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權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鑒定寶玉石的儀器和方法越來越多,然而在我們交易寶玉石時,不可能隨身攜帶著儀器逐項進行檢測,只能鑒定依靠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分析寶玉石礦物的晶體形態(tài)、表面特征、包裹體,來判斷所鑒定寶玉石的真假。因此,肉眼鑒定寶玉石,無論對經銷商、專業(yè)鑒定人員,還是珠寶消費者均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肉眼鑒定;寶玉石;依據及方法
首先,對原石交易而言,由于寶玉石原石往往產于條件艱苦的地方,不可能指望應用各種儀器進行現場測試。而且,客觀上由于原石的特殊性,即使有儀器,也無法獲得所有信息,更何況行業(yè)中已長期形成了憑肉眼鑒定的傳統(tǒng);其次,對于珠寶鑒定師,肉眼觀察是進行寶石鑒定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在這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寶石所呈現的表面性質的觀察分析,引導你對下一步檢測方法的選擇;特別是對廣大的消費者而言,掌握必要的寶玉石肉眼鑒定方法和知識,是確保所購寶石貨真價實的關鍵之一??傊?,肉眼鑒定寶玉石的,無論對寶玉石經銷商、鑒定專業(yè)人員,還是廣大的珠寶消費者均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顏色觀察
色調相同的寶石很多,但它們相互間總會有微小的差別。鑒別時必須按下面的方法,觀察各寶石間顏色的微小變化。一是要在統(tǒng)一的白色襯底上觀察,這樣顏色才有可對比性和鑒別性。二是要在自然光下觀察,避免燈光的不同觀察到顏色的不同。但不能在陽光直照下觀察,因為寶石的多個刻面對陽光的強烈反射會影響觀察結果。三是要利用寶石的反射光觀察。天然寶石色調自然明亮,人造寶石色調不自然,經過質量改善的寶石顏色不亮帶暮;天然有色寶石的顏色不很均勻,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常能看到變化的過渡帶和色帶現象,改色寶石的顏色變化呈跳躍式,無過渡帶,常能看到顏色更深的色點或沿裂隙分布的深色條帶;人造寶石顏色非常均勻。如具特殊橄欖綠色的橄欖石、具星光效應的紅寶石、具暈彩效應的歐泊等均是典型特征。又如主要取決于寶石折射率的光澤也可為肉眼鑒定某些寶石提供重要依據。如金剛光澤是鉆石特有的,軟玉具油脂光澤,孔雀石的絲絹光澤等也具有特殊的鑒定意義。
二、觀察折射率
折射率一般要用折射儀來測定,但沒有折射儀的時候,可用肉眼來估測。光澤法:光澤的強弱主要與寶石的透明度和折射率有關,如果透明度相同的寶石其光澤的強弱就主要由折射率決定,所以利用光澤我們可以估測折射率。估測時要注意三點:第一,選好光源,統(tǒng)一在自然光下觀察,但不能在陽光直射處也不能在太暗的角落。第二,要確定寶石的透明度等級。第三,要以臺面的觀察結果為準,因為冠部和亭部的小刻面很多且方向各異,相鄰小刻面的反光會相互干擾。水浸法:水的折射率為1.33,把寶石浸在其中,由于各種寶石和水折射率差值的大小不同,各寶石在水中顯出的輪廓線粗細不同,以此可以估計寶石折射率的大小。
三、巧觀雙折射
對于雙折射率值大于0.01的寶石,從寶石的冠部透過寶石觀察寶石亭部的棱線,則能看到棱線的雙影,雙影間間距的大小可反映雙折射率的大小。為了觀測準確必須注意:第一,至少要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觀察,最好能找到雙折射率最大的方向。因為具雙折射的寶石各方向的雙折射率不同,只有最大雙折射率才具有鑒定意義。第二,要注意光軸方向的雙折射率為零,不要以此說該寶石為均質體。第三,要考慮樣品的大小和深度。
四、巧用色散
美麗的色散不僅使鉆石深受人們喜愛,而且也使假冒者相形成拙,它是鉆石肉眼鑒定的最佳選擇。鉆石的色散柔和,為藍色和橙色閃光,其它寶石的色散均五彩繽紛,十分刺眼。在觀察時,我們注意以下幾點效果更好。第一,統(tǒng)一在無陽光直照的自然光下觀察。第二,最好以黑色為背景。因為在黑色背景下色散效應更明顯。第三,要注意色散效應與拋光質量的好壞有一定關系。
五、巧觀寶石的內部特征
寶石內部特征為我們提供了區(qū)別天然寶石、改善寶石、拼合石和人造寶石的重要依據。第一,要從寶石側面盡量利用透射光來觀察。因為寶石款式的設計和加工都是遵循/全反射0定律。切磨質量好的寶石從亭部觀察,因/全反射0透過的光線很少,所以較暗看不清楚。從冠部觀察則由于反射較強,很難清楚地看到內部。第二,采用白色背景下觀察,因為在白色背景下,寶石內部的結構缺陷及與寶石呈不同顏色的包裹體最容易顯示出來。第三,必要時可以把寶石浸入水中,由于寶石與水折射率差值的大小不同,在水中顯出的輪廓粗細不同,使某些包體更加明顯。另外,在水中拼合石的接合縫也更清楚。
六、手感的應用
手測熱導率:熱導率是反映寶石導熱快慢的一個常數。如果我們用手抓摸熱導率大的寶石,手的熱量很快傳到寶石的另一端而感到冰冷。鉆石的熱導率最大,用手抓摸手感非常冰冷,只要你摸上幾遍以后,就能在眾多寶石中摸出鉆石。玻璃的相對熱導率小,只有0.088,手摸有溫感;水晶的相對熱導率為0.81,手摸有涼感,所以許多假冒水晶的玻璃項鏈用手就很容易區(qū)別開。手掂比重:對有經驗的人來說,手就是天平。如無色托拍石和水晶很象,如果用手掂,托拍石有明顯的墜手感,而相同大小的水晶則沒有。
七、巧用表面特征
第一,刻面上的劃痕可用來估計寶石的硬度,因為象鉆石這種最硬的寶石,其表面是很難出現劃痕,而玻璃制品的表面在加工和佩戴時都容易留下劃痕。這里要提醒的是:不要把寶石的內裂紋看成表面劃痕。第二,寶石有親油性和親水性之分。對于親油性的寶石用手觸摸后在其表面會留下一層油膜。再者在親油性寶石表面滴上一滴水,水滴成圓珠型不易散開,而親水性寶石上的水滴成偏平狀易散開。第三,硬度大的寶石棱線細而直,手摸如刀鋒。硬度小的寶石棱線較粗略有起伏不直,手摸有鈍感。
八、結論
大多數人認肉眼鑒定寶玉石是憑借實踐經驗,其實要很好地掌握肉眼鑒別寶石的方法,除了從寶石原石、寶石加工、成品交易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分析外,還必須以堅實的寶石學理論作為依據。通過肉眼鑒定能幫助鑒別寶玉石材料種屬,如:天然品與合成品、天然品與人工處理品的區(qū)別等。從而為正確鑒定寶玉石提供重要識別基礎。
(作者單位:甘肅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婭莉,薛秦芳.寶石學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5.
[2]袁心強.翡翠寶石學[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