利用事先根據(jù)故事畫出的連環(huán)畫,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讓學生快速閱讀全文后進行漫畫排序。在設計問題方面,我也是側重于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讓學生有話可說。原本的文章中是有回答的,但是在備課過程中,我特意隱去了回答,把這個答案設計成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表達后再呈現(xiàn)原文的答案。然后我再拋出一個極具啟發(fā)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學生主動地去讀文章,找細節(jié)。課堂上學生的反應非???,很多學生立刻舉手回答問題。等文章梳理完以后,我列出故事中的全部人物,拋出一個啟發(fā)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給出更多的答案。給了學生幾分鐘時間討論之后,學生的答案各有不同,從不同角度出發(fā),讓人驚喜。這篇閱讀設計的有效設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刺激了學生主動表達的欲望,提高了語文表達能力。第二篇閱讀主要應用游戲形式,進行了文章大意的改錯,然后進行完全開放的提問,學生很感興趣。接下來,圍繞文章主旨進行討論,讓學生表達不同的意見。最后,補充3個寓言小故事,快速閱讀,迅速提煉主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整個語文課堂的學習中發(fā)揮了主動性,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表達。
二、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種迅速將學生們代入閱讀情境的教學方式,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怎么注意學習新的教學方式,這將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感到厭倦,自然也就無法對閱讀課程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加強課堂導入。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雖然都在快速的發(fā)展,但是由于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滯后于生理發(fā)展,因此初中學生處于一個身心發(fā)展不平衡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們的注意力難以持久,因此想要使學生們快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們的引導,使他們能夠盡快的參與到閱讀教學的課堂活動中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課之前常常進行的是別的課程,課下短短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學生們也可能沉浸在其他科目的練習題中。
因此在語文教師開始上課后,學生們的腦袋里常常還在回憶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在語文教師講得唾沫橫飛之時,學生們心里想的可能是英語單詞,也可能是數(shù)學公式。毫無疑問,學生們的這種學習狀態(tài)是非常不利于他們的閱讀學習的,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想要使學生們?nèi)硇牡赝度氲介喿x學習中來,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導他們。課堂導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師既可以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來進行課堂導入,也可以將新課內(nèi)容和有趣的歷史故事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紫藤蘿瀑布》這篇散文時,為了讓他們能夠設身處地的體會作者的情感,就需要為學生們講解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背景知識。當然,許多學生根本不認識紫藤蘿這種植物,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學生們可能無法產(chǎn)生相關的聯(lián)想。因此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放一些紫藤蘿的圖片和短片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讓學生們對這篇課文產(chǎn)生閱讀興趣。
三、教師要做好課前教學設計和準備
深入了解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把每個課時的任務做好計劃,然后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具體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為導入做好目標準備。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的時候,第一課時教師的導入要兼顧到整篇課文,整篇課文是散文,同時又是敘事散文,所以教師要抓住主要人物來進行導入,那就是“父親”形象,我們幾乎每個孩子會感受到父愛,與熱烈、直白的母愛不同,父愛更加的厚重深沉。都說父愛如山,導入里面教師可以說引導學生回憶之前父親做過的一件讓自己十分感動的事情,以此來回憶父愛,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先設置情感基礎,調(diào)動學生的感性思維,從而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的塑造。而第二課時的重點就是從細處來觀察人物,概括人物特點和性格,感受作者是怎樣塑造自己的父親的,通過怎樣的手段和技巧,這才是第二課時的難點。所以教師在導入里面就需要讓學生把上節(jié)課自己的回憶具體化,抓住母親或者親人的某一個特點進行詳細描述,從而凸顯人物性格特征,以此表現(xiàn)母愛親情。
四、多多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初中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處于過度期,他們需要來自外界的一些鼓勵與肯定來提高自信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一旦被語言中傷就可能心灰意冷。教師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可以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在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身的魅力。活動開展的形式可以有美文征稿,詩歌朗誦(有感情的),著名話劇表演,辯論賽,演講比賽,語文知識競賽。通過這一系列的比賽活動,可以增大學生的閱讀量。
總之,在現(xiàn)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地探索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理論和實踐整合起來,在實踐的過程中,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將實踐經(jīng)驗升華成為理論,通過不斷的積累和總結,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孟慶彬.真閱讀:量和度的平衡[J].語文教學通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