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芹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隨之繁榮發(fā)展起來。在教育事業(yè)迅速發(fā)展后,國家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問題變得越來越關注。在小學眾多學科教育中,語文是一科基礎性的學科,學好語文對于小學生的未來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以小學語文和語言特點為根本切入點,積極探索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新特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新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心理年齡還是實際年齡都比較特殊。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最佳階段,而小學語文課本所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十分豐富,所包含的知識面十分寬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語言,能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全新的發(fā)展力量,從而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更多的學習便利,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潛力有效提高。
一、教學語言具有規(guī)范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模仿學習的階段,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學習過程中的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和未知心理,教師的言行舉止都能夠從根本上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師推進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便于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從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去影響小學生的語言行為規(guī)范。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避免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同時應該注重對于各種漢字的使用發(fā)音,并且將這些發(fā)音做到最為標準的狀態(tài)。在一些方言性較強的地區(qū),語文教師要禁止使用方言與學生進行溝通,以便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語言標準。為了能夠促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言規(guī)范水平的提高,教師首先就應該注意不斷完善自身的語言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接下來的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言規(guī)范概念。
二、教學語言具有科學性
對于教學語言來說,科學性也是整體語言教學行為中一個很典型的特征。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應該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并且樹立正確的語言使用規(guī)范原則,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正確的語言行為,以便能夠為學生學習語文奠定基礎。語文教學本身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學科理論知識,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質和規(guī)范性質。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向小學生傳遞更多的語文知識,教師在教學前應該幫助學生認知學習語文的必要性,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關于語言學習的熱情以及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
三、教學語言具有生動性
小學生大多都是通過直觀的感受和實際的參與去學習語文。為了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應該使用極具生動性的教學語言去為學生講解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原本枯燥無味的語文教學課堂注入全新的生機與活力,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整個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應該將自己置于主體地位,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性,可以適當建立情境教學模式,鼓勵并且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教學的活動中,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習慣,并且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信念。
四、教學語言具有娛樂性
當前很多人都對小學生的語言教學存在嚴重的理解偏差,有的人甚至認為小學生語言教學可以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始終都是學習的主角,在整個語文教學課上都應該積極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只是起著輔助作用和方向指引作用,應該與學生建立正確的互動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并且善于與教師交流自己的主觀意見,與學生之間達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有利于教師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從而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狀況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制訂正確的語文教學計劃,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為學生制訂正確的發(fā)展目標,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個性化發(fā)展。語文教師合理使用具有娛樂性的教學語言,十分符合當今社會大眾的發(fā)展潮流,同時也會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語言具有目標性
所謂的有目標針對性的課程講解,其實就是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需要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針對學生不易于理解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反復性講解,以便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和掌握程度,為自己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從而改變學生的不良語言使用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語言辨別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極具目的性的教學語言,能夠有效地簡化語文教學的過程,為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減少教學負擔,從而提高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六、結語
當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講評課教學模式的認識都不夠充分。有的語文教師認為,語文講評課其實就是給學生講解語文習題的答案,而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學生核對語文習題的答案,這種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關于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成績,教師應該打破原有的教學觀念,積極應用全新的教學觀念,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營造更為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雷云.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赤子(上中旬),2017(4).
[2]趙鐵梅.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現(xiàn)代交際,2016(19).
[3]姜淑杰.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