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光
這個茶季,沒有比茶價更吸引茶人眼球了。全國茶價普遍上揚,名優(yōu)茶更是漲勢如虹。價格由市場導向原本無可厚非,但要是任由一部分人肆意炒作的話,那受傷的必將是整個行業(yè)。老百姓能接納才是行業(yè)健康長遠發(fā)展的源動力。
天價巖茶:虛火別太足
不久前,網(wǎng)上流傳的“上海茶友群”發(fā)的高價巖茶“采購目錄”,表中所列的巖茶價格甚至達到三四十萬一斤,超過十萬一斤的有13款。雖然這是只是網(wǎng)絡的一個噱頭,但天價巖茶的現(xiàn)象,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離譜過。
我們能夠在廣泛應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中,或各種網(wǎng)絡媒體接受到的信息里,看到某款武夷巖茶的價格高得令人咋舌。
對于大眾而言,每斤三五干元的茶葉已經(jīng)算是高端價位了,但這些超乎高價茶數(shù)十倍價格的超奢巖茶,用“更長的數(shù)字”來吸引眾人的目光。天價巖茶有很多概念在里面,或以山場為理由,或以特定的品種樹齡為名目,或聲稱種植或工藝上的特別之處。奢華級的巖茶,個別在市場上已經(jīng)流通七八年了,但大多數(shù)還是這兩三年才出現(xiàn)的,剛上市的則稱“網(wǎng)紅”天價茶。通過網(wǎng)絡推廣,以期迅速搶占奢侈茶品行列。這也是一種競爭式的上漲,為什么你能賣這么高的價格,我就不能呢?
從營銷層面而言,品牌中的某款茶成為天價茶,既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又無形中促進了其他茶品的銷售。在原來售價的基礎上加一個零就會名利雙收?如果這樣,不妨設想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茶企在拼命打造一款每斤售價超過十萬元的奢華級的巖茶。到時,每斤二三十萬的巖茶,就會出現(xiàn)三四十款或者更多,這樣的虛火難道要成為行業(yè)的奇觀,
單純以高價來吸引別人注意力的噱頭可以休矣,人的好奇心并不能保持很長的時間。為何這兩年巖茶的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有人會說,2018年的天氣及退茶還林政策使得產量降低,從而從整體上引發(fā)了價格新高。
2018年的武夷茶季比往年略早一些,4月中旬就已經(jīng)比較大面積開工了。到了4月下旬,水仙和肉桂品種上來后,武夷茶就到了最繁忙的時刻。今年天氣及退茶還林政策確實減低了一部分產量,名頭正盛的正巖區(qū)肉桂鮮葉上漲約兩成,但另一當家品種水仙鮮葉的價格并沒有太多上漲。
武夷山的“退茶還林”政策,指的是凡是在2008年后新種的山場,一律予以拔除。這一次武夷山的執(zhí)法力度空前,人們看著被拔掉的茶樹覺得可惜,可是開山越來越厲害,山林變成茶園,遇到雨天溪流變黃的場景,更不應該出現(xiàn)。一切為了更好的生態(tài)和更好的茶山。
在大眾層面,其實大部分的茶價并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也有不少的廠家表示2017年的屯貨甚多。
只是每一年都會有不同的資本進入茶行業(yè),市場總會有一些不確切的答案。
那些一斤動輒一二十萬的茶,是誰在喝?其實很多天價巖茶是送掉一部分,賣掉一部分,再內部消耗一些,原本就難以見諸市場。最后能夠在福州和北上廣市場流通的,也為數(shù)廖廖。
高價茶的運作,既源于資本的投資通道狹窄,又源于人們盲目熱捧缺乏主見的原因。只憑一時熱度與獵奇,只要最貴的,用價格來表示真正的價值。
而很多自媒體、廠家、茶商,其實都在幫忙推波助瀾。天價巖茶,喝過的人都承認茶好,但也只是好那么一點。這些高價格能夠持續(xù)多久?沒有人能給出樂觀的答案。
民國時,武夷巖茶也曾賣過夭價。因為嗜好,人們一擲千金在所不惜。真正的好茶,價高正常,但沒有今天這般虛火。
盡管做出天價茶看似“一本萬利”,但武夷山總有很多廠家堅守初衷,保護良好的生態(tài),只做最有品質和大眾能買得起的茶,他們才是中堅力量?!鞍巡枳龊?,慢慢燉火,而不是虛火”。
儒釋道并存的武夷山,藝術家一樣的手工與標準化的機械制作同在。做不好茶的或銷售渠道不佳的農戶也還是有很多的賣青與賣毛茶的狀態(tài)。
這才是更深層面的武夷山。
春茶季,夭氣晴雨陡轉,盡人事,剩下的就是看老夭爺了。茶季結束了,留給市場的,時間會給出答案。
普洱:山頭古樹再新高
2018的普洱春茶季過去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知名產區(qū)如冰島價格漲幅50%以上;老班章漲幅30%以上;易武古茶山微產區(qū)漲幅不少于30%,其他知名山頭古樹茶價格漲幅近20%左右。
對于云南普洱來說,這十年來,年年春光無限。每年春節(jié)過后,茶樹的芽葉還沒有發(fā)出來,就有一大波關于茶價上漲的市場定價數(shù)據(jù)?;蚍Q夭氣原因,或稱“游客炒作”,其實都是“指東打西”。
銷售市場的造勢力量,早在春茶上市前已經(jīng)鉚足了勁。以致于這幾年,營銷缺乏創(chuàng)意,“簡單粗暴”地停留在價格的炒作上,種種或真或假的天價拍賣的“茶王樹”,不僅沒有有效遏制,反倒在各地茶山越演越烈。
2018年3月中下旬,云南古茶樹比往年更早進入采摘階段。前往茶山,能夠看到更精彩的一線茶事。一直到清明,知名茶山的古樹鮮口十普遍見漲,古六大茶山的古樹鮮口十比同期漲二到四成,如倚邦大黑山的價格已接近老班章與昔歸,據(jù)說因為其“完美”的滋味,甚至有人把它當做“古樹”曼松出售。攸樂、莽枝等地漲幅略小。易武小產區(qū)漲幅最大,如銅菁河的小樹都要一千多元一公斤,古樹炒到大幾干一公斤。這兩年的薄荷塘茶價更不用說了。
老班章是云南茶的方向標,純正的老班章古樹茶中正渾厚,甘潤力道足,苦與甜極協(xié)調,回甘迅速持久,產量少,被稱為王者之茶。
往老班章的路越修越寬,“中石化”旗下的企業(yè)給這個著名的寨子帶來變數(shù)。陳升號入駐班章滿了十年,合同到期的一部分茶農更多自制自售。
每天進寨子的車還是很多,2018年4月4日,班章“茶王樹”開采,“再創(chuàng)新高”的價格已經(jīng)不能吸引大眾的眼球了。午后一陣雨夾著冰雹,迅速又云開天晴,霞光萬丈。
清末有中國坦洋,現(xiàn)今有中國老班章,從國外寄回來的信寫這地址估計都能收到。老班章寨子更加現(xiàn)代,年輕一代有自己的想法,更好的跑車或更遠大的理想。
許多小樹茶被當作古樹銷售,此現(xiàn)象在茶山幾成普遍現(xiàn)象,小樹價格不及古樹的二成,香高韻短澀不易化,但鑒別也需一定功力。
普洱茶價的新高,一是因為新茶前期受人追捧,占普洱產量不到3%的百年古樹茶成為稀缺資源受人競逐或炒作;二為市場的慣性。每一年的普洱古樹茶,往往在二春之后回落與去年持平。
名山頭古樹茶一再報出更高的價格,更多業(yè)界人士只能搖頭,這種狀態(tài)能持續(xù)多久?山頭、樹齡,在市場不規(guī)范的情況下,虛假成分只會越來越多。
反正炒家也不管太長遠的事情,先賺到錢,哪管它洪水滔天。茶農也無法左右,扎根在當?shù)氐某踔茝S反倒希望價格平穩(wěn)使行業(yè)能夠走得長遠。
對于普洱茶而言,其實收藏者這幾年存的茶也已經(jīng)足夠多了,一頭熱的市場,很快就會衍生出問題。
微產區(qū)火過了頭,事物也有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來制約,只是傷害亦需長時間來恢復。對于好茶的認識我們知之甚少。甚囂塵上之茶味必不真純。
關注于茶味本身顯得更加重要。云南這兩年的生態(tài)總體感覺沒有下滑,橡膠不值錢后也沒什么新種膠地了,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生態(tài)對茶地的重要性。
產銷越來越扁平化,但對茶味的理解。我們還需要時間。當熱衷之心平靜、從名氣轉至茶本身,人們不再盲從,就獲得多一分的理性。
漆黑夜里,2000多米海拔的云南高山,農家燈光閃爍,猶如大地的星芒,這是人類生息之處的智識與規(guī)則。德國工業(yè)的品質,日本手工匠人的傳承,在于對事物的專注投入,才會持續(xù)長久。
2018:依舊白茶年
2018年注定還是白茶年,福鼎白茶大漲,政和白茶緊跟,這一季,白毫銀針上漲50~60%,白牡丹漲幅約80%,貢眉和壽眉甚至上漲100%,高端的荒野茶居然漲了快三倍。2017年福鼎茶葉協(xié)會發(fā)布的《福鼎白茶系列產品市場參考價》,這是官方對不同年份的白茶價格的一個預期,當時或有人覺得高了,但在2018年,價格早已經(jīng)突破了這個預期。
據(jù)說2018早春霜凍災害帶來白茶減產,兩場大范圍的霜凍襲擊了大面積茶山。采摘周期同時也變短,影響了產量。
這只是理由之一,各地的茶都會受到倒春寒影響,也都會有增產減產的現(xiàn)象,但從來沒有像白茶的價格這樣一路高歌。
六七年來,白茶越來越受市場追捧,只要到各地茶市看看,常會發(fā)現(xiàn)賣白茶的商鋪永遠是最熱鬧的,原來不賣白茶的商鋪也掛上各類白茶招牌。
正緣于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清熱解毒之功與收藏價值之效,白茶越賣越好,越賣越漲。
但市場上的人們反倒是越漲越買,這種微妙的消費心理,進一步讓市場熱度提升。主產于福鼎和政和的白茶,在全國的總產量只接近1%,白茶的主產區(qū)過于單一,雖然周邊還有松溪和建陽等。
人們因為囤茶引發(fā)的市場效應,使銷量提前被釋放。白茶廠家其實比較謹慎,在沒有訂單的前提下,不會冒險去收購過高價格的茶青。在利益驅使之下,大量收購外地茶青、以次充好、造假做舊的現(xiàn)象會更加嚴重。寧德、溫州甚至遠到四川、貴州、湖南、云南,只要有茶的地方,都在嘗試制作白茶。各地制作的或是以福鼎大白的品種,或是以當?shù)氐娜后w種來制作“菜茶”。
白茶還能再漲嗎,更多的茶企其實希望市場更加理性,讓白茶有個穩(wěn)定的價格,保證應有的品質,人們也買得起喝得起,從商品的營銷規(guī)律看,前期呈現(xiàn)加速度式的爆發(fā),后期必定會進一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