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復古視閾下王世貞詞學理論及其創(chuàng)作研究

      2018-04-03 05:13:28孔貝貝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詞體王世貞詞學

      孔貝貝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嘉靖至萬歷年間,后七子繼承了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等人的復古思想,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文學復古運動。王世貞作為后七子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李攀龍去世后,獨主文壇二十年。而在后人對前、后七子復古運動的口號—“文必秦漢,詩必盛唐”①張廷玉:《明史?列傳》卷二百八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的粗暴解讀下,使人誤以為,在明代,宋代的文學成就被忽視,詞這一文體被遮蔽,如朱彝尊認為:“宋元詩人無不兼工樂章者,明之初亦然。自李獻吉論詩,謂唐以后書事可勿使,學者篤信其說。見宋人詩集則屏置不觀,詩既屏置,詞亦在所勿道?!盵1]其實不然,就此時明詞的數(shù)量、詞作家的人數(shù)、詞學批評著作的數(shù)量與質量而言,后七子活躍時期的明詞早已走出衰弊期,進入了明詞的中興期。明代復古思潮主要發(fā)生在詩文領域,好像明代詞學與復古思潮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在聲勢浩大的復古運動面前,明詞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也打上了復古的烙印。廖可斌指出:“經(jīng)過兩百年的衰弊之后,詞的領域也出現(xiàn)一個與詩的領域相似的‘復古運動’?!盵2]那么,復古思潮到底對明代中期詞壇有何影響?以后七子核心人物王世貞的詞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為研究對象,不失為一個巧妙的切入點。之前有不少學者對王世貞的詞學觀念、影響等進行研究,而忽視了對王世貞復古思潮的考察,余意的《明代詞史》[3]將復古派的詞與詞學觀念作為整體考察,其中涉及到王世貞的部分較為簡略。因此,進一步探究復古思潮觀照下的王世貞的詞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顯得尤為必要。

      《藝苑卮言》[4]是后七子復古派極其重要的一本文學批評著作,采用的是中國古代批評著作常用的隨筆形式,主體部分討論詩文,附錄部分論及詞、曲、書、畫。其中有關詞的評論有29則,雖然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涉及到了詞學的許多重要問題:詞的本質、詞的起源、詞與其他文體的區(qū)別、詞的語言等等,理論價值較高,吳梅評價其“論詞諸篇,頗多可采”[5]200。另外《曲藻》中有論詞文字2則,主要是從音樂的角度談詞的起源問題。檢索《全明詞》[6]《全明詞補編》[7],可以發(fā)現(xiàn),后七子中只有李攀龍、王世貞作詞,而王世貞詞作最多,有90篇。并且各種明詞選本中多選錄其詞,如《明詞匯刊》[8]收錄《弇州山人詞》86首,《類編箋釋國朝詩余》①錢允治:《類編箋釋國朝詩余》,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刻本。收錄77首。后人對王世貞的詞作評價較高,錢允治云:“正、嘉而后,稍稍復舊。而弇山人挺秀振響,所作最多,雜之歐、晁、蘇、黃,幾不能辨……”②同①,卷首。雖有溢美之詞,但不能否認王世貞為明詞大家。作為復古派核心人物之一,王世貞的詞學理論與所作詞的質量,使對其的研究頗為必要。那么,復古理論如何影響了王世貞的詞學觀念,而受此影響的詞學觀念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詞篇創(chuàng)作,而最終形成什么樣的詞風?這將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一、復古思潮下詞學觀念:詞體起源、體性與正變

      明代特別注重辨體,復古派同樣強調辨體,注重詩文的規(guī)矩、法度,強調詩歌的格調、情感特征、審美特質等。在這方面,王世貞早年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他突出強調詩文格調、文章的句法、章法、篇法,并言:“詩有常體,工自體中;文無定規(guī),巧運規(guī)外。樂、選、律、絕,句字夐殊,聲音各協(xié)。下迨填詞小技,尤為謹嚴。”[4]15在詩文復古思潮的影響下,王世貞的詞學觀也具有明顯的復古特點,辨體意識較強,并對詩、詞兩種較接近的文體進行區(qū)分,最終確立了詞這一文體的美感特質,其理論對后世詞學理論影響深遠。如謝章鋌認為:“蓋明自劉誠意、高季迪數(shù)君而后……蓋以鄙事視詞久矣。升庵、弇州力挽之。于是始知有李唐、五代、宋初諸作者……二君復古之功,正不可沒?!雹壑x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卷一,清光緒十年(1884)賭棋山莊全集刻本。在王世貞詞學觀中,自成體系而影響較大的是詞體起源、詞體本質、詞體正宗與變體三部分。

      (一)詞體起源:六朝論

      《藝苑卮言》附錄一開篇言詞體起源稱:“詞者,樂府之變?!盵4]385王世貞認為詞這一文體是沿襲古樂府而發(fā)展而來,濫觴于六朝,從音樂性、內容、風格上確定詞體?!叭倨龊蠖序}、賦,騷賦難入樂而有古樂府,古樂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絕句為樂府,絕句少宛轉而后有詞……”[9]27王世貞深刻意識到了每種音樂文學都有自己相對應的音樂類型,當音樂發(fā)生變化時,原本的音樂文學就會變成案頭文學,一種新的文體就會在舊有文體中產(chǎn)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王世貞似乎有“泛樂府”的文學觀念,他在為梁伯龍所寫的序文中提到“凡有韻之言,可以協(xié)管弦者,皆樂府也”④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四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因此音樂性只是考量詞體起源的一個因素。接下來,王世貞從內容、風格等詞體特征上確定了詞體起源的時間,“蓋六朝諸君臣,頌酒賡色,務裁艷語,默啟詞端。實為濫觴之始?!盵4]385“頌酒賡色”指出了后世之詞宴會助興、娛樂消遣的功能;“務裁艷語”指出了后世之詞語言艷麗的特點,從這方面講六朝文學的確孕育了詞。復古派雖然言“詩必盛唐,文必秦漢”,但更準確地講,復古派詩歌的取法范圍更廣,涉及中唐以前的詩歌。更重要的是,復古派提出此口號的目的,是想要恢復詩歌的古典審美特征,尤其是被宋詩及唐宋派所破壞的詩歌美感特質,王世貞認為:“天下有疑行而后有《易》,有窒情而后有詩,有跡治而后有《書》?!雹萃跏镭懀骸稄m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強調詩歌的情感特征;在文章方面,追本溯源,直接跳過唐宋派的取法對象,模擬先秦兩漢之文。受此影響,王世貞開篇就對詞體追本溯源,雖然之前楊慎也認為詞體起源于六朝—“予論填詞必溯六朝,亦昔人窮探黃河源之意”[9]425,但王世貞將詞體起源時間與詞的美感特質聯(lián)系起來,“故詞須宛轉綿麗,淺至儇俏,挾春月煙花于閨檐內奏之,一語之艷,令人魂絕,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乃為貴耳”[4]385。詞剛產(chǎn)生時“頌酒賡色,務裁艷語”[4]385的功能與特點也決定了后世之詞貫穿始終的詞體特征—“宛轉綿麗,淺至儇俏”[4]385、書寫閨閣、語艷字工。

      (二)詞體體性:儂情致語

      雖然王世貞開篇言“詞者,樂府之變也”[4]385,稱詞為詩余,但詞與詩之間不可逾越,有不同的審美特征。詩人不為詞的重要原因是“其婉孌而近情”[4]385。王世貞指出言情是詞的本質特征。婉孌,即纏綿、繾綣。可見,詞所抒發(fā)的是男女之情,“故詞須宛轉綿麗,淺至儇俏,挾春月煙花于閨檐內奏之,一語之艷,令人魂絕,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乃為貴耳”[4]385。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多次批評宋儒拘泥、迂腐地理解詩歌,他引用何元朗“樂府以皦勁揚厲為工,詩余以婉麗流暢為美”[4]386的表述,以古典詩歌為參照物,區(qū)分詩與詞不同的美感特質,展開論述詞的本質特征。王世貞認為詩以慷慨激昂為美,詞卻以字工語艷、令人色飛魂絕為貴。與重視詩歌的“格、法、氣、意、才、思”等不同,他論詞則更重視詞的語言,論詞的方式多為隨筆評點詞句。更進一步而言,王世貞雖然認為情是詩與詞重要的要素,但二者之情卻截然不同。王世貞明確表示詞“婉孌而近情”“柔靡而近俗”[4]385,詞所抒發(fā)的只是傳統(tǒng)的閨閣相思之情,一般不表現(xiàn)重大而嚴肅的社會及人生題材,多涉及私人領域,綺麗淺易是其主要風格,娛樂怡情是其主要功能。他所寫的詞篇中,就有幾篇游戲之作,熱衷于文字游戲。此外,他還專門談到情語:“‘問君能有幾多愁,卻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情語也。后主直是詞手?!盵4]388以“情”為標準衡量詞的優(yōu)劣。又如無論是淡語、恒語、淺語,只要是有情,就是好詞句。如王世貞認為“美成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能入麗字,不能入雅字,以故價微劣于柳”[4]387。

      王世貞雖未明言詩歌之情,但以李攀龍、王世貞為代表的后七子的復古運動,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干預政治的熱情與現(xiàn)實色彩,王世貞多篇模擬古樂府的詩歌就揭露了官吏的橫行不法及底層百姓的悲慘生活。而且王世貞強調詩歌的格調,他認為如果詩歌寫得像詞一樣婉媚淺易,就會格調卑下。秦觀詞“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化用隋煬帝“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詩句[4]387,是當行語,因為詞的本色是香弱。在王世貞看來,詩歌追求格調高雅、氣象渾大、骨力遒勁、意境圓融。而豪放派詞人以詩為詞、以文為詞,不是詞家本色,“之詩而詞,非詞也。之詞而詩,非詩也”[4]385。王世貞等人認為詩歌的典范是盛唐詩,“其氣完,其聲鏗,以平其色、麗以雅,其力沈而雄,其意融而無跡”①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與此相對應,王世貞認為詞的典范作家就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王世貞通過區(qū)分詩、詞所抒發(fā)情感的不同,最終確立了詞的美感特質,對明代后期及清代詞論影響深遠。

      (三)詞體正宗與變體:婉約與豪放

      既然詞本來寫的是男歡女愛,音調流暢婉轉,要求語艷字工,以達到色飛魂絕的動人效果,那么詞體的正宗自然是清麗流暢的婉約派,慷慨磊落、縱橫豪爽的豪放派則是變體?!把云錁I(yè),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詞之正宗也。溫韋艷而促,黃九精而險,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詞之變體也?!盵4]385詞分婉約與豪放,非王世貞的首倡,張綖在《詩余圖譜》中首次將詞體風格抽象為婉約與豪放:“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蟮衷~體以婉約為正,故東坡稱少游今之詞手,后山評東坡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雹儆卧獜叫?骸对稣娪鄨D譜》,明萬歷刊本。張氏認為以秦觀為代表的婉約詞為正,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詞并非本色。王世貞以其確定的語氣肯定了此觀點,進一步提出了婉約為正宗、豪放為變體的說法,并確立了詞典范作家。此外,王世貞對婉約詞的認識與張氏略有不同,他還認為婉約詞須“柔靡而近俗”“淺至儇俏”[4]385,這就使婉約詞可能從宛轉綿麗向淺易輕艷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他把人們一貫認為以《花間集》為宗的溫庭筠與韋莊歸入變體,因其“艷而促”。王世貞論詞以“艷”“工”為貴,溫、韋之詞艷而不工,可見“促”損壞了詞的美感特質。由此王世貞認為南唐詞要高于西蜀詞,李煜父子之詞才是本色之詞,“《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4]387。

      王世貞還認為詞至辛棄疾而變,形成了豪放派,蘇軾是其先導,且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意存感慨,故饒明爽”[4]391。由此可知,雖然王世貞以婉約為正體,但也沒有完全否定豪放詞的藝術成就。婉約、豪放之正宗、變體說在明代后期產(chǎn)生了廣泛共鳴,清人也普遍接受此觀點。如沈祥龍認為:“詞有婉約,有豪放二者不可偏廢,在施之各當耳?!盵10]這是對王世貞婉約、豪放,正宗、變體說的進一步認識。

      二、復古詞學觀下的詞篇創(chuàng)作

      王世貞現(xiàn)存詞作90首,其中《弇州四部稿》②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五十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五十四收錄86首詩,《弇州四部續(xù)稿》③王世貞:《弇州四部續(xù)稿》,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無詞?!安艑W富贍,規(guī)模終大?!甲怨盼募唬从羞^于世貞者。其摹秦仿漢,與七子門徑相同。而博綜典籍,諳習掌故,則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無論廣續(xù)諸子也。”④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二,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中華書局1956年影印本。與王世貞著作頗豐、用力甚多的詩文集相比,詞作顯得較少。王世貞的詞篇創(chuàng)作,無法避免地受其復古詞學觀的影響。他認為詞是詩余,是小道末技,所以詞篇創(chuàng)作較少,《弇州山人四部續(xù)稿》中就沒有收錄詞。此外在其自編的《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其《續(xù)稿》中將自己的作品分為詩部、賦部、文部、說部,詞劃分在詩部最后一卷,沒有專設詞部。同時王世貞從詞的起源、詞的功能、較早的詞集名稱等追溯源頭,認為詞婉約為正宗,豪放為變體,與詩歌表現(xiàn)重大而嚴肅的社會及人生題材不同,詞所表現(xiàn)的是閨閣相思、男歡女愛之私情。同時他還認為詞的美感特質是“婉孌近情”“柔靡近俗”[4]385,詞的語言須婉轉艷麗,音節(jié)要流暢圓潤。王世貞的復古詞學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詞的內容、體制與風格。

      從詞的表現(xiàn)內容來看,王世貞創(chuàng)作了一定數(shù)量描寫離別、相思、閑情等的作品。如小令《如夢令?秋思》:“殘月碧梧金井。屈戍繡霜初冷。徙倚不成眠,紅淚一雙珠迸。孤影。孤影。長自伴人宵永?!雹萃凇4藶橐皇椎湫偷拈|怨詞,殘月、碧梧、金井、霜、淚、孤影也是閨怨詞中常常出現(xiàn)的意象?!队窈?擬艷》:“記得秋娘,家住皋橋西弄,疏柳藏鴉。翠袖初翻金縷,鉤月暈紅牙。啟朱唇、含風桂子,喚殘醉、微雨梨花。最堪夸,玉纖親自,濃點新茶。嗟呀。顛風妒雨,落英千片,斷送年華。海角山尖,不應飄向那人家。惹新愁、高樓燕子,賺人淚、芳草天涯。況潯陽,偶然江上,一曲琵琶。”①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五十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從詞題“擬艷”可以得知這是王世貞的模擬之作。此詞寫得艷而不俗,毫不露骨,結構嚴謹,循序推進。上闋寫歌女的服飾之麗、容貌之美與演唱水平之高。下闋以感嘆詞轉折,并用典故來寫此歌女的悲慘結局,表現(xiàn)了王世貞對不幸女子深切的惋惜。因王世貞認為詞為小道末技,并喜諧謔,他創(chuàng)作了幾首回文詞,玩文字游戲。如《一剪梅?登道場山望何山作》寫道:“一灣斜抹是何山?道是何山,又問何山?姓何高士往何山?除卻何山,更有何山?”②同①。因“何山”一詞的多義產(chǎn)生了諧趣。

      從詞的體制上來說,王世貞更擅長小令、中調,長調藝術成就不高。吳梅認為:“其詞小令特工,如《浣溪沙》……皆當行語。”[5]201長調藝術成就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王世貞《百字令》小序自言“素拙于調”③同①。,確為實情,不過也與明代詞樂失傳有關。此外,也與王世貞復古詞學觀的取法對象有一定關系。王世貞把李氏父子、晏氏父子、柳永、張先、周邦彥、秦觀、李清照劃為詞之正宗,在論及具體的作品時,王世貞更推崇南唐詞。他認為詞的語言要語艷字工,追求令人色飛魂絕的藝術效果,雕琢語句,看重一語一詞之妙。這使得他寫比較短的小令與中調更得心應手,更容易寫出彩。如其詞篇佳作《望江南?即事》:“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④王世貞:《弇州四部續(xù)稿》卷四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此詞描繪了夕照下江南水鄉(xiāng)風雨泛舟時的畫面,一句之中有聲有色,由遠及近。更動人的則是身著淡黃衫、手持綠竹篙的歌女,在黃梅時節(jié)的微風細雨中,正搖蕩著小舟,航行在湖上。意境優(yōu)美,清麗雅致,令人神往。

      從詞的風格來看,王世貞以婉約為正宗,追求“宛轉綿麗,淺至儇俏”[4]385的風格及和諧流暢的音律之美。他的《望江南》《生查子》《浣溪沙》《虞美人》諸篇確實婉轉有韻味。但也存在俗化、音律不協(xié)的問題,使他的婉約詞雖力求本色卻略顯生硬,始終不是秦觀、李清照等人的婉約,而更接近蘇軾詞的曠達灑脫。

      同他復古的詩文觀一樣,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并不是嚴格遵照自己的文學觀念而來,顯示出了一定的背離。王世貞雖然對宋詩持批評態(tài)度,但他本人從少年時就喜愛蘇軾,將其詩文集置于枕上,時時翻閱,臨終時仍愛不釋手。并且他在《宋詩選序》中提出了“宋詩為用”的觀點,《蘇長公外紀序》言:“毋論蘇公文,即其詩最號為雅變雜糅者,雖不能為吾式,而亦為吾用?!雹萃?。表現(xiàn)了他靈活多變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此相似,王世貞論詞婉約為正宗,豪放為變體,詞須“婉孌而近情”“柔靡而近俗”[4]385,以婉麗流暢為美。而蘇軾等豪放之詞為其變體,不是最佳的取法對象。但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王世貞的詞并沒有局限在閨怨、閑情、離別相思一類,而表現(xiàn)了更為深沉的士大夫之思與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

      王世貞出生太倉名門,年少才高,二十二歲進士及第,心懷壯志,與李攀龍等好友志同道合,切磋詩文。為官時不畏權貴,仕途受阻,更因得罪權臣嚴嵩為父親引來殺身之禍,使其性情大變。這也使得王世貞的詞作中不乏對人生的哲理思考,不少詞作充滿了或沉郁或悲憤或豁達之語。如《鷓鴣天?書懷》抒寫的自身之落魄與人情之冷暖形成鮮明對比,王世貞對世態(tài)炎涼的譏諷與郁郁不得志的自嘲躍然紙上?!短K幕遮?病中夜坐聞隔席歡笑有感》:“欲作新詩心自語。身入中年,怕作關情句。酒如油,花似霧。談笑風流,一霎拋人去。病與窮愁相伴住。箋懇天公,殘日休如許?!雹偻跏镭懀骸稄m州四部稿》卷五十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王世貞早已不是天真懵懂的少年,而是幽居在家、仕途失意的中年人。時不我待的焦慮、才華不能凸顯的無奈及多愁多病的身體,使得他觸景生情,“怕作關情句”。就連以清新雅致、生動見長的《望江南》十首,也有“只見前人前事好,后人誰道后人難。青史不勝寒”(《望江南?有感》)②同①。的詞句,表達了王世貞對人生、社會、歷史的深沉思考,隱含著對崇古思想的懷疑。王世貞本人博學多思,不拘泥于書本,實為明代大家。他的詞中所寫的士大夫之思與他本人對人生、社會、歷史的敏感與一生歷經(jīng)情變的獨特經(jīng)歷分不開。

      同時,王世貞的詞也走出了閨閣,展現(xiàn)了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明中后期,東南地區(qū)倭寇橫行,王世貞的家鄉(xiāng)太倉也曾遭倭寇侵入,家園橫遭戰(zhàn)火的摧殘與王世貞的傷感、痛心也反映在他的幾首詞中?!敖疱X磨破,難迓江南信。巴得書來更添悶。道姑蘇臺畔、留卻幾叢,麋鹿草,約略秋風又盡。向時佳麗地,結綺臨春,醞釀韶華付寒燼。便長洲陌上、有日言歸,家已破,廢井荒煙無準。剩幾個遺民、怕都來,不是舊時人、向誰尋問?!保ā抖聪筛?傷亂》)③同①。王世貞收到親人的來信,得知倭寇入侵,從家人的描述中想象出一幅家鄉(xiāng)戰(zhàn)亂后荒涼衰敗的畫面,曾經(jīng)的繁華已成空,只留荒草茂盛,詞人虛寫將來歸家之后,只見斷壁殘垣,便愁悶之情縈繞心頭?!豆鹬ο恪穭t描述了戰(zhàn)爭紛飛時人們的倉皇無措與悲歡離合。王世貞回憶大難來時親友倉皇相遇的情景:急急逃生,短暫相遇,俄而灑淚離別,不知再見是何期,亦不知其他親朋的安危,戰(zhàn)爭的殘酷可見一斑。另外,王世貞在軍事上極有見解。在青州任職期間,王世貞寫下《百字令青州閱武偶成》來抒發(fā)自己的英雄壯志。在這首詞中,他多用典故,借鑒了文章的寫法,以文為詞。

      王世貞雖然認為豪放派“慷慨磊落,縱橫豪爽”,“抑亦其次,不作可耳”[4]385,但在創(chuàng)作中,王世貞的詞多深沉之思與曠達之語,風格與他本人喜愛的蘇軾的詞風相似?!渡倌暧?戲贈弈者李生》:“腳底東西自在,人情厚薄由它。懷盤隨分有些些,且向花前醉也。”④同①。是看透世事與人情冷暖的豁達與釋然,這樣的人生姿態(tài)與蘇軾何其相似。《何滿子?春郊獨行》:“呼取自斟還自勸,烏紗任汝欹斜。返照一行歸騎,隔林幾點殘鴉?!雹萃佟S须S性自我、任意逍遙的意味,頗有蘇軾《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11]中的意蘊。

      三、結語

      王世貞身為復古派后七子的核心人物,《藝苑卮言》全面反映了王世貞早年時的文學觀。而在他復古思潮的籠罩下,其詞學觀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如他的辨體、尊體意識等,對明代后期及清代的詞學理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但同他復古的詩文觀一樣,他的詞篇創(chuàng)作并不是嚴格遵照復古的詞學理論,而顯示出了一定的背離。他的詞篇雖不乏描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的作品,但也有深沉、曠達之作,并突破了閨閣之內,反映了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

      猜你喜歡
      詞體王世貞詞學
      分春館的詞學傳承
      中華詩詞(2021年9期)2021-12-31 08:53:12
      明代復古詩學與家族之關系——以王世貞家族為考察中心
      清代詞學的體系建構及其現(xiàn)代傳承
      李攀龍、王世貞復古文風在朝鮮朝文壇的傳播與影響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1:02
      淺談歐陽修詞的敘事特性
      文教資料(2017年9期)2017-06-08 08:12:02
      論楊慎詞學思想對其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
      南宋中期詞學理論的拓展與新變
      學術論壇(2015年6期)2015-12-24 15:55:20
      元祐詞壇的詞體特征論新探
      長江學術(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
      尊詞之體 辨詞之性
      沒有王世貞就沒有《本草綱目》
      酒泉市| 水富县| 施甸县| 林周县| 祁阳县| 青神县| 饶阳县| 开化县| 洮南市| 长宁县| 临潭县| 连平县| 巴楚县| 凌源市| 揭东县| 台中市| 林甸县| 重庆市| 无极县| 万盛区| 西充县| 通山县| 赤壁市| 大姚县| 布尔津县| 齐齐哈尔市| 丰镇市| 天全县| 卢氏县| 云梦县| 定日县| 平安县| 平凉市| 玛曲县| 北碚区| 汾阳市| 明光市| 来宾市| 吴桥县| 宿松县| 泰兴市|