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此時,我看著窗外,下雨了。
從圖書館里走出來,我撐一把傘,攜一縷雨水,踏在滴滴答答的馬路上。似乎一切變得那么清晰,又那么明朗,我歡快地徜徉在這雨中,好似所有煩惱都煙消云散。
南方的夏天總是那么燥熱,白天有蟬蟲的鳴叫,屋頂上鳥兒的高歌,夜晚有蛐蛐連聲的奏樂,以及池塘里夜不能寐的蛙曲。我懷念兒時的七月,在老家樓頂上睡著竹架搭的小床,手里搖曳外婆的蒲扇,看螢火蟲從身邊飛過的光亮,還有掛在天上明晃晃的月亮……我想念關(guān)于那個時候的所有一切,真的好想好想。只是現(xiàn)在,我再也感受不到老家古老的磚瓦房、門前蹲著等待我回家的大黃狗、外婆從廚房里端出熱騰騰的回鍋肉……家鄉(xiāng)的一磚一瓦似乎都變得疏遠(yuǎn)、模糊。我知道,真正回不去的,叫故鄉(xiāng)。
雨繼續(xù)淅淅瀝瀝的下著,我乘上公交車,擁擠的人群仿佛是罐頭里的沙丁魚,我來不及細(xì)想,沒有往里走,便緊挨著靠窗的位子坐下來,不為別的,只是想看看窗外稀里嘩啦的雨,看看這被雨淋得干干凈凈的商場、銀行、公寓、寫字樓、學(xué)校、小區(qū)。就是這樣一場雨,帶走了夏日的酷熱,洗盡心頭的浮躁。
有時我甚至這樣想:這樣的雨天要是不上班該多好啊!這樣,我就可以信步公園、山間、田野,撐一把精致的傘,享受一整天的悠然自得。想唱就唱一首歌,想吟就吟一首詩,只和夏天有關(guān),和雨有聯(lián)系,都可以吟唱出來。這讓我想到了《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啊,這樣一場雨落了下來,似乎酷暑已消大半,已感受到微涼的氣息。
車停,雨也停。我收起傘,漫步走回家,雨水打濕了我的頭發(fā),淌過臉頰,浸濕薄衫,我用手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又繼續(xù)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踱步往前走。我環(huán)視一周,看著這城市里的一幢幢高樓大廈——商場、寫字樓、住宅,似乎家鄉(xiāng)的泥磚瓦房顯得更矮了。游離在這纏綿的煙雨中,醉了過客,也醉了我自己,我穿梭進(jìn)去,又從里面出來……
故鄉(xiāng)里高低錯落的參天大樹、村里的泥濘小路、水溝里快活的小魚、蜿蜒曲折的石坡路,一遍遍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一如當(dāng)年。
時光飛逝,在這座城市里,故鄉(xiāng)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