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弘捷(整理,注釋)
(“天下之脊”文化集團(tuán),北京 100034)
光濤姻兄
素蘐表姊結(jié)婚之喜
② 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1。
此聯(lián)為逯欽立先生存世唯一榜書。此聯(lián)須讀講相合。
一讀,直讀十四字聯(lián)“得妻約簡助昏教,擬則休祥納吉文”。
二讀,邊讀邊講解聯(lián)中諸多典。
得妻③“得妻”,結(jié)婚娶妻。指展允得妻。以展允得妻比喻抗戰(zhàn)艱苦歲月李光濤娶妻張素蘐。展允④“展允”,人名。東漢議曹史。東漢李固《助展允婚教》文曰:“告文學(xué)師,議曹史展允,篤學(xué)貧苦,慈孝推讓,年將知命,配匹未定。聞之愴然,甚閔哀之。夫冠娶仕進(jìn),非所以已。允親兄弟無意,亦朋友不好事之罪也。前遣師輔為允娶,云譚處士等各欲佐助,迄今未定出錢千率。先大夫天府內(nèi)史守助佐干及譚掾等,其欲議朋友少征條名目。允貧也,禮宜從約,二三萬錢,足以成婚?!保▏?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736頁)禮從約簡⑤“約簡”,展允家貧無妻,在友朋幫助下終于婚娶。鑒于展允之貧,故婚禮“從約”。故上聯(lián)云“得妻展允禮從約簡”。子堅(jiān)⑥“子堅(jiān)”,東漢李固(94—147)的字。李固別稱“李太尉”。范曄《后漢書》卷六十三載:“李固,字子堅(jiān),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子也?!堂矤钣衅姹?,鼎角匿犀,足履龜文。少好學(xué),常步行尋師,不遠(yuǎn)千里。遂究覽墳籍,結(jié)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fēng)而來學(xué)?!倦`、益州并命郡舉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保ǚ稌希骸逗鬂h書》第八冊,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073頁)后任荊州刺史、太山太守、大司農(nóng),“及沖帝即位,以固為太尉,與梁冀參錄尚書事”(同前,第2082頁)。因不肯立劉志為帝(漢桓帝),與權(quán)臣梁冀有隙,被誣下獄,后為梁冀所害。曾下助昏教⑦“助昏教”,“昏”通“婚”,上聯(lián)“子堅(jiān)曾下助昏教”一語,即指李固《助展允婚教》文及事跡。也表明逯欽立夫婦對李、張大婚的不盡期望。
擬則①“擬則”,模仿之意。姚媯②“姚媯”,姚和媯同源,起源于帝舜。在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媯汭:媯汭在漢中西城縣?!妒辣尽吩唬骸盎蜓詪傂?,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媯墟,故舜所居也。后或姓姚,或姓媯?!保ā妒辣尽吠踔冚嫳荆姟妒辣景朔N》,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0頁)。趙一清《水經(jīng)注釋》云:“舜后姓姚,又賜姓媯。”(趙一清:《水經(jīng)注釋》卷二十五,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1322頁)東漢崔骃《婚禮結(jié)言》云:“乾坤其德,恒久不已。爰定天綱,夫婦作始。乃降英媛,有淑其儀。姬姜是侔,比則姚媯。載納嘉摯,內(nèi)結(jié)鞶褵。委禽奠雁,配以鹿皮?!保▏?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716頁)“姬姜是侔,比則姚媯”,“比則”“擬則”同義,故聯(lián)語有“擬則姚媯”。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少游太學(xué),與班固、傅毅齊名。和帝初,車騎將軍竇憲辟為府掾,進(jìn)主簿,察高第。出為長岑長,不之官而歸。永元四年卒,有集十卷?!保ㄥ謿J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71頁)詩見③“詩見”,崔骃的詩作參見逯欽立先生輯?!断惹貪h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71—172頁)。休祥④“休祥”,即吉祥。此詞首見于《尚書?周書?泰誓中》:“朕夢協(xié)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保愊迕竦龋骸段褰?jīng)四書全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7頁)逯欽立先生用“休祥”一詞,準(zhǔn)確表達(dá)了他對李、張婚姻的美好祝福。亭伯初成⑤“崔骃”,參見②。納吉文⑥“吉文”,《易經(jīng)?井卦》爻辭云:“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高亨:《周易古經(jīng)今注》,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301頁)又《易傳?井卦》“上六”《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高亨:《周易大傳今注》,齊魯書社1979年版,第405頁)
素蘐先生正
出幽入明,為學(xué)日益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董作賓⑦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2。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shí)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
乙酉中秋書 光濤研兄雅正
張政烺⑧張政烺(1912—2005),字苑峰,山東榮城人。193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曾任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國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華書局副總編輯、文化部國家文物委員會(huì)委員等職。張政烺在古文字學(xué)、古文獻(xiàn)學(xué)等領(lǐng)域有很高的造詣。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